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防護工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5 08:40:1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態防護工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態防護工程

邊坡生態防護工程發展論文

1.前言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為之不懈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基本建設的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不協調,導致了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生態破壞,同時也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發展構成了威脅。因此,項目開發與環境保護兼顧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在工程建設中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美化環境,是我們必須正視和認真對待的問題。

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其工程規模大、項目多、涉及面廣,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邊坡,破壞了既有植被,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大,以往通常采用單純的工程防護,如漿(干)砌片石、噴錨防護等,這些工程措施都導致原有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滑坡、邊坡失穩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和工程問題。國家已經十分重視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國務院下達了[2000]3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推進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已提上議程,這對整個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起到了推動作用。

2.邊坡生態防護現狀

近十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了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

根據不同的邊坡土質條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可將邊坡植物防護技術分為:①人工種草護坡;②平鋪草皮護坡;③液壓噴播植草護坡;④土工網植草護坡;⑤OH液植草護坡;⑥行栽香根草護坡;⑦蜂巢式網格植草護坡;⑧客土植生植物護坡;⑨噴混植生植物護坡。各類邊坡植物防護技術的主要作用及應用條件各不相同。

查看全文

剖析邊坡生態防護工程現狀與可持續發展的探討

1.前言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為之不懈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基本建設的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不協調,導致了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生態破壞,同時也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發展構成了威脅。因此,項目開發與環境保護兼顧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在工程建設中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美化環境,是我們必須正視和認真對待的問題。

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其工程規模大、項目多、涉及面廣,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邊坡,破壞了既有植被,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大,以往通常采用單純的工程防護,如漿(干)砌片石、噴錨防護等,這些工程措施都導致原有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滑坡、邊坡失穩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和工程問題。國家已經十分重視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國務院下達了[2000]3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推進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已提上議程,這對整個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起到了推動作用。

2.邊坡生態防護現狀

近十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了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

根據不同的邊坡土質條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可將邊坡植物防護技術分為:①人工種草護坡;②平鋪草皮護坡;③液壓噴播植草護坡;④土工網植草護坡;⑤OH液植草護坡;⑥行栽香根草護坡;⑦蜂巢式網格植草護坡;⑧客土植生植物護坡;⑨噴混植生植物護坡。各類邊坡植物防護技術的主要作用及應用條件各不相同。

查看全文

邊坡生態防護工程可持續發展探討論文

.前言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為之不懈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基本建設的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不協調,導致了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生態破壞,同時也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發展構成了威脅。因此,項目開發與環境保護兼顧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在工程建設中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美化環境,是我們必須正視和認真對待的問題。

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其工程規模大、項目多、涉及面廣,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邊坡,破壞了既有植被,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大,以往通常采用單純的工程防護,如漿(干)砌片石、噴錨防護等,這些工程措施都導致原有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滑坡、邊坡失穩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和工程問題。國家已經十分重視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國務院下達了[2000]3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推進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已提上議程,這對整個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起到了推動作用。

2.邊坡生態防護現狀

近十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了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

根據不同的邊坡土質條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可將邊坡植物防護技術分為:①人工種草護坡;②平鋪草皮護坡;③液壓噴播植草護坡;④土工網植草護坡;⑤OH液植草護坡;⑥行栽香根草護坡;⑦蜂巢式網格植草護坡;⑧客土植生植物護坡;⑨噴混植生植物護坡。各類邊坡植物防護技術的主要作用及應用條件各不相同。

查看全文

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建設自查報告

一、投資到位情況

這次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計劃總投資87.7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50萬元,地方配套25萬元,建設單位自籌12.78萬元。但實際到位82.78萬元,占計劃的94.3%,其中:國家投資45萬元,占計劃的90%,地方配套25萬元,占計劃的100%,建設單位自籌12.78萬元,占計劃的100%,。

二、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

在這次生態防護林建設中,我們嚴格按照中央的補助標準:封山育林70元/畝(含5年管護費),人工造林100元/畝,進行資金分配,并組織有關鎮落實了配套資金(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詳見附表一)。同時加強了到帳資金的管理,做到建設資金專戶存儲,財務科目單列,收支明細單列,專款專用。

三、項目建設情況

根據20*年11月20日上報的《*市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作業設計書》,這次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共需完成人工造林82.5公頃,封山育林360公頃(其中:雪埝鎮人工造林6.6公頃,封山育林120公頃;潘家鎮人工造林15.3公頃,封山育林150公頃;橫山橋鎮人工造林28.6公頃;焦溪鎮封山育林35.3公頃;孟河林場人工造林5.3公頃;封山育林56.7公頃;新機場路人工造林26.7公頃)。在實施過程中,我區及時調整了部分地塊(小班)的樹種、面積。原設計小班為11個,現調整原小班9個,并新增小班6個(具體見附表二)。從這次自查的情況看,共完成人工造林82.5公頃,其中合格面積82公頃(20*年營造25.9公頃,20*年營造56.6公頃),需補植面積0.5公頃,完成率達99.4%。完成封山育林360公頃,完成率達100%。

查看全文

工程項目開發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前言;邊坡生態防護現狀;邊坡綠化工程中的難點問題;邊坡綠化工程可持續發展的著眼點;結論五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邊坡防護、人工種草護坡、平鋪草皮護坡、液壓噴播植草護坡、土工網植草護坡、OH液植草護坡、行栽香根草護坡、蜂巢式網格植草護坡、客土植生植物護坡、噴混植生植物護坡、邊坡植草的退化、噴播時的植物種子配比與最終植物狀態、干旱對土體很薄的坡面植物構成威脅、注重邊坡生態防護的設計與資金投入、邊坡植草退化的防治技術、積極引進開發邊坡生態防護新技術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1.前言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是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為之不懈努力解決的焦點問題。基本建設的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不協調,導致了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生態破壞,同時也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發展構成了威脅。因此,項目開發與環境保護兼顧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在工程建設中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美化環境,是我們必須正視和認真對待的問題。

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其工程規模大、項目多、涉及面廣,土石填挖工程形成的大量土石裸露邊坡,破壞了既有植被,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較大,以往通常采用單純的工程防護,如漿(干)砌片石、噴錨防護等,這些工程措施都導致原有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滑坡、邊坡失穩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和工程問題。國家已經十分重視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國務院下達了[2000]3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推進綠色通道建設的通知”,工程建設中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已提上議程,這對整個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起到了推動作用。

2.邊坡生態防護現狀

近十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了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

查看全文

防護林工程建設成效及發展對策

摘要:本文概述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成效,包括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以及森林總量。闡述三北防護林工程發展對策,包括建立完善林網體系、加強后期管理力度、設置工程保障機制、統籌構建生態工程以及提升工程技術含量,以供參考。

關鍵詞: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成效

三北防護林工程為我國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并且為相關建設做出巨大貢獻。隨著工程的推進,三北防護林將顯現出明顯的綜合效益。依據近年工作進度可以得出,該工程建設是穩定生態的基礎,以保護森林資源、增加植被面積為核心理念,使用先進技術建設出抵抗自然災害能力更強的防護林。

1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成效

1.1社會效益

三北工程迄今為止是世界上規模比較大的林業生態工程之一,發揮出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作用。該工程的成功建設為我國之后的生態建設樹立榜樣,并提供寶貴工作經驗。首先,從工程開始建設至今,吸納了許多專業人員參與建設。營林造林工作促使林業產業得到發展,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完成。其次,三北地區周圍的生存面積得到擴張。防護林工程推進的過程中,該地的村鎮環境以及居住環境得到改善。最后,群眾的生態意識得到提升。相關工程不僅避免環境進一步惡化,還轉變了傳統的生態建設理念。工程區域群眾保護生態的意識得到提升,對我國生態建設工程而言意義重大。與此同時,三北工程的成功建設一方面推動了我國其他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另一方面提升了該工程帶來的國際影響力,得到聯合國頒發的專屬獎章,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工作中發揮關鍵作用。

查看全文

植物生態習性因地制宜分析論文

摘要:大規模的交通、水利、礦山等工程建設,給自然界留下了大量裸露的邊坡,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運用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探討了邊坡生態防護的理論體系,在分析生態防護現狀的基礎上,論述了灌木在邊坡生態防護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邊坡生態環境生態防護灌木

在公路、鐵路、水利、礦山等基礎設施的施工過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壞不可避免,棄土、棄石、開挖等會給和諧的自然環境留下大量的裸露邊坡。這些邊坡有的是巖質邊坡,有的是土質邊坡,或陡或平。根據恢復生態學原理,在排除環境干擾的條件下,土質邊坡有自我修復、恢復的能力,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環境的變化有很多不確定性,不能及時達到防護和綠化的效果。巖質邊坡因缺乏植被生長的條件,更難于自我恢復[1]。鑒于此,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復過程。利用植被穩定邊坡、改善生態環境在生態學上稱為邊坡生態防護。近10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的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它不同于以往的工程防護措施,能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以坡面長期穩定為目的,以保護當地自然植物群落結構、恢復生態系統、防止水土流失、減輕管理工作量為宗旨,主要靠植物根系與土壤之間的附著力以及根系之間的相互纏繞來達到加固邊坡的目的。邊坡生態防護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還可以有效地凈化空氣、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具有生態效益[2]。

邊坡生態防護的主體是植物,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等草本植物[3],對灌木、喬木等木本植物研究較少,實踐中也不太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態防護中有自己的優勢。本文通過分析草本、木本植物在邊坡生態防護中的作用,著重研究灌木的應用前景。

1生態防護的理論體系

生態防護的目標之一是使植物存活并正常生長。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僅把不良自然條件下樹或草坪的成活作為研究目的,并在栽培方面獲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系列在不同條件下的施工工藝或技術,如植生帶、土工網、三維網、草袋、保水劑、生根粉等[4]。現代生態防護工程則不能僅以植物存活為研究目的。大量的施工實踐證明,邊坡防護施工后,有的看似達到了生態防護的目的,表面上植被恢復了,水土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時間一長,由于植物之間的惡性競爭或外界環境不能滿足植物生態習性的要求,致使植物生長勢逐漸減弱,群落開始逆行演替,剛剛恢復植被覆蓋的土地又會退化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現象[5]。

查看全文

灌木生態防護論文

摘要:大規模的交通、水利、礦山等工程建設,給自然界留下了大量裸露的邊坡,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運用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探討了邊坡生態防護的理論體系,在分析生態防護現狀的基礎上,論述了灌木在邊坡生態防護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邊坡生態環境生態防護灌木

在公路、鐵路、水利、礦山等基礎設施的施工過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壞不可避免,棄土、棄石、開挖等會給和諧的自然環境留下大量的裸露邊坡。這些邊坡有的是巖質邊坡,有的是土質邊坡,或陡或平。根據恢復生態學原理,在排除環境干擾的條件下,土質邊坡有自我修復、恢復的能力,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環境的變化有很多不確定性,不能及時達到防護和綠化的效果。巖質邊坡因缺乏植被生長的條件,更難于自我恢復[1]。鑒于此,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復過程。利用植被穩定邊坡、改善生態環境在生態學上稱為邊坡生態防護。近10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的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它不同于以往的工程防護措施,能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以坡面長期穩定為目的,以保護當地自然植物群落結構、恢復生態系統、防止水土流失、減輕管理工作量為宗旨,主要靠植物根系與土壤之間的附著力以及根系之間的相互纏繞來達到加固邊坡的目的。邊坡生態防護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還可以有效地凈化空氣、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具有生態效益[2]。

邊坡生態防護的主體是植物,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等草本植物[3],對灌木、喬木等木本植物研究較少,實踐中也不太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態防護中有自己的優勢。本文通過分析草本、木本植物在邊坡生態防護中的作用,著重研究灌木的應用前景。

1生態防護的理論體系

生態防護的目標之一是使植物存活并正常生長。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僅把不良自然條件下樹或草坪的成活作為研究目的,并在栽培方面獲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系列在不同條件下的施工工藝或技術,如植生帶、土工網、三維網、草袋、保水劑、生根粉等[4]。現代生態防護工程則不能僅以植物存活為研究目的。大量的施工實踐證明,邊坡防護施工后,有的看似達到了生態防護的目的,表面上植被恢復了,水土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時間一長,由于植物之間的惡性競爭或外界環境不能滿足植物生態習性的要求,致使植物生長勢逐漸減弱,群落開始逆行演替,剛剛恢復植被覆蓋的土地又會退化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現象[5]。

查看全文

灌木邊坡生態防護管理論文

摘要:大規模的交通、水利、礦山等工程建設,給自然界留下了大量裸露的邊坡,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運用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探討了邊坡生態防護的理論體系,在分析生態防護現狀的基礎上,論述了灌木在邊坡生態防護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邊坡生態環境生態防護灌木

在公路、鐵路、水利、礦山等基礎設施的施工過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壞不可避免,棄土、棄石、開挖等會給和諧的自然環境留下大量的裸露邊坡。這些邊坡有的是巖質邊坡,有的是土質邊坡,或陡或平。根據恢復生態學原理,在排除環境干擾的條件下,土質邊坡有自我修復、恢復的能力,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環境的變化有很多不確定性,不能及時達到防護和綠化的效果。巖質邊坡因缺乏植被生長的條件,更難于自我恢復[1]。鑒于此,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復過程。利用植被穩定邊坡、改善生態環境在生態學上稱為邊坡生態防護。近10多年來,人們開發出了多種既能起到良好的邊坡防護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環境、體現自然環境美的邊坡植物防護新技術。它不同于以往的工程防護措施,能與傳統的坡面工程防護措施共同形成邊坡工程植物防護體系,以坡面長期穩定為目的,以保護當地自然植物群落結構、恢復生態系統、防止水土流失、減輕管理工作量為宗旨,主要靠植物根系與土壤之間的附著力以及根系之間的相互纏繞來達到加固邊坡的目的。邊坡生態防護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還可以有效地凈化空氣、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具有生態效益[2]。

邊坡生態防護的主體是植物,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等草本植物[3],對灌木、喬木等木本植物研究較少,實踐中也不太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態防護中有自己的優勢。本文通過分析草本、木本植物在邊坡生態防護中的作用,著重研究灌木的應用前景。

1生態防護的理論體系

生態防護的目標之一是使植物存活并正常生長。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僅把不良自然條件下樹或草坪的成活作為研究目的,并在栽培方面獲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系列在不同條件下的施工工藝或技術,如植生帶、土工網、三維網、草袋、保水劑、生根粉等[4]。現代生態防護工程則不能僅以植物存活為研究目的。大量的施工實踐證明,邊坡防護施工后,有的看似達到了生態防護的目的,表面上植被恢復了,水土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時間一長,由于植物之間的惡性競爭或外界環境不能滿足植物生態習性的要求,致使植物生長勢逐漸減弱,群落開始逆行演替,剛剛恢復植被覆蓋的土地又會退化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現象[5]。

查看全文

略論防洪工程的生態經濟

摘要:防洪工程利用生態護坡的形式保護堤防、河道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防護方式,同時這也是一項量大面廣的基礎設施工程,將生態護坡的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同等考慮,選擇和確立兼顧防洪、生態和經濟的護坡方式。建設何種類型的防洪工程以及生態護坡工程應該考慮到當地的經濟情況,同時兼顧“尊重自然、恢復自然”的理念,使護坡工程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關鍵詞:防洪工程;生態護坡;經濟效益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城鎮水環境的政治已經越來越被社會各界所重視,人們已經由傳統的防洪、排澇的水利建設觀念轉向建設“安全、舒適、優美”的水環境觀念。因此城鎮的防洪工程建設不僅要使堤岸發揮出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要融入城鎮園林景觀、生態保護、建筑藝術等多種內容。生態防護保護技術的建設也因此得到了人們的逐漸關注,并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與探索。

一、防洪生態護坡

生態護坡是以現代生態學原理作指導,對因為工程建設而遭受生態破壞的邊坡,通過人工設計和恢復措施,在坡面構建一個具有生長能力的功能系統,通過生態系統的自支撐、自組織與自我修復等功能來實現邊坡的抗沖刷、抗滑動、邊坡加固以及生態恢復,以達到減少水土流失、維持生態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目的。

生態護坡應該具有以下幾個要素:第一,河道護坡滿足防洪抗沖的標準要求,要點是構建能透水、透氣、生長植物的生態防護平臺。第二,河道護坡滿足邊坡生態平衡要求,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態系統,由高大喬木、低矮灌木、花草、水草、動物鹽灘地等組成河坡立體生態體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