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技能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5-06 08:27:23

導語: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技能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技能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科技發展的核心是教育,職業教育的核心是技能。以機械加工專業為排頭兵的技能教育革新速度明顯不能跟上科技發展,現狀堪憂。同時存在一些共性問題:理論與實操兼優的教師缺乏;人才培養方案不能跟進修訂并有效落實;設施設備不能及時更新,教學跟不上需求;校企合作重于形式,科技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不能及時注入教學,不能培養與時俱進的新型人才等。破解難題的策略是注重思政教育去功利化;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明確教學改革目標,在目標引領下創新發展;三種較成熟的技能教學模式可顯著提升技能培育的有效性。指出了技能教學模式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總結了科學有效進行技能教學的經驗和收獲。

關鍵詞:技能;教學模式;創新;有效性

1概述

當下我國焦點集中在科技,而發展科技的核心離不開教育。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系列的組成部分,在科技進步和創新之路上顯現強大的助推力量,越來越得到國家的有力支持和社會廣泛的認可。2021年4月12至13日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次全國職教大會,鼓勵優化職業教育,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從如下高頻詞中也可知道:科學有效、高質量發展、中高職貫通、職普融通、提質培優賦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崗課賽證融通、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這些高頻詞指向了職業教育的特質,即人才培育。有效提高人才培育應以技能教學為核心、信息化為抓手、常態化應用為目標,緊盯新時代職教發展的新方向大趨勢,深化崗課賽證一體化設計,守正創新、行穩致遠,通過深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聯動教學模式創新改革,增值賦能,增加職業教育的內在價值,培育一批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群),提高教育質量,賦予接受職業教育者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更多更強的能力,走好新時代欣欣向榮的職教特色發展之路。近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40%新增賽項為新技術、新設備、新產業,充分應用最新科技成果;中職有40個賽項,其中10個與智能制造、物聯網、新產業最前沿科技發展有關。我校作為國家重點職業學校在科學性管理上積極探索,注重思政教育與技能教學融合,創新技能教學模式,走特色發展之路,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其中,機械加工技術專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多崗輪訓、三層遞進”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多崗兼顧、典型主導、課證融合”的項目化課程體系,積極推行技能教學創新改革,總結了“探索—示范—實踐”“理實一體”“項目化六步教學法”三種技能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培育效果良好。

2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發展現狀和中職學校技能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2.1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發展現狀

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必然帶來技術的創新和變革,以機械加工為主的企業同樣面臨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的生產模式步伐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日新月異,生產技術標準已經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技能教學的革新明顯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速度。所需資源、設施設備不能及時更新完善,對教學影響很大。新的機械加工項目有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等,且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對參賽選手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培養難度大,但指導教師知識有限能力滯后,專業知識和技能普遍比較單一,提升速度慢,專業指導水平不足,實訓指導跟不上時代發展。

2.2中職學校技能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2.2.1理論與實操水平都高的教師缺乏在技能大賽或外出培訓期間,技能指導教師都喜歡相互交流,普遍認為以學校為主陣地的職業教育發展比較單一緩慢,中職學校因地域不同發展層次不一,技能教學一般都存在缺陷,理論知識水平較高的教師動手操作能力低,實操動手能力強的教師多是聘請的企業人員或本校畢業留用學生,理論功底不夠,很難有兩者兼優的老師。2.2.2人才培養方案不能及時跟進修訂和有效落實有的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存在問題,沒有下功夫認真制訂有效的方案[1]。人才培養方案不能及時跟進修訂和有效落實,出現的問題往往忽視應付,理論課教學占時比重偏高,實際操作的課時較少,理論教學的內容與實踐教學匹配度不夠,導致學生實際具備的技能操作能力低下,很難培養出專業的機械加工人才。要想大面積有效提高職業技能,研究人才培養的創新和發展就顯得格外重要。2.2.3設施設備不能及時更新,教學跟不上需求,人才培養質量不高職業教育是投入資金量大的教育,大多數中職學校都存在機械設備破舊、精度偏差大[2]。技能教學中往往都是對簡單零件的一些粗加工操作,理論講解過多,大多數學生是學不到扎實精準的先進的技能。2.2.4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重于形式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行業對接不緊密,專業建設與地方企業崗位需求嚴重脫節[3]。中國開始向“雙元”育人模式轉變,但機制還不完善,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不是很深入,科技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技術沒有及時注入教學,不能培養與時俱進的新型人才。

3破解中職技能教學難題的具體做法和策略

3.1注重思政教育,把準教學改革的方向

發展首先要體現在思想的進步上,立德樹人,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引領,更新育人觀念,調整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如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師德修養高尚,學識淵博,情感世界豐富多彩,能主動激勵學生積極學習探索求知,克服用功利化的思想言行去教育學生,對學生的三觀導向教育準確有效,使學生的發展持續健康。

3.2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明確可行的教學改革目標,在目標引領下不斷創新發展

我校在省級示范校建設過程中,確定了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雙優校建設中進行了修訂,對教學的指導作用比較好,各專業形成了穩定的教學改革目標:緊盯職業教育發展,培養實用型人才,以各級競賽為抓手,選用合適的教材或自編校本教材,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實行自主、合作、探究全能的新型學習方式,突顯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面向全體學生,具有普遍性,真正實現“四有”課堂(有情、有趣、有法、有效)。在此目標下,又跟進了三項方案:技能輔導教師培訓方案、中職技能大賽項目備賽方案和教學診改實施方案,在制度和方案的保證下使教學有條不紊扎實開展。

3.3在技能教學改革中不斷探索教學的模式,在有效性上下功夫,總結經驗,處理好發展和創新的關系

由于職業學校專業門類多,課程特點各不相同,采用統一固化的模式還不能完全適應課堂教學實際。為此,推薦幾種我校較為成熟的專業課及專業實踐課教學模式供大家參考,大家可以結合自己學校和自己所任教課程特點進行選擇,采取由易到難的方式,有效借鑒其中一種開展課堂試點,然后逐步深入,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完善形成高效可行的,各具特色的新模式。3.3.1探索—示范—實踐模式教學模式可為:研究課型和內容,用不同凡響的方式開啟新課,學生嘗試探索;教師示范講解;學生練習實踐。教師做相應必要的指導;運用合適有效的方式對完成情況測試;總結學生的完成情況,做出明確客觀評價。3.3.2理實一體化模式理實一體理論和技能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分為兩種情形,一種以技能為主,另一種是以理論為主。以技能掌握為主的實踐教學,教師只點撥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所需的理論知識應精練不需要全面展開。教學設計可為:老師演示→學生模擬→教師及時跟進→學生產生疑問→老師答疑(老師注重方法指導,對所需知識點到為止)→學生運用所學繼續實踐→檢查→評講。側重理論的教學,理論所占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學生疲倦,要有必要的實踐動手操作環節或演示,讓學生深刻理解原理的基礎上使實踐變得更高效,以免走彎路。教學設計可為:設置情景→理論學習→學生合作討論→實訓操作或實驗→理論驗證或原理掌握→老師答疑→繼續操作或作業→檢測→總結評價。這兩種教學模式側重點不同,時間分配也不太一樣,但始終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工作和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的求知和能力的提升開展。3.3.3校企合作,工學一體的“項目化六步教學模式”“項目化六步教學模式”相對復雜,操作時容易遺忘環節,要反復研究,熟練操作要領,指導教師要以項目任務活動為中心按照六個環節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準備→明確項目,設疑導入→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當堂學習操作→結果檢驗→評價總結。第一步:教學準備(咨詢)。根據項目內容,分析學情,評估任務的難易,比較全面地準備所需的理論知識、相關信息、工具、評價用表冊等資料。第二步:設疑導入。斟酌新課引人方式,盡量能點燃學生的熱情。我校在進行課堂教學診改活動時,一位機械制圖教師上的一節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評課時大家一致認為這節課的導入新穎,教學效果良好。這節課的內容是三視圖的形成過程,教師在進行新課時一開始通過白板展示了一幅看起來像男女青年談戀愛的背影圖,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之后展示的正面圖卻是一個男孩牽著一條狗,引起學生哄笑。老師微笑著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三視圖的形成,跟所展示的圖片有什么關系?學生沉思后爭著回答:看物體或機械零件僅看一個面是不準確的,應該從多個面看,至少從三個面看才能得到比較準確的結論。這樣順理成章地解決了為什么要學習三視圖,為形成過程的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三步:確立能完成要求的方案。指導學生制定完成解決問題的實施操作過程和有效的步驟,要強調考慮問題盡量周全一些,方案可行嚴密。第四步:現場實施。學生分組,小組長對任務進行分工,特別對動手操作、數據記錄、結論發言、工具清理的同學要有明確的分工。鼓勵學生對存在的問題大膽質疑辯論,深入研究,主動完善操作步驟,提出合理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第五步:結果檢查驗收。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檢查,包括自檢、組與組的互相檢查、教師可逐組檢查、各組上臺展示。這過程比較混亂,教師要有必要的把控力度,但盡量要保持活躍而有序,多表揚激勵,存在的問題指出要清晰準確,師生互動默契,做到既解決問題又能保護學生的自信心。第六步:總結評價(評估)。總結評價是畫龍點睛的重要環節,要肯定優點,指出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不能敷衍了事,講解避免啰唆,表達思路清晰主題明確。通過形式多樣的評價,使教學得到升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教學模式應用和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必須認識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在課程設置和教材選用上要有不同的體現,持續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及時將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作為內容模塊,融入教材中去,才能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將“三教”改革置于學校課程體系整體改革的背景下才有價值。師資配備要合理,注意老、中、青教師互相搭配,用最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傳授給學生最新的、最能滿足企業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養,進而助推學生成長為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應用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生發展需求,強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使所教內容與學習者的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相適應,并在培養學生從事某類職業所需的專業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職業生涯發展所需的方法能力與社會能力,將學生的認知過程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

5技能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比較大的收獲,效果明顯

技能教學模式的改革效果顯著。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都有大的提升,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一次性就業率達100%,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形勢,吸引來許多企業和高校聯合辦學。近幾年,學校在全市中職技能大賽穩居第一,連續兩年在省級技能大賽中團體總分第一,焊接技術、農機維修、汽車營銷、沙盤模擬等賽項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優秀學生層出不窮,很多學生在企業表現出色,工作有能力獨當一面,待遇也高,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結語

生產力發展水平越高,則教育就越進步,教育水平和個體素質也相應地會提升,職業教育已被國家賦予了崇高的使命,擔負重要的職責,而技能教學是職教的核心,在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技能素養更是重中之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前景廣闊,職教人應響應黨的號召,不遺余力,奮發有為,在教育水平和個體素質的提升方面做出卓越貢獻,使中國的職教事業在我們的努力下邁開堅實的步伐,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職教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渠靜.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創新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7(23):86.

[2]雷鳳寶,程明哲.中職學校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6(02):88?89.

[3]胡銳.中職學校機械加工實踐教學創新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249?250.

作者:羅志春 單位:甘肅省金塔汽車維修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