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與實踐
時間:2022-05-19 11:38:37
導語: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困境,針對成人教育學生特點,通過信息化建設平臺,就如何做好成人教育學生的管理工作,增強管理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促進成人教育學生成長成才,開展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
關鍵詞:信息化;成人教育;學生管理
2019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全國建成現代化教育體系,提倡全民終身學習。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fā)布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強網絡育人。成人教育作為終身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管理工作關注及研究至關重要,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能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自豪感。本研究探討了信息化背景下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成人教育領域延伸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以廣州某高校繼續(xù)教育學院為典型個案,饒有特色地介紹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學生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旨在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做到學生管理的“高度”“溫度”和“亮度”,把信息技術的“冷”與學生管理的“熱”結合起來,做好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加強成人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一份力量。
一、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高校管理方面:高校缺乏成人教育專業(yè)管理人員
大部分高校管理者認為成人教育只是普通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伸”,沒必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做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未針對學生具體情況和特點進行針對性管理。學校未設置專業(yè)管理人員和管理團隊,往往一人頂多職,例如有些高校一人來兼任班主任、輔導員以及教務員。因而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顧此失彼,管理不規(guī)范,對學生要求不嚴格,沒有形成專業(yè)的學生管理團隊,未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此外,信息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為成人教育學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zhàn),學生很容易受社會多元思潮的影響,對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學生自身方面:成人教育學生生源復雜,管理難度大
首先,成人教育學生學習時間相對有限,大部分學生都有工作和家庭,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兼顧家庭,還要利用空余時間求學,他們要充當各種各樣的角色,一般很難合理安排時間。其次,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普遍較差,專業(yè)學習信心普遍不足,大量學生求學動機不純,主要關注獲得學歷文憑,而忽略求知過程。這樣就導致了不少學生會存在逃課、不按照要求完成作業(yè)、考前抱佛腳甚至存在考試作弊等不良行為。再次,成人教育學生生源復雜,學生年齡差異大,如廣州商學院錄取的2021級新生中,其中“70后”占1.4%,“80后”占30.9%,“90后”占67.4%,“00后”占0.3%。最后,學生的價值取向也有很大差異,學習動機、工作經驗與人生閱歷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他們在思想價值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推進信息化背景下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實踐
(一)建設一支高水平成人教育學生管理隊伍,不斷提升管理“高度”
隨著廣州商學院成人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在注重學生數量增長的同時,更注重學生質量的提高。學院管理人員高瞻遠矚,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用更廣闊的視野,結合國家、社會及學校的角度去思考學生管理工作的新特點,引入信息化平臺用于學生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設中起領頭羊作用。學校主動作為,不斷反思,及時跟進信息建設情況及處理信息平臺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多次召開信息平臺管理學習會議,邀請專業(yè)人員進行技術支持與指導。同時,學校根據管理情況制定詳細的平臺操作流程,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大大節(jié)省時間及人力成本。廣州商學院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推進信息建設在學生管理工作的應用,讓廣州商學院成人教育學生管理工作有一個更加明顯的提升。管理者的引領不僅是在行政、專業(yè)上的引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的引領,通過圍繞“以生為本”開展管理工作,高屋建瓴,確保管理落到實處,實現管理工作質量提升的戰(zhàn)略目標。管理者反復強調,“通過信息平臺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更注重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引領”。學生管理負責人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帶頭作用,做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者”。學院注重對教職工培訓,不斷致力于建立一個專業(yè)化、科學化的信息平臺管理部門,從戰(zhàn)略的角度出發(fā),打造一支有思想、高素質的黨務工作隊伍,從而更好地指導和教育學生,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學院把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管理與服務,來作為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關鍵,作為工作評價的標尺,從而不斷邁入新的管理高度。學院通過信息化平臺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個高效的窗口,逐漸把成人教育管理建設成獨立的,富有新使命、新功能的管理系統(tǒng),開拓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趨勢,切實彰顯學生管理工作的社會效益,對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注重人文關懷,著重于學生管理“溫度”
廣州商學院成人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提出“本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愛國、愛黨、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適應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把對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體現出廣州商學院對成人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成人教育的關鍵,在于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自驅力,打造以學生的自驅力為核心的成長體系。因此,學院在建設信息平臺時注重學風和學習氛圍,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導向,通過平臺建立社群,學生可以在社群里一起讀書,分享心得。學院設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員,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育,把思政工作融入學生管理工作中,例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工作情況,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針對學生在工作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干預和幫助,促進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訪談學生表示:“有一次在工作很不順心的時候打開課程看回放,老師一直在鼓勵我們堅持下去好好學習,認真生活,非常受鼓舞,感覺生活又充滿希望了。”(21級學生2021-10-15)成人教育學生,他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受家庭、工作、學習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他們的環(huán)境相對全日制的學生更復雜,社會經驗更豐富,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深入其心,和其進行傾心交談與溝通,了解其內心深處的想法,使學生管理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如管理人員表示“我們經常會考慮學生的感受,怕他們有負面反彈”(2021-10-19)。教育者只有從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才能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只有服務好學生,才能影響學生,管理好學生。學生管理工作者通過APP平臺轉發(fā)學生所需要的信息,引導學生,積極為學生提供信息化服務及體驗,不僅減少了學生尋找資源的時間,也通過內滲的方式不斷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此外,在教學中做到專任老師也是導師,進行課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yè)學習中,與學生實現情感共鳴,達到思想共振。如朱光潛教授所說,教育是一種人性的接觸,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學生的問題及時進行疏導解決,提高了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高度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達到育人的效果,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訪談中學生表示:“老師很專業(yè),懂得我們的心思,有的同學在老師的感染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我幡然醒悟,不能再這樣平平淡淡地生活了,我的未來不止這樣。”(學生,2021-2-18)
(三)亮度:做學生思想的引領者,信息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實踐
1.學校與教學點聯合管理,建立學生信息管理互助平臺學院和教學點都有對學生管理的信息平臺,由學院統(tǒng)籌,各教學點的信息管理都各具特色,取長補短,更好地服務學生,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學校構建學生服務平臺,從報到注冊、學籍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都采用線上形式。注重線上形式的參與感,各教學點進行了“云”新生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等等,加強學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教學點根據自身的特點不斷凝練文化及特色,并把其作為管理學生準則。如教學點把上進作為他們的價值觀及行為準則,幫助每個學生更上進,用信息平臺提供貼近學生生活以及滿足學生合理需要的信息及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進一步提升其成就感。做一名優(yōu)秀的人才,不僅是對其知識及技能的培養(yǎng),更是對其價值觀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學點注重信息平臺的開發(fā)與運用,建立信息平臺的電子檔案,通過信息平臺記錄學習的每一份堅持與努力,記錄學生從入學到畢業(yè)的學習及成長全過程。2.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管理信息化建設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開放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化的學習平臺。深入了解成人教育學生特點,為其提供專業(yè)的、便捷的學習服務。學生可以在線學習、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包括各種職業(yè)資格培訓課程,如初級經濟師、電商大數據分析與數據化運營、人力資源管理師、大數據系統(tǒng)運維、騰訊視頻號運營基礎等,讓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任何情況下都能學習。學校應密切聯系成人高校學生的專業(yè)和職業(yè),增強教育實效,[1]如某教學點大力推行“互聯網+職業(yè)技能培訓”,開展新模式職業(yè)人員技能培訓,免費進行課程學習。學生體驗反饋很好,覺得“電腦和手機APP都可以上課,而且還有回放體驗感不錯。”(21級學生2021-10-15)此外,學校還注重校企合作,結合學生的工作和專業(yè),做到產學研融合,把職業(yè)教育和學歷教育緊密聯系起來,從而解決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問題。3.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宣傳,凸顯學生特色在學生工作管理上,充分了解成人教育學生特點。通過信息化平臺塑造學生典型,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達到育人的效果。如教學點開展“上進故事系列活動”對學生的勵志學習故事進行分享,系列宣傳“上進姐姐”,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宣傳,對其宣傳其勵志故事,發(fā)揮同伴榜樣作用。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宣傳,在優(yōu)秀同學的影響下,可改善管理效果。通過宣傳樹立典型,不僅使“上進故事”主人翁更自信,更積極,而且還激勵了同伴,訪談學生表示“通過他們的故事影響了我,我會積極向他們看齊,我相信我也可以做到的。”(學生2021-10-15)4.轉變管理思路及策略,多途徑育人(1)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作用。通過信息平臺發(fā)布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先改變學生認知,再指導行動。讓學生主導學習,把他們所學的和參與的活動跟他們的經歷和心理狀態(tài)相契合,提升學生自我驅動水平,發(fā)揮學生的精神力量。學生不僅改變了自身,也改變了家人、環(huán)境和外部條件。學生表示“自己養(yǎng)成好習慣后,也會帶動身邊的人養(yǎng)成好習慣”(學生2021-10-15),這種學習體驗不僅自我循環(huán),還會由自己傳導給家人、同事朋友等,再傳回給自己,既在家庭內部循環(huán),也會在工作環(huán)境中循環(huán),甚至在更大的社會層面循環(huán)傳導。(2)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能。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紐帶,把學校、家庭和企業(yè)連接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逐步成為學習信息的交互中心、上進文化的傳播中心、職業(yè)發(fā)展的共享中心。學生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參加活動,如上進跑團,上進讀書活動。他們在參加活動的同時也會促進其工作的開展。學生表示“讓我學到知識之余,還養(yǎng)成自律的好習慣,讀書打卡成了日常必做事項”(學生2021-10-15),信息平臺為學生提供線上主題活動教育,信息化交流突破了時空限制,發(fā)揮朋輩教育作用,學生可以互動和交流,分享行業(yè)信息及本崗位信息。(3)將“負能”轉化為“賦能”。吳玉程在新時代高校落實“三全育人”中提出推進“互聯網+教育”,不斷拓寬教育發(fā)展新空間,需要高校管理工作者更新育人理念。[2]將學生在工作、學習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體現出的“負能”轉化為“賦能”。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把學生關注的信息從碎片化轉化為學校為其提供的信息,學生通過平臺構建學習者共同體,學習、分享、傳播、反饋,在這些共同體里,與學習有關的習慣和價值觀,包括生活方面的,可以被共同體成員有意識或無意識習得。信息化平臺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階段甚至畢業(yè)后都可以建構作為學習者的自我身份認知,將學歷提升與家庭、工作聯系在一起。在信息化平臺描述自己的學習體驗與收獲,也是一種敘述,不斷地重述自我,置身于所在平臺學習文化的表達。通過為其點贊,讀書分享傳播正能量。如學生所說:“在班干部的影響下,我結識了更多優(yōu)秀的人,本來不習慣在APP圈子活躍的我,也開始活躍起來。”(學生2021-10-15)總之,從教育信息化及學院建設信息平臺背景出發(fā),對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管理進行研究,從服務、培養(yǎng)和管理的理念入手,充分將信息平臺與成人教育學生管理模式有機結合起來,探索成人教育學生管理的新模式。學校管理人員應站在管理的制高點,一是掌握主動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隊伍,不斷提高管理的“高度”;二是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管理的針對性,針對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指導,做到管理的“溫度”;三是信息化有利于更全面地研究及了解學生,結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做到管理創(chuàng)新的“亮度”,發(fā)揮成人教育的育人作用,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剛,王俊崴.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模式[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7(1):64-66.
[2]吳玉程.新時代高校落實“三全育人”的理論與實踐探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8(Z2):35-37.
作者:龍婷 王文靜 劉梅 單位:廣州商學院
- 上一篇: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優(yōu)化路徑
- 下一篇:德育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