主管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主辦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微納電子與智能制造》是一本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的一本電子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電子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9年,出版周期季刊,影響因子為0.8。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微納電子與智能制造》是一本專注于微納電子技術和智能制造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憑借其高質量的內容、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以及廣泛的學術影響力,已經成為連接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重要橋梁,對于推動我國乃至全球微納電子與智能制造技術的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是對行業內的專業人士還是對相關領域感興趣的讀者而言,該雜志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和參考資源。雜志還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會議和研討會,促進了國內外同行之間的交流合作。
創刊以來,該雜志迅速成為相關領域內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致力于推動微納電子與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促進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競爭力。雜志擁有一支由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強大編委會團隊,刊載的內容覆蓋了從基礎理論研究到應用技術開發的各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微納電子器件與電路設計、材料科學、封裝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集成微系統、嵌入式系統、傳感器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領域。同時,該雜志也十分關注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如人工智能、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3D打印、物聯網(IoT)、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1.結果要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所有數據必須經過統計學處理。表達形式可用文字、圖和表,但三者內容不能重復。不要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論證。
2.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3.表格:應科學、明確、簡潔,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線表”,切忌圖、表和文字敘述的相互重復,同一物理量的有效位數應相同,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表序、表名采用中英文對照,標明參數的名稱、量和單位(以比值形式表達)。
4.請提供作者的詳細通信地址(工作單位及所在地、郵編)、作者簡介、聯系方式(電話、郵箱),來稿處理結果,本刊將通過電子信函或電話通知作者。
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6.行文中的注釋一律使用腳注,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其位置在標點符號前(引號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僅是參考或引用的文獻等內容一般不作為注釋出現。腳注請用宋體小5號。
7.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8.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9.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種文獻,則使用首次出現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直接著錄引文頁碼(不加括號或P)。
10.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79號
郵編:100009
主編:張興
我們不是微納電子與智能制造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79號,郵編:100009。
微納電子與智能制造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管,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的一本電子類期刊。國內刊號:10-1594/TN,國際刊號:2096-658X。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79號,郵編: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