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史雜志》設有特載、述評、專家筆談、醫史論著、文獻研究、論壇與爭鳴、史記、人物、短篇論述、研究生園地、講座、史料鉤沉、醫史教學、醫藥史話、精點回放、書刊評介、學術動態、簡訊、讀者·作者·編者等欄目。將及時報道醫史界、科技史界、文史界、醫史愛好者的醫史研究成果,以醫史研究和教學工作者、醫學臨床工作者、醫學基礎研究工作者、醫學教育工作者、醫政管理工作者、衛生政策制定者、醫藥產業經營者、科技史和文史研究工作者、廣大醫史愛好者等為讀者對象,傳播古為今用的醫療保健知識、具有啟迪作用和借鑒價值的醫史常識、關于醫學發展規律的理性認識,為促進中國乃至世界的醫學科學和衛生、文化事業的發展服務。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中醫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費自主選題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技術研究專項、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中國中醫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費自主選題項目(ZZ06080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S30301)、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12FY130100)、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藥科研基金(2008J010A)、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006KJ335B)、安徽省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帶頭人項目([2011]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YY06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CZS04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7CZS007)、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J09WG03)。
1文稿具有科學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范,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8000字。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腳注于同頁左下方。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358 | 中醫;醫史;本草;醫史學;醫史文獻 |
中國中醫研究院 | 120 | 中醫;醫學史;中醫藥;醫史;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111 | 中醫;傷寒;傷寒論;本草;《傷寒論》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94 | 中醫;醫史;博物;博物館;醫學史 |
北京大學 | 67 | 醫學史;醫史;醫史學;西醫;人文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66 | 中醫;新中國;清代;教育;針灸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61 | 中醫;傷寒;傷寒論;《傷寒論》;醫史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59 | 鼠疫;教育;醫學教育;防疫;細菌戰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53 | 本草;本草圖經;《本草圖經》;本草考證;藥材 |
中華醫學會 | 46 |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新聞;聲明;一稿兩投;新聞報 |
地址:北京市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
郵編:100700
主編:李經緯
我們不是中華醫史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郵編:100700。
中華醫史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11-2155/R,國際刊號:0255-7053。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直門內南小街16號,郵編: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