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護理對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的影響

時間:2022-04-25 10:25:09

導語:疼痛護理對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疼痛護理對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在佛山市中醫院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對患者疼痛程度和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于2020年1-12月在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中接受治療的80例創傷骨科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常規護理法用于對照組,強化疼痛護理法用于觀察組。比較兩組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及心率和收縮壓水平。結果:護理前,兩組疼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心率及收縮壓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心率及收縮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感,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穩定患者的心率及血壓指標,疾病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急診創傷骨科;強化疼痛護理;疼痛評分;滿意度;心率;收縮壓

醫院中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大多為急診患者,患者病情較為危急,發病原因復雜,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1]。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的身體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從而導致心率加快,血壓水平明顯升高,一些病情嚴重者還會死亡[2]。為了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提升疾病預后治療效果,應結合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護理,以提升患者疾病預后[3]。現階段,倡導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4]。本文將于2020年1-12月在醫院中接受治療的80例急診創傷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強化疼痛護理方法所取得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擇佛山市中醫院急診創傷骨科80例,治療時間為2020年1-12月,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24~83歲,平均(56.8±2.8)歲。觀察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23~84歲,平均(57.2±2.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法,護理人員定期進入病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當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對患者進行干預,以改善患者疾病預后治療效果。觀察組行強化疼痛護理法,包括幾下幾方面:①開展疼痛教育:護理人員應詳細為患者介紹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疾病知識及鎮痛知識,增強患者對鎮痛工作的重視度,告知患者疼痛緩解方法,疼痛工具如何正常使用,并指導患者一些緩解疼痛感的小技巧。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操作期間,應嚴格做好消毒殺菌處理,并堅持無菌操作原則,以避免患者的創面部位處出現嚴重的感染。傷口及創面護理需有序及輕柔,避免操作不當而引發患者出現較大的疼痛感,應確保動作的輕柔性,并對力度及力點進行控制。根據創傷骨折部位采用不同體位或肢體擺放,使用丁字拖,夾板,三角巾或繃帶包扎固定,用傷科黃水紗濕敷骨折部位,以緩解患者的疼痛感,確保患者的骨折部位處能夠快速愈合。②環境干預:若環境舒適度不好,會導致患者的疼痛感加重。為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促進患者身體舒適度的提升,加強對患者進行環境護理尤為重要。護理人員需要將清創室內的溫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保證病房內環境的干凈、安靜、溫馨、清潔及舒適,使患者的身體疼痛感得以明顯減輕。③心理護理:若患者存在焦慮和抑郁心理情緒,將不利于患者疼痛感的緩解。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當患者進入到醫院之后,應給予患者安慰、鼓勵和疏導,以促進患者疾病治療自信心的提升。另外,應確保患者能夠充分認識到疼痛是創傷骨折患者中的一種常見癥狀,在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處理之后,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另外,還可采用為患者播放電視節目、與患者聊天的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減輕。④輕柔操作:在對患者行體位變換及創面包扎等護理操作期間,護理人員應保持輕柔的動作,以防止刺激到患者的創面,而導致疼痛感加重。⑤用藥護理:當患者出現疼痛感時,若使用非藥物干預方法將無法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應給予患者鎮痛類藥物。在此期間,要求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要求進行服藥,以促進患者疾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確保患者能夠充分認識到合理使用鎮痛藥物的必要性,以防止患者藥物成癮。觀察指標:①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評估患者疼痛感,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輕,重度疼痛度評分為≥7分,中度疼痛評分為4~6分,輕度疼痛評分為1~3分。②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80~100分)、一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與得分呈正比例關系[6]。③觀察兩組護理前后心率及收縮壓水平。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應用SPSS26.0軟件處理,VAS評分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用[n(%)]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護理前后疼痛評分對比:護理前,兩組疼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心率及收縮壓水平對比:護理前,兩組心率及收縮壓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心率及收縮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疼痛是急診創傷骨科患者中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在外力創傷之下,會損傷患者的骨骼和肌肉[7],從而引發患者出現持久及劇烈的疼痛感,隨之出現心率加快及血壓升高等癥狀[8]。在面對疼痛時,患者也會出現較大的心理波動,導致其不能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不利于預后效果的提升[9]。因此,不僅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還應給予患者疼痛護理,以確保患者由于疼痛而產生的不良心理情緒得以消除,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在以往患者護理中通常使用常規護理方法,但是由于患者的疼痛不僅表現在生理方面,還涉及心理及社會等諸多方面,因此為了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及優質的疼痛護理服務,目前倡導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護理內容包括疼痛教育、環境干預、心理護理、輕柔操作、用藥護理。通過給予患者疼痛教育,患者可了解急診創傷骨科患者疾病知識及鎮痛知識,掌握疼痛緩解方法及疼痛工具使用方法,緩解患者的疼痛感。通過給予患者環境干預,為患者營造了舒適的病房環境,使患者的身體疼痛感得以明顯減輕。通過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比如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用為患者播放電視節目、與患者聊天的方式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減輕。通過給予患者輕柔操作,避免在護理期間操作不當而導致患者出現疼痛感。通過給予患者用藥護理,規范患者用藥方法,使鎮痛藥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明顯減輕,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10]。本文研究結果說明,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具有可行性,進一步增強了患者對疾病治療知識的了解,使其意識到疼痛是創傷骨折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癥狀,減輕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同時,為患者營造舒適的病房環境,確保各項操作的輕柔性,給予患者科學的用藥指導,各項護理內容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要求開展,護理效果顯著,有助于確保患者盡快恢復健康。綜上所述,在急診創傷骨科患者護理中使用強化疼痛護理方法,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感,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穩定患者的心率及血壓指標,護理效果顯著。

作者:黃丹 周建儀 曾奕云 李淑芳 單位:佛山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