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甘肅省農科院和甘肅省農學會共同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本刊立足甘肅,面向全國,以促進科技進步、服務科教興農為宗旨,堅持理論與實際結合,學術與技術并重,普及與提高兼顧的辦刊方針,堅持突出西北地方特色和報道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知識性及可讀性,適合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業院校師生,農村科技骨干和農民技術員閱讀參考。
《甘肅農業科技》現已更名為《寒旱農業科學》。
★主要版塊欄目:專題論述、育種栽培、果樹蔬菜、土壤肥料、植物保護、旱地農業、實用技術與信息。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創新專項、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甘肅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甘肅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05B03)、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10)、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1104NKCA093)、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1203NKDF018)、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24)、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05B06)、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07-125-A5)、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0801NKDA015)、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D14B10)、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28)。
1.作者應遵守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稿件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本刊對采用的稿件有刪改權,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將征得作者同意,不同意刪改的作者,請在來稿時作出說明。
2.注釋以“①”“②”“③”等標注,并以腳注形式按序排列。
3.來稿請使用word排版,并附個人簡歷,注明作者姓名、單位、通訊地址、郵編、電子信箱、聯系電話等。
4.中文參考文獻原文若有對應英文,須附英文內容;若無對應英文,無須翻譯。
5.正文中標題編排格式為:二級標題用“一”或“一、……”(居中、宋體四號);三級標題用“(一)”(首行縮進兩格、宋體五號加粗);四級標題用“1.……”(宋體五號)。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 2558 | 栽培;小麥;玉米;栽培技術;選育 |
甘肅農業大學 | 591 | 小麥;栽培;土壤;春小麥;農業 |
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298 | 小麥;選育;冬小麥;選育報告;馬鈴薯 |
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134 | 馬鈴薯;栽培;小麥;旱地;冬小麥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 | 91 | 選育;選育報告;栽培;小麥;谷子 |
臨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89 | 馬鈴薯;栽培;栽培技術;地膜;試驗初報 |
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82 | 選育;選育報告;小麥;栽培;旱地 |
白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76 | 小麥;選育;選育報告;栽培;玉米 |
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74 | 栽培;栽培技術;溝播;油菜;小麥 |
定西地區旱農科研推廣中心 | 72 | 選育;旱地;選育報告;小麥;春小麥 |
地址:蘭州市安寧區農科院新村1號
郵編:730070
主編:馬忠明
我們不是甘肅農業科技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蘭州市安寧區農科院新村1號,郵編:730070。
甘肅農業科技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一本農業類期刊。國內刊號:62-1050/S,國際刊號:1001-1463。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蘭州市安寧區農科院新村1號,郵編: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