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寫作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5-19 08:47:51

導語: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寫作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寫作教學的應用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能夠獲得學習知識的內驅力,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并實現進步。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從而根據學習要求逐步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寫作水平。基于自主學習策略,分析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在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方法以及策略,旨在促進學生寫作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升,使之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自主學習;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教學策略

寫作是一項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教學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運用書面語言進行交流和表達,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以此促進其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提升。在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策略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現階段,寫作教學中存在學生被動聽講,教師過度關注成績等問題,很難激發學生主觀學習的熱情。教師應當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利用自主學習活動指導學生寫作,積極改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

一、自主學習的意義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確保其在不受外界干擾的條件下,實現學習能力持續增長的學習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高中語文教師積極運用自主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改變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現狀,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在自主學習中提高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不斷掌握新技能,豐富自我知識儲備[1]。傳統教育強調“接受式”“被動式”學習,而自主學習視角下的教育改變了傳統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而不斷促進自身基本素質的發展,以便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策略具有自立性、自為性、自律性特點。首先,自立性表明學生是獨立學習的主體,教師無法替代學生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能夠產生自我獨立探究的欲望,從而獲得內在學習動機。由此可知,自主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其次,自為性是學生獨立學習的體現和延展,包含自主探索、選擇、構建、創造四個層面,因此,自主學習的本質是學生自身生成、實現、發展知識的過程。最后,自律性是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我約束和規范的體現,能夠確保學生自覺遵守學習行為準則,讓自己時刻處于主動和積極的狀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

(一)學生缺少寫作興趣

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習有關寫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產生內在學習動機,從而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學習和寫作[2]。而有些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在實際教學中長時間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未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至于學生的寫作興致不高。由于缺少寫作興趣,學生很難堅持自主完成一篇作文,甚至會在寫作中照搬閱讀材料,不利于提高寫作質量。

(二)寫作教學內容匱乏

教學內容是決定學生學習眼界的重要因素,在學生構建基礎知識體系的同時,為其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可以增加教學厚度,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3]。然而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中,一些教師秉持應試教育的思想進行授課,過度關注學生的作文分數,而未能為其提供有效的課外閱讀資料,以至于寫作教學內容匱乏,長期發展下去,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很難得到提升。

(三)自主學習方向不明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但是有些教師單純強調作文質量,在教學方面疏于引導,致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向不明確,很難高效地完成寫作任務。部分學生的自律性較差,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不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四)作文評價流于表面

作文點評是寫作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點評進一步完善作文內容,教師則可以利用評價的診斷功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情,從而為后續的教學做足準備[4]。而在實際的作文評價中,部分教師只分析了學生普遍存在的寫作問題,概括性點評學生的作文,以至于作文評價流于表面,教師無法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法給予學生有效指導,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三、自主學習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新教學手段,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手段,在不同的寫作內容的講解環節融入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高中階段的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教師可以將寫作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建立聯系,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已有學習經驗,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其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上冊第二單元“單元研習任務”中強調,寫人物要關注事例和細節。豐富的閱讀材料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產生積極影響,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錢學森、袁隆平、鐘南山等對社會有杰出貢獻的人物進行介紹,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新聞閱讀材料,引導其以表格的形式梳理與人物相關事件,宣揚人物高尚精神,由此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其次,讓學生在如下話題中,任選其一并自主設計寫作提綱。話題一:奉獻的崇高與美麗;話題二:研究的價值與意義;話題三:為人民服務,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心系蒼生;話題四:誠實勞動、辛勤勞動、創造性勞動。四個話題分別契合教師介紹的不同人物,也能夠反映本單元的新聞作品主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選擇和其梳理的內容進一步完善寫作提綱,使其能明白人物描寫要關注具體的事例和細節,以此引導并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人物通訊和新聞評論”提供故事或漫畫,將命題式寫作變為開放式寫作,描繪杰出人物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由此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再讓學生對其中的內涵進行深入思考和挖掘,為后續的寫作儲備優質素材。以創新教學手段的方式,將寫作知識教學轉化為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夠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調動其寫作興趣,利用多樣化學習資源啟發學生思考,從而幫助其激發內在學習動機,使之能夠積極主動投身于自主學習活動,提高學習質量。

(二)豐富教學內容,深入開發學習潛能

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將決定其作文的質量,而豐富教學內容,能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多樣化的材料,可以增加教學厚度,不斷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運用自主學習策略的基礎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本身,還要針對不同的寫作主題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呈現文學作品、新聞稿件、時事熱評等對寫作有促進作用的材料,以此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豐富寫作教學內容,深入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第五單元“單元研習任務”中,寫作教學主題是“演講稿”,主要是培養學生撰寫、研判能力。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演講者給人帶來的力量,從而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思考說話的藝術,并規劃撰寫演講稿需要做的前期準備工作。教師要在學生觀看視頻后,介紹演講稿的特點,總結撰稿準備工作,以豐富寫作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拓寬學習視野的同時,積累寫作經驗。可為學生列舉演講稿寫作相關知識點:分析演講場合與觀眾身份、年齡、文化程度、心理需要;分析各部分素材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用標志性詞語區別演講內容層次;擴大演講稿中的口語化、短句內容;利用修辭手段、案例來增強表達效果。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根據教師的提示明確演講稿的撰寫方向,不斷豐富自我認知。其次,在演講稿撰寫環節,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參考資料,讓學生通過閱讀《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胡適——“研究國故”的方法》《陳寅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主梳理文章結構,理解演講者的觀點,體會演講稿中蘊含的情感。最后,教師要提煉不同演講稿中的主題內容,簡明扼要地闡述寫作注意事項,讓學生以“我們的使命”為題,利用不同素材進行寫作,借鑒優秀演講稿中的用詞,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水平的教學目標。

(三)引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積極反思聯想

完善且周密的學習計劃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語文學習習慣,從而增強其自律、自控意識。針對當前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教師應當結合實際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要求制訂寫作計劃,涵蓋預習、學習、復習三大模塊,側重于寫作方法、技巧的傳授,讓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寫作,在不斷反思和聯想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三單元“單元研習任務”中,寫作教學主題是“學寫小小說”。教師要介紹“小小說”,引用《山海經》《世說新語》《笑林》中的微型故事,讓學生明白“小小說”具有篇幅短、人物少、故事情節簡單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思考寫“小小說”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展示如下寫作步驟,據此為學生制訂詳細的自主學習計劃:明確立意,即確立作品表達的思想;巧于構思,即精心構思故事情節,寫出波瀾和起伏;重點刻畫,即以洗練的語言塑造形象、勾勒輪廓,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按照上述三個步驟來撰寫“小小說”,可以取得“以小見大”的效果,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聯想,共同擬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具體如下:首先,可以通過分析經典故事或熱點事件,確定“小小說”的立意,找準寫作方向。然后,在縮寫、擴寫中鍛煉概括和總結能力,以設懸念、埋伏筆等方式,創新敘事方式。最后,要練習用白描手法敘事,圍繞重點環節或核心人物進行闡述,寫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和傳神的人物細節。在上述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反思中分析自己寫作的薄弱環節,思考學習計劃能否滿足學習需求,并通過不斷改進完善,總結出一套完善且適合自己的計劃,促進自主學習活動高質量進行,寫出優秀的“小小說”,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四)鼓勵學生合作,正面評價學生學習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經常會遇到障礙或產生學習困惑,而鼓勵學生之間合作學習,正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成果則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信心。針對寫作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教師要開展符合當前階段學生身心素質發展規律的合作活動,鼓勵學生圍繞不同的主題進行學習,使其通過合作探討、分析,高效解決寫作中存在問題,再給予學生正面評價和客觀的作文評價,肯定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成果,使其感受收獲知識的喜悅,明確后續學習方向。例如,在人教版高三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三單元“單元研習任務”中,寫作教學主題是“說真話,抒真情”。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圍繞“給友人的一封信”主題進行暢談,思考自身經歷中重要的選擇,如“高考科目選擇”“未來從事的職業”,與小組成員交流各種選擇的理由,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之上,教師應當從以下三個角度入手,正面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立足思考的深入性,肯定學生的想法,點評立意的價值;立足學習態度,表揚學生合作學習中的表現,分析不同經歷的真實性;立足情感表達,鼓勵學生合理虛構,避免出現“胡編亂造”。在教師的正面評價中,學生能夠獲得明確的自主學習指引和寫作建議。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寫作時做到駢散結合,讓其通過合作探討,拓寬視野,增加知識儲備,在寫作中合理引用古語名句,提高自己作文的藝術性。最后,教師要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協調和引導作用,發現學生的優點與不足,在不同的自主學習環節融入點評活動,以學生互評、編寫評價記錄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合作中逐一解決自身存在的寫作學習問題,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寫作不僅是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將會對其語文學習和未來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自主學習是現代化學習方式之一,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學情,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之能夠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通過閱讀、研究、聽講、觀察、實踐等手段,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中也要鼓勵學生運用自主學習方法,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實現語文學習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財.高中生作文思辨能力的培養[J].文學教育(上),2020(9):104-105.

[2]白茹.高中語文教學開展新思維寫作的途徑探索[J].文學教育(上),2020(9):106-107.

[3]李星月.議論文教學中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漢字文化,2020(16):82-84.

[4]王娟.學生視覺下高中語文作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科技資訊,2020(21):249-250+253.

作者:萬國玉 單位:山東省平度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