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資本擴張風險控制措施
時間:2022-05-16 15:06:12
導語:國有企業資本擴張風險控制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資本擴張能夠助力國有企業資金充足,實現長期、持續發展,但是,資本擴張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國有企業在資本擴張的過程中實現風險控制,是提高國有企業利潤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本文對國有企業資本擴張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結合實際對資本視角下國有企業資本擴張風險控制的措施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為相關企業及相關人員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資本;國有企業;資本擴張;風險控制
在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資本擴張是一種利害并存的發展戰略,若能夠將資本擴張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就可以為企業經營和發展提供非常大的助力。因此,有必要對資本視角下的國企資本擴張策略及風險控制措施進行研究,以此來為國有企業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國有企業資本擴張的方式
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很多國企在運行期間都存在缺少資本金的情況,因此,不少國企都會選擇通過資本擴張的方式來滿足其對資金的需求。國有企業資本擴張的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一)企業兼并
企業兼并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資本擴張方式,優勢企業可以通過兼并劣勢企業來快速擴充企業資本與實力。企業兼并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一種外在表現,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每個企業所面對的經營發展難點都各有不用,因此,即便是國有企業,為了在自負盈虧的基礎上不斷發展,也必須主動與其他企業競爭,以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獲取更多利潤與經濟效益。優勢企業兼并劣勢企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雙贏,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而劣勢企業通過尋找“靠山”同樣可以獲得更多所需資源實現持續性發展,因此,企業兼并屬于一種常見的資本擴張方式。
(二)強強聯合
社會經濟結構在不斷發展中逐漸被完善,我國現有的經濟模式存在條塊分割的情況,不同行業、企業的經營方向存在極大的差異性。所以,在經營發展階段,能夠實現優勢互補的企業往往可以通過強強聯合的資本擴張方式實現對經營渠道的共享。企業重組之后能夠實現對各種資源配置的合理優化,例如,煤電聯營等方式便是典型的強強聯合,能夠讓雙方實現共同受益與共同發展。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在資本擴張期間尋找互補企業進行聯合發展,是實現經濟結構優化的重中之重[1]。
(三)發行股票與可轉換債券
發行股票與可轉換債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資本擴張模式,上市公司往往運用這種模式來實現資本擴張,這種資本擴張模式不僅能夠快速集中資金,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風險分攤。
(四)參股控股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采用資本營運的方式可以結合企業需求完成參股、控股等一系列資本擴張活動,通過資本投入進行參股能夠在資產能力范圍內實現企業的擴張,這種資本擴張的方式在如今的社會經濟體制下也十分常見。
(五)并購租賃
并購是一種介于兼并、購買的資本擴張模式,可以通過企業的股權轉讓、收購等方式拓寬企業的發展范圍。在我國資本、產權市場逐漸完善的今天,企業并購已經逐漸成為大規模資本擴張所使用的一種主要發展模式。當國有企業自身存在資本不足的情況時,就可以通過租賃經營、托管經營等方式創造出相對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租賃如今已經成為“抓大放小”的一種重要管理模式。國有企業在如今社會體系下正在逐漸探索資本擴張模式,通過規避資本擴張風險能夠讓企業發展變得更好。
二、資本擴張存在的風險
(一)借貸風險
資本擴張階段的風險因素非常多,借貸風險正是資本擴張期間國企必須重視的關鍵風險因素。借貸風險可能會導致企業資本結構破壞,借貸成本的提升將會讓債務危機的出現概率大幅提高。當出資規模遠遠高于籌入資本時,國企獲取利潤的機會就會受到影響,嚴重時甚至導致在建項目終止,當項目無法順利獲取預期收益時,國有企業便有可能因為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危機。國有企業通常在發展期間會更多使用自有資本與銀行借貸資本,借貸資本的提升意味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資本擴張風險此時便會隨之增加[2]。
(二)出資風險
在國企實行資本擴張時,必須投入一定的資本作為前期資金,這部分資金將有可能因為市場需求的改變而影響國企的最終效益。例如,最終效益如果嚴重偏離預期收益,便會導致經濟風險大幅增加,若國企在盲目擴張中浪費了大量流動資金,便會喪失其原有的發展機遇。
(三)資本營運風險
現代社會對公司企業的商業信用十分重視,如果往來公司的資信不足,并采用期間偏長的收款策略,便有可能導致應收賬款出現大規模掛賬的情況,如果國企自身并沒有完善且可行的賬款催收方案,流動資本會受到影響,資本風險費率也將提升。短期、長期負債的安排是否合理是資本擴張階段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若無法根據國企發展需求來完成短期、長期借款,就會導致借貸風險出現大幅提高,進而為企業帶來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
三、資本擴張風險的成因
能夠造成國企資本擴張風險的因素有很多,根據情況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外部、內部因素兩大類,只有結合風險原因來進行針對性風險分析,才能夠幫助國企降低資本擴張風險。
(一)外部因素
國企財務監管環境非常復雜,復雜的監管環境正是生成資本擴張風險的外部因素。財務監管環境的覆蓋范圍非常廣泛,諸如經濟、法律、市場等環境均有可能對財務監管造成影響,所以,必須對財務監管體系進行更新與優化,通過提高對外界事物的適應性,能夠讓發生資本擴張風險的概率有所下降[3]。需要注意的是,國企正常開展的各種財務活動本身便具有風險因素,因此,在開展資本借貸、投資等經濟性活動時,必須結合企業能力加強活動管理。無論是出資還是利潤分配等問題都需要企業在資本擴張時進行風險考慮,否則隨著國企規模的不斷擴張各項財務活動變得更加復雜,資本擴張風險的發生概率也將有所增加。
(二)內部因素
內部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人員因素,如果財務監管人員本身對資本擴張風險的認知不足,就會導致資本擴張風險概率大幅提高。資本擴張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重要問題,人員認知程度將會影響企業規避風險的能力。除此之外,國企內部監管制度是否完善同樣會影響資本擴張風險的高低,領導層級、部門之間的資金利用、利潤分配等問題是否清晰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本利用率,反映到資本擴張中便會增加風險。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況
收購方A為能源類國企,主營業務包括建設、經營電站等,總資產總額約為650億,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擁有共8座大型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被收購方B為上海某電廠,電廠一期工程規模為60千瓦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兩臺,SN公司占股49.34%,X開發公司占股50.66%。截至2015年5月,SN公司總計投資額度達到了18億元,SN公司資金在市場體制下可以看作為X開發公司的可借入內資,當電廠投入運營后,將會由電廠開展還本付息結算工作。
(二)資本擴張動因分析
國企A長年維持著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其發展不僅得力于政府給予的大力支持,同樣得力于領導層級的精心運作。市場經濟的發展讓國企A所面對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決策層結合發展需求組建了股份公司,構建出以股份公司為主、開發公司控股的經營模式。股份公司能夠從資本市場進行籌資與融資;而開發公司作為控股公司同樣能夠在其發展中分享到經濟利潤。為了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國企A針對上海電廠B進行了考察,通過收購電廠B屬于SN公司的股份,能夠在占領市場的同時減少行業競爭對手。SN公司作為電廠B的重要股東,因為在各地興建了多個工程項目,流動資金極為短缺,為了籌集足夠的資金并盤活資產,因此,迫切需要進行資產轉讓。
(三)資產擴張分析
1.意向接觸階段該階段的核心目標是獲得上海政府與SN公司的諒解與支持,通過安排收購小組多次進入上海進行談判,最終SN公司可以考慮出讓電廠權益,但收購方式、時間等問題仍然存在分歧。基于股權對換等轉讓模式,最終SN公司同意現金溢價對換股權與各種設備。2.基礎性談判階段該階段需要由雙方共同梳理電廠資產、債權等信息,通過委派評估機構提供評估報告,資本雙方在分別讓步的情況下敲定了各項條款協議,并明確了以現金進行股權整體收購的運作方案。3.協議簽訂階段在協議簽訂階段,雙方需要在評估報告的基礎之上將協議草案作為起點,然后就股權轉讓價格、支付方法等內容進行最終談判。電廠股份總價格為48億,企業A需要在簽訂協議十天內支付10億,然后在6個月內分兩次結清尾款。國企A至此完成資本擴張。在資本擴張期間,國企A需要面對電廠盈利情況、支付大量現金等問題,通過合理判斷各項可能出現的風險,最終成功實現了資本擴張[4]。
五、國有企業加強資本擴張風險防控的措施
資本擴張具有兩面性,對國企而言既是機遇,也帶來挑戰。因為過度擴張不僅會影響國企的正常經營,嚴重時甚至有可能導致企業破產,所以,必須加強風險控制,以降低資本擴張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決策風險控制
決策風險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大,決策失誤、決策損失都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如何保證決策的科學性是眾多國企在資本擴張期間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決策從產生到修改完善是一種循環的過程,只有加強決策管理,規避決策風險,才能夠將決策失誤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1.人為決策控制人是影響決策最為活躍的因素,人才能夠助力企業騰飛,人才斷層、用人失誤同樣能夠影響企業發展,嚴重時還會讓企業陷入生存危機。所以,國企為了控制資本擴張風險,必須實現科學化用人,再輔以人才監督約束制度完善國企內部的用人模式。2.產業風險控制產業風險是決策風險的一種體現,國企開展資本擴張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經濟規模無論是選擇利用兼并還是聯合等方式,都必須圍繞已有產業來開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資本擴張實現增效。很多國企都會選擇多方向經營的方式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但是,這種經營模式卻存在明顯弊端,資產不足的經營模式無法為國企提供足夠的支持,而利用資本運營納入服務體系則要面對跨行業兼并所帶來的影響。所以,國企應該以主導產業為核心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這也是國企核心競爭力增加的一種表現。
(二)財務風險控制
國企資本擴張后的企業規模將會有所增加,但是,企業規模卻并不是越大越好,只有以產業集中程度為核心,才能全面地增加企業規模,才能夠真正地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否則便會導致投入、產出比不合理的情況。所以,在開展資本擴張時,國企需要結合發展戰略需求實現資本擴張,資本擴張后的企業必須通過增資減債的方式優化產業經濟結構,以避免對國企的正常經營帶來不利影響[5]。1.負債風險控制企業負債超出正常水平將會引發嚴重的財務風險,負債率過高正是很多國企面對的關鍵性問題。因此,國企資本擴張必須量力而為,通過對資本擴張節奏進行控制控制負債率。通過完善資本注入機制降低對于國家財政的依賴程度,同樣能夠實現對資本擴張風險的控制。2.評估風險控制在國企資本擴張階段,為了降低財務風險,就必須強化對合并企業價值的評估與判斷,通過對企業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分析,能夠大致了解資本擴張的可行性。但由于雙方企業的潛在價值、認知存在差異性,價值評估的難度相對較高,若評估失誤,便會導致資本擴張風險大幅提升。所以,為了降低資本擴張風險,就必須對所有財務報告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合理的評估方式提高評估準確性,進而降低資本擴張所帶來的財務風險。3.信息風險控制在資本擴張階段,企業有時會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影響到資本擴張的正常進行,而且,信息不對稱同樣是導致資本擴張風險提高的關鍵因素。通常情況下,資本擴張往往意味著雙方企業存在成本、利益層面的沖突,若無法保證雙方信息對等,將會嚴重影響企業價值評估的準確性。因此,為了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性,應該在資本擴張期間注意落實信息透明度,通過結合信息技術增加財務數據透明性,能夠讓雙方了解到資本擴張時的各種隱患,進而降低經營風險問題的發生。六、結論資本擴張能夠助力國企在短時間內擴大企業規模,緩解資金壓力。但是,資本擴張在高收益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嚴重的資本擴張風險甚至會在極短時間內導致大型企業直接破產,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加強風險控制,優化資本擴張模式,以推動國有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蔡瑞艷,鈕維敢.全球化視域下的資本主義陣營文化擴張與發展中國家文化安全[J].寧夏社會科學,2021(5):109-115.
[2]樊文靜,潘嫻.平臺經濟領域的壟斷邏輯與資本無序擴張——以社區團購為例[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21,37(4):30-34.
[3]劉洪波,劉金源.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對銀行信貸擴張影響程度的實證研究[J].北方金融,2021(4):18-23.
[4]元晉秋.資本擴張的空間悖論與人的發展空間的生產——兼談馬克思“固定資本就是人本身”的當代價值[J].學術論壇,2020,43(4):105-111.
[5]宋彥松,劉榮增.應對資本權力擴張的中國之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7(5):142-148.
作者:張琦 單位:濟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環境科學概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
- 下一篇:國有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