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時間:2022-04-28 15:20:17

導語: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摘要:在產教融合背景下,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用資源整合理論將汽車崗位群技能要求、汽車各專業教學資源等進行系統梳理,整合教學資源,節約教育成本。以產業集群理論的集聚效應把脈汽車技術專業群內涵建設。運用先進主流的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和其思維路徑,對產教融合的汽車技術專業群建設進行改革研究,重新設計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制定相應汽車專業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建立一套系統完備的基于職業能力為主的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

關鍵詞:成果導向教育;專業群;課程體系;研究

1汽車技術專業群建設的理論基礎

汽車技術類專業群建設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運用資源整合理論將汽車崗位群技能要求、汽車各專業教學資源等進行系統梳理,整合教學資源,節約教育成本。專業群建設也是借助產業集群概念發揮產業集聚效應的專業建設過程,在教學資源內部,圍繞以專業技術含量高、具有發展前景的專業為核心,以核心專業為主導,展開擁有廣泛市場需求具有強勁動力的專業群建設,改進辦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模式。產業集群理論是把脈專業群建設內涵的基礎和前提保障,在此基礎上,運用先進主流的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和其思維路徑,對在產教融合角度上的汽車技術專業群建設的改革研究,構建以能力為主的汽車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制定相應汽車專業教學體系,建立一套系統完備的基于職業能力為主的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架構。

2汽車技術專業群建設設計路徑

首先,進行充分市場調研工作,梳理和制定崗位群能力要求,為汽車技術專業群內涵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提供可靠性依據。其次,剖析OBE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將汽車崗位群能力要求作為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果,開展一系列的教學組織、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工作。再次,運用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思路,從汽車工作崗位群技能的需求出發,分析汽車各個專業組群邏輯,厘清構成汽車各個專業的課程結構關系,梳理和整合教育內部的教學資源,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崗位技能為主軸,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體,以教學認知規律為主導的“四維度”層面尋求其最大的契合點,重新設計汽車各個專業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最后,在產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設計思路,設計汽車技術專業群教學路線圖,重構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建立完善的汽車技術專業群的課程體系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形成系統完備的汽車技術專業群教學體系和教學評價體系。

3汽車技術專業群組群邏輯

以汽車技術崗位技能為主線,找準與汽車技術專業結構的映射關系,以汽車技術崗位技能要求所需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梳理,厘清汽車各個專業結構和專業指向,運用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和思路,形成各個汽車專業分類聚向培養,彼此相互獨立,各成一體;以“崗位能力相近、基礎資源共用、專業分向培養”的原則,各個汽車專業之間又彼此相互聯系,分別指向各自確立的汽車培養領域,構建了以汽車新能源技術專業為核心專業,將汽車檢測與維護、汽車裝配與制造、汽車電子技術和汽車服務與營銷等5個專業整合的汽車技術專業集群,準確定位專業群的人才培養目標。

4建立公共基礎共享、專業分向的專業群共享式平臺課程體系

以我校汽車工程學院為例,通過實地調研,走訪汽車行業、企業專家,歸納職業及崗位工作能力要求,對接職業標準,融合汽車先進制造、智能網聯、信息技術、動力電池等產業要素,把握相關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及相關的共性和區別,統一調配教學資源,優化與重構汽車技術專業群內不同專業的教學資源,由校企專家組成的專業群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制定培養汽車制造領域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平臺、專業模塊、專業方向和實訓模塊等組成,創新構建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基礎共享、專業分向的汽車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即為:“公共基礎平臺共享”“專業模塊聚向”、專業方向分流和“實訓模塊任選”的汽車專業群教學體系范式和課程體系,以提高學生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辦學高度,如圖2所示。(1)公共基礎平臺共享。公共基礎平臺由思政人文素養課程和專業群基礎共享課程所組成,是汽車技術專業群群內各專業學生必修課程,是學生在人文素質方面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范式的基礎培養。(2)專業模塊聚向。汽車各個專業設置5、6門左右的核心課程作為本專業發展方向的主流課程,校企雙方共同圍繞汽車制造行業領域的典型崗位設置課程,根據典型崗位設置共同開發課程,打破原有的學科的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聚焦汽車某一典型崗位群的能力要求作為汽車某一專業的發展方向,建立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的課程體系。(3)專業方向分流。組成汽車技術專業群的各個專業分別指向汽車行業領域的汽車制造技術、汽車裝配與調試、汽車使用與維護、汽車故障檢測與維修和汽車售后與保險理賠等不同的崗位群,培養學生在其崗位群能力要求的知識能力和技能,解決專業實際問題,具備相應的技術技能和職業能力,以及未來發展增值能力。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在各個專業之間進行選課,選課學分互認。(4)實訓模塊任選。目前我們采用校內技能訓練必選,在創新創業、畢業設計、定崗實習等方面學生任選其一,作為實訓考核主要項目,今后還要將汽車企業崗位有關的工程項目的工作場景引入到實訓模塊項目內容。

5打造汽車技術專業群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

引入汽車先進制造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發揮一汽集團產業園區資源優勢,打造汽車先進制造產業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發展的格局。依托校內實訓基地和一汽集團產業園,共建以產教融合、校企一體為特點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發揮汽車企業實際生產場景的效應,滿足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教學需求,助力振興汽車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建立汽車技術專業群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搭建校企雙主體育人平臺,精準對接汽車不同崗位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技能實訓、技能培訓、技能競賽和產品研發“四層次”的校企雙主體的實訓人才培育體系,創設了技能專項訓練、技能綜合實訓、創業創新引導的“三位一體”校內實訓體系,建立了技能項目化、技能崗位化和現代學徒式的“三位一體”校外實訓體系,如圖3所示。

6踐行工匠精神,建成完備的“雙崗雙師”教學團隊

本專業群建成擁有一支以工匠精神為引領的“雙崗雙師”教學團隊。教學團隊通過培養校內專業名師、專業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聘請校外一汽集團著名專家孫小龍等2人、汽車制造企業工程師徐力利、汽車維修技師高秀明等,聘請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市技術能手機修鉗工技師濰柴大學金牌講師孫凱、李浩為專業實踐指導教師等。優化“雙師”教學團隊結構,建立專業群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策劃,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共同建立專業群運行機制和管理組織機構,共同制定一套相互匹配的校內授課計劃和企業崗位實訓計劃。校內教師實行企業輪崗制,企業工程師實行校內實訓教師制,實現“雙崗雙師”雙能的教學團隊,既能執教教學任務,又能勝任崗位技能,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和水平,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知識和技能等水平和能力,適應職業能力的新需求。

7完善以能力培養為主的綜合性教學評價體系

通過學生平時表現(認知能力、思維方式、出勤、紀律、學習態度等)、過程考核(知識點和技能點)掌握程度進行課程任務性評價和階段性反思,以及期末成績考核的課程評價和課程教學反思,側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教學和考核,建立起以能力培養為主的綜合性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全過程中的認知、思想、情感、素養、知識、能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能全面真實反映學生的各個方面的收獲和成長,形成一套完整的過程化綜合性教學評價體系,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為了學生畢業后仍可繼續學習和深造,提升學生工作環境的發展空間。學校面對工作的學生,繼續對外開放學校的教學資源平臺,免費提供增值服務,學生利用工作之余可以繼續學習深造,教學信息平臺會給與畢業學生學習成果的行為分析和評價,跟蹤學生在工作中的發展軌跡,不斷給予技術支持和思想的指導,不斷地對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提供增值服務。

參考文獻

[1]趙殿明.高職院校汽車技術專業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分析研究[J].現代交際,2017,(3).

[2]趙殿明.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農機化,2020,(4).

[3]趙殿明.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農業裝備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湖北農機化,2020,(3).

作者:趙殿明 單位:吉林工作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