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精準就業指導服務現狀
時間:2022-04-24 17:51:02
導語:民辦高校精準就業指導服務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三江學院就業情況
2020屆畢業生就業去向包括就業、自主創業、待就業、靈活就業、自由職業、升學、出國等,與其他民辦高校的就業去向相差無幾,但是自主創業和升學的比例比較低,僅占全體畢業生的5.28%,具體情況見表1。2020屆畢業生總人數為5892人,從性別結構上看,女生2847人,男生3046人,總體就業率為94.35。2020屆畢業生分專業就業率情況統計表(本科和專科),具體見表2。根據就業行業分布分析,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84%)這幾類行業對2020屆本科生市場需求量較大,建筑業、制造業、教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市場需求分布較為均衡。雖然就業行業涉及面很廣,但大多數工作崗位的薪資水平都不是很高。根據調查發現,2020屆本科生的工作滿意度為81.36%。本科生對工作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低(73.24%),其次是個人發展空間小(56.64%)。盡管三江學院的畢業生就業滿意度處于較高程度,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存在工作滿意度偏低。三江學院需要在就業工作中落實“以學生為本”的就業指導工作理念,從理念上整體加強民辦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能力水平,從而提升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打造和強化民辦高校品牌形象,形成優質的辦學成果。
2三江學院就業服務體系現狀
2.1用人單位對三江學院人才培養的評價
根據調查發現,2020年用人單位對三江學院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為90.83%,滿意程度總體偏高。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在現代科技基礎知識(93.39%)方面的滿意度較高,其次是在社會人文知識(91.40%)方面。另外,2020年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在動手操作能力(92.65%)方面的滿意度較高,其次對創新能力(91.82%)方面較為認可。用人單位對本校畢業生在情感與價值觀(95.91%)方面的滿意度較高,其次是做事方式(94.54%)方面。絕大部分用人單位認為,三江學院學生具有充分的專業基礎知識儲備和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且情感與價值觀職業素養較高。用人單位對學校人才培養的改進建議主要是強化專業實踐環節(36.62%),其次是增強校企合作(27.81%)。
2.2用人單位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的評價
根據調查發現,2020年用人單位對三江學院整體就業服務工作的滿意度為92.48%;對就業服務滿意度較高的是組織招聘活動(92.37%),其次較為滿意的是發布招聘信息(92.31%)。2020年用人單位愿意再去本校招聘的比例為99.16%。結果顯示,整體上用人單位對三江學院的就業服務工作評價為“優秀”或“良好”,表現為較為愿意再次深入學院進行招聘工作。在調查中發現,2020年用人單位對本校就業服務工作的改進建議主要是增強招聘信息的校內宣傳工作(52.10%)方面的能力,其次是提高提供招聘信息定向推送服務(42.12%)的靈活性。多數用人單位認為三江學院學生整體素質水平不低,然而其中也存在一部分學生對目前社會就業需求的把握存在偏差,需要提高對就業觀念的精準度。三江學院應該在畢業生就業服務方面著重著手,將就業輔導精細化,準確把握每一位畢業學生的基本情況,要做到細心、耐心、準確、不推諉,努力打造三江學院強大的品牌形象。
3.1民辦高校精準就業指導服務理念較為落后
民辦高校存在難以適應社會環境快速變化,無法迅速轉變就業指導政策,難以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問題。隨著就業總量壓力巨大,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化日益突出,就業壓力更是不斷加大,民辦高校要從實際出發,樹立正確意識、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才能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民辦高校的就業指導要與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不斷增加民辦高校的就業能力與課程教學的緊密配合,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3.2民辦高校精準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機構不健全
民辦高校摒棄大餅式的外延式擴張,不斷追求內涵式的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就要優化就業服務體系的機構。根據調查發現,民辦高校的就業指導只是針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服務,指導的內容也受制于就業信息的及時發布,對非畢業班整體系統的指導和幫助有待提高。就業指導服務不夠全面系統,過度重視就業率,而缺乏科學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指標。目前很多民辦高校采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和二級學院就業指導小組的模式,二級學院舉辦招聘會、宣講會、解答部分學生就業的一些疑惑等,為大學生提供相應的一系列就業服務。就業指導服務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服務性、深入性,無法實現系統的、精準化的就業指導目標。
3.3民辦高校精準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民辦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隊伍,包含全職老師、兼職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這些老師中兼職的老師較多、專職的老師比較少并且老師的素質參差不齊。許多老師是由輔導員兼任的,輔導員平時工作任務相對于普通老師繁重,他們中有部分老師缺乏系統的教育學、心理學、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方面的系統學習,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新時期,民辦高校就業指導人員最大的不足是與社會需要相脫節,民辦高校就業指導服務人員的學歷和職稱較低,缺乏該領域的專家或教授,因此,師資隊伍素質提升是勢在必然的,否則根據目前的就業指導隊伍狀況難以實現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高效性。雖然民辦高校也會聘請專家、學者來校做講座,但是他們大多是其他高校的教授,熟悉生產實踐活動的專家學者較少,這樣就很難給大學生提供一手的生產實踐經驗。目前,國家還沒有制定關于從事就業指導人員的標準,民辦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隊伍的培訓還遠遠不夠,就業指導教師的理論水平還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3.4民辦高校精準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內容有待豐富
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不斷進步與完善,大部分民辦高校的就業與服務的內容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難以滿足畢業生的要求。民辦高校要及時更新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內容,而不是只停留在政策指導、技巧指導等知識的傳播。缺乏目標性、系統性,民辦高校設置了就業指導服務部門,但是他們的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約,單一性和局限性系統性和針對性的缺乏是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主要問題。雖然大學生常常忙于事務性的工作,但是工作缺乏深度,達不到精準就業指導有針對性的目標。民辦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中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系統的指導,對大學生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長期準備,忽視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能力的長遠發展,這就造成了民辦高校大學生難以適應現代競爭激烈的市場,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
3.5民辦高校精準就業指導服務的模式缺乏創新
根據調查發現,目前民辦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體系是通過大型的講座、集中上大課等形式進行的,缺乏個性化、有效性的指導,無法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門的指導;有的民辦高校的就業指導課主要是在大三下學期開設,其內容主要是介紹目前的就業前景與形勢、就業政策與計劃、簡歷制作等,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就業指導方面的知識。應該說,根據調查發現,目前民辦高校的就業指導方式對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是有幫助的,但是沒有對大學生進行全過程的人才培養,忽略了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過程性和服務性功能。
4結語
近年來,我國就業形勢壓力巨大,畢業生的數量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存在就業難的問題。這就要求民辦高校提升就業指導與服務的思想觀念,努力提高就業指導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改進就業指導工作方法和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指導、擇業觀的教育相融合,設法調動與提高就業指導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就業指導教師的系統培訓,為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推波助瀾,將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工作質量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麥可思研究院.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2]朱姝.四位一體大學生就業全程服務體系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4(9):77-112.
[3]陳潔,朱琳.國外高校就業服務體系先進經驗研究與借鑒[J].科技創業月刊,2018(10).16-18
[4]李亞員,李健.新時代高校“精智就業”服務體系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2020(2):106-111.
[5]鮑偉.民辦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完善對策研究:以西安培華學院為例[D].西安:西北大學,2018.
作者:王營 單位:三江學院 江蘇南京
- 上一篇:中職汽修專業1+X證書制度與建議
- 下一篇:生物化學課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