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研究
時間:2022-05-09 09:15:06
導語: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浚縣泥咕咕手工藝基本概況與保護價值
浚縣泥咕咕手工藝基本概況傳說在隋朝末年,農民起義軍中的瓦崗軍與隋軍爭奪黎陽倉,瓦崗軍首領李密手下有一員叫做楊玘的大將在現在的河南浚縣楊玘屯駐扎屯兵(楊玘屯也由此得名),并且當時為了紀念在戰場上犧牲的士兵與馬匹,一些會捏泥人的士兵就用當地的膠泥捏塑了許多泥人與泥馬。隨后,軍中的一些士兵安置于此,這門手藝也就此流傳下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浚縣泥咕咕手工藝。浚縣泥咕咕形體較小,大的不足二十厘米,小的只有四至五厘米,因其尾部有兩小孔,吹奏時可以發出“咕咕”的聲音,故稱為“泥咕咕”。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物資還較為匱乏,浚縣泥咕咕既是村民生活娛樂的一部分,也是其對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寄托。當地的村民在閑暇之余通過制作浚縣泥咕咕來獲得額外收入,其因較低的成本吸引了眾多村民參與,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制作泥咕咕的作坊。后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去大城市務工,泥咕咕的生產也隨之受到影響。同時,人們對于生活娛樂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上泥咕咕易碎、不便運輸的特點,影響了其對外的銷售,原有的生產銷售模式也逐漸脫離市場。
浚縣泥咕咕手工藝的保護價值
1.經濟價值西楊玘屯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他們還從事農業、泥咕咕的生產與其他手工業生產等方面的工作,其中外出打工和從事泥咕咕生產的收入所占比例較高。據統計,僅泥咕咕生產這一項,就占據了村民收入來源的一大部分,成為村民增收的重點。2.藝術價值浚縣泥咕咕是不同時期勞動人民智慧的沉淀,其保留了特有的民俗特征,并且以一個個真實的作品形式反映出人們的思維與審美方式,成為研究民間手工藝的重要資源之一,也是不可多得的實物案例。3.社會價值浚縣泥咕咕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代表著當地典型的鄉土文化,也從側面表現出當地人民質樸的特點。浚縣泥咕咕的色彩、圖案與造型都是歷史的物質遺存,每一只泥咕咕的身上都寄托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浚縣泥咕咕手工藝與傳統村落的關系與矛盾很多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誕生于村落中,也成長在村落中,有著文化和地域上的特殊性,如果離開故土,其文化與地域性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害。所以,傳承村落的空間環境對于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71CULTUREINDUSTRY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文化傳承CulturalHeritage和保護十分重要,這也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浚縣泥咕咕手工藝與傳統村落的關系1.泥咕咕制作與傳統村落自然資源的基礎關系泥咕咕的制作與村落的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密不可分,泥咕咕的誕生雖然是一種偶然,但西楊玘屯村豐富的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也為其鋪墊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被創造出來的,如果脫離了原來的環境,勢必會對其保護和繼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使其逐漸消亡。所以,西楊玘屯村這一傳統村落正是泥咕咕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搖籃,泥咕咕正是在此環境下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才形成如今的模樣,倘若村中缺少泥咕咕制作所需要的自然資源,那這項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會發展至今。同樣,在研究泥咕咕的傳承與發展時,也必須考慮到泥咕咕與傳統村落之間的關系,只有在村落原有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基礎之上進行研究,才具有實際意義。2.泥咕咕手工藝與傳統村落的共生關系傳統村落是孕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沃土,反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直至今天,西楊玘屯村的村民們仍然會用泥咕咕來進行慶祝與紀念,并將精神文化寄托于這一只只泥咕咕上。泥咕咕不僅與西楊玘屯村有著自然物質資源上的聯系,也與村民產生了精神上的共鳴,二者無法離開彼此,宛如共生,體現了泥咕咕手工藝與傳統村落的共生關系。浚縣泥咕咕手工藝與傳統村落的矛盾浚縣泥咕咕的制作充分體現出村落手工技藝的水平與淳樸的民風,因其制作離不開傳統村落的自然環境,所以泥咕咕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與村落的發展不可分割,如果泥咕咕的制作失去原有的環境,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將大打折扣。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外部市場的影響,泥咕咕手工藝與傳統村落中的傳統民居建筑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它們一個是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是文化遺產傳承空間,二者相輔相成,屬于共生關系,但其保護工作并非同步進行,保護方式與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要改變這一局面,就要先從解決現有的矛盾著手。1.傳統民居院落新舊更替不統一受城鎮化發展影響,西楊玘屯村中出現了許多由傳統民居改建而成的現代化民居,因其改建沒有為泥咕咕的制作預留大空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泥咕咕的發展,并使傳統村落喪失了原有的民居特色。如果以工廠量產的方式代替作坊式生產,將失去泥咕咕生產的原真性,破壞泥咕咕生產技藝的靈魂,甚至使泥咕咕失去其原有的重要價值。同時,因沒有進行統一規劃,部分民居的改建與傳統村落建筑風格相差較大,長此以往,不但會使村落民居建筑失去原有的特色風格,也會破壞村落一直傳承的文化底蘊。2.泥咕咕手工藝難以協調統一發展制作浚縣泥咕咕較為出名的主要是村中的幾位泥咕咕大師,而浚縣泥咕咕的持續發展除了需要大師的領頭帶動作用外,還需要整個村落村民一同提高對泥咕咕保護與傳承的重視程度,這也對村落的整體生產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村落的環境,除了考慮泥咕咕生產對場地、溫度、濕度以及晾曬等方面的需求外,也要照顧村民的日常生活,在滿足生產條件的基礎上打造村落特色,保留村落的文化底蘊。浚縣泥咕咕手工藝活態與共生保護的策略與建議
浚縣泥咕咕手工藝活態與共生保護的基本理念
1.保護傳統村落風貌,打造特色文化空間對于傳統村落的空間環境改造,應當尊重村落現狀,保持村落風貌特色并加以保護,以延續村落的文化傳統。在此基礎上,針對泥咕咕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村落的文化空間以進一步加強二者的共生關系也必不可少,只有激發出村落的“活態”,其物質空間環境才能夠更好地彰顯文化內涵。2.改變原有空間布局,適應新的市場需求面對新的市場需求和人們生活娛樂方式的改變,傳統村落的生產模式和發展現狀已無法滿足新的需要,亟待改變。但在改變村落和民居空間環境布局以適應變化并打造活態村落的同時,應照顧到泥咕咕手工藝原有的生產環境和布局,保證其在新環境下能夠留住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靈魂,并與村落一同和諧共生。3.結合新時代新特色,保留非遺精神文化泥咕咕手工藝承載著重要的精神文化,要在改造村落空間環境的同時對其予以保護,同時可以結合新時代特色,采用直播、短視頻或者親身體驗的方式更好地宣傳和保護這項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而為村落注入新的活力,為村民增收創造機會。浚縣泥咕咕手工藝活態與共生保護中院落空間的營造策略1.院落保護與更新的目標傳統村落環境空間的保護與更新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村民日常生活和泥咕咕的生產,更新后的院落要同時承擔村民的生活和生產兩項需求,因此,如何對院落空間進行保護與改造,并在二者中找到一個較為合適的平衡點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需要更新的院落空間,其重點應該放在對功能的組成和劃分以及行為空間尺度的研究上,并考慮到泥咕咕手工藝傳承在物質空間上的需求,最終達成泥咕咕手工藝與院落空間共生發展的目標。2.院落保護與更新的設計要素首先,在空間的劃分上,院落空間應充分考慮人們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和泥咕咕生產加工流程之間的關系,在原有的有限空間范圍內,對日常生活區和泥咕咕生產區進行合理劃分,使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其所處的院落空間可以共生發展。對于院落中的庭院空間,也可以充分發揮其公共空間的優勢,使其承擔起多種開放性功能,如泥咕咕的展示、宣傳和制作體驗等。
浚縣泥咕咕手工藝活態與共生保護的文化旅游類型策略
現階段,受市場經濟環境影響,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如何進一步發展已然成為一個不小的難題,如何在大環境中認清并找準發展路徑顯得十分重要。在將泥咕咕手工藝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的前提條件下,為了進一步深化和加強二者之間的共生關系,可以先順應市場環境活化村落,帶動泥咕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隨后在泥咕咕原有生產制作的活態環境中促進泥咕咕的宣傳與保護。這一“先帶動發展,后共生保護”的策略,不僅保留并鞏固了二者之間的共生關系,也使泥咕咕的保護成為活態保護,從而擁有了更好的資源與環境。除了關注泥咕咕文化旅游產業所能帶來的優勢以外,也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在前期打造出一個成功的平臺,進而為后期的活態與共生保護和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之上。根據西楊玘屯村的現狀,可以以泥咕咕手工藝的宣傳和弘揚為中心,推進村落的文化旅游發展,并通過建立開發泥咕咕手工藝保護示范點、泥咕咕學習體驗中心、農家樂與旅游產品等方式打造活態旅游模式,使泥咕咕制作技藝在前期也得到重視和有效保護,具體如下。1.設立泥咕咕手工藝保護示范點在西楊玘屯村中,為了對泥咕咕手工藝進行集中保護與傳承,可以秉承創新理念,建立泥咕咕手工藝保護示范點。在示范點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分區進行合理設計規劃,向旅客進行泥咕咕手工藝的文化展示以及手工技藝和傳承保護等多方面的宣傳。同時,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運用多種手段在網絡上推廣浚縣西楊玘屯村與泥咕咕手工藝,并建設泥咕咕網絡互動平臺,將西楊玘屯村塑造成一個擁有泥咕咕手工藝特色的文化創意村落和文化旅游基地。2.建設泥咕咕學習體驗中心在學習體驗中心,游客們不但可以了解泥咕咕的制作方法與流程,還可以親自上手體驗,制作一只屬于自己的泥咕咕,這不僅富有趣味也同樣具有意義。此外,泥咕咕學習體驗中心可以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強其對泥咕咕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意愿,使傳承人更加具有榮譽感。建立泥咕咕手工藝學習體驗中心,其目的不僅是為了更好地與文化旅游策略進行結合,還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體驗,進一步宣傳和傳承這一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3.打造農家樂新模式泥咕咕保護示范點和學習體驗中心的建立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西楊玘屯村的關注度與知名度,從而為其帶來更多的流量。此外可以建立農家樂新模式,在原有農家樂的基礎上,結合村中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窯的特點,打造西楊玘屯村農家樂獨有的特色,除了為游客提供吃、住、行以外,可以在自家院落中為游客提供泥咕咕手工藝的制作體驗服務,并以此作為宣傳亮點。同時,農家樂還可以與泥咕咕手工藝保護示范點和學習體驗中心形成良好的促進關系,進一步激發村落活態,從而塑造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如同泥咕咕手工藝與西楊玘屯村的共生關系一般,相輔相成,共同發展。4.開發旅游產品泥咕咕手工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可以作為旅游特色紀念品,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泥咕咕自身特色,衍生出更多的文創產品供旅客們挑選,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除了要保證自身技藝能夠得到完好的保護與傳承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順應社會環境,一同發展進步。以上的泥咕咕文化旅游策略,可以在前期將村落優勢資源轉化為文化品牌,并植入相關文化產業,激發村落活態,以為后期泥咕咕手工藝的活態與共生保護傳承提供載體與保障。綜上,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浚縣泥咕咕與傳承村落西楊玘屯村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共生關系,具體表現在傳統村落的自然空間環境會直接影響泥咕咕手工藝的保護與發展。而泥咕咕手工藝的傳承又是傳統村落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但是,浚縣泥咕咕的保護與傳承現狀并不盡如人意,而“活態”和“共生”保護概念的引入,可以在保護傳統村落風貌特色的前提下,通過對村落空間及民居的改造設計,將靜態的保護轉化為對傳統村落與非遺手工藝活態共生的動態保護,使其重煥生機,并且也對其他小型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產生一定的啟示及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杜賽敏.浚縣泥咕咕藝術元素在民俗商業街設計中的應用探究——以上海田子坊為例[J].西部皮革,2019,41(13):58-59.
[2]湯少哲.浚縣“泥咕咕”與淮陽“泥泥狗”的研究對比[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14(04):66-68.
作者:魯世豪 余昊卿 匡君 周子皓 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建筑學院
- 上一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 下一篇:跨境電商企業轉型升級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