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體系研究
時間:2022-05-19 15:44:46
導語: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B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索構建符合醫院發展實際的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體系,并對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給出了建議。旨在幫助醫院找出資產管理的不足,促進醫院資源的合理配置,為醫院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體系分
1B醫院概況
B醫院于1977年10月開診;1995年5月被確認為三級甲等醫院,成為全國年輕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該醫院占地面積為133000m2、業務用房建筑面積為314000m2,固定資產總額為25.6億元;擁有PET-CT等百萬元以上專業設備198臺(件),醫療儀器設備總值為11.5億元。截至2020年年底,該醫院資產總值為22.6億元,其中固定資產為14.8億元,占比65.5%。2020年B醫院新增固定資產類別分布圖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2020年B醫院新增固定資產主要是專業設備,占比84%。2016—2020年B醫院新增專業設備趨勢分析如圖2所示。根據近5年的數據分析,B醫院新增專業設備的金額呈穩步增長趨勢。2017—2019年,新增綜合樓、體檢樓等房屋建筑物,新增專業設備占新增固定資產比例較低。若沒有新增房屋建筑物,新增的專業設備占新增固定資產將保持在80%以上。與2017年相比,2018年后,新增專業設備成倍增長,主要原因是綜合樓啟用,不斷引進先進的專業設備。近年來,B醫院先后引進了PET-CT、3.0TMR、64排CT、DSA、手術導航系統、超聲診斷系統等大型先進設備,這些設備價值較高,為專業設備的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2020年,在B醫院專業設備中,100萬元以上的專業設備占比高達48%。
2B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現狀
2.1醫院資產信息化管理
目前,B醫院應用資產管理系統,實現了醫院各科室資產的購置、查詢、統計、調撥、處置的在線審批。
2.2PDA和二維碼技術在資產管理中應用
將PDA終端和二維碼技術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有效連接。PDA技術主要通過掃描設備二維碼,了解設備的入庫、出庫、庫存、科室日常使用等信息。固定資產驗收入庫后生成唯一的二維碼,在掃描和分析二維碼后,PDA可以獲得關鍵數據,在接入無線網絡時,可以根據需要查詢固定資產的具體信息,移動PDA有助于科室與整個醫院之間的無縫盤點。
3B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分析存在的問題
3.1醫院資產信息化共享程度不高
醫院現有的信息系統群龐大,這些信息系統掌握了固定資產的使用信息。因軟件開發不同而不能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共享程度低會導致數據不匹配,使醫療設備最終的使用效益分析不精準。因此,形成多系統數據對接和多維度數據分析,切實提高數據管理的時效性和實用性,成為當前B醫院亟待解決的問題。
3.2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完善
公立醫院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在考慮公立醫院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在資產配置、使用、處置整個生命周期對公立醫院整體資產開展的一系列動態現代化管理工作,包括資產的購置、驗收、使用、維護等。目前,資產的計量、維修只能歸集到使用科室,無法歸集到單臺設備,資產全生命周期部分信息不完善。
3.3醫療設備經濟效益分析不全面
醫院對大型醫療設備的成本效益分析不夠重視,忽視了后續使用、處置等過程的數據記錄。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礎數據,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的成本效益分析不全面。目前,B醫院僅針對放射、超聲類設備的收支及工作量進行效益分析。醫療設備購置評估不足,未建立資產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評價機制。
3.4成本核算不精細
由于醫院信息系統不完善,醫療設備涉及的成本項目比較復雜,每項成本涉及的科室數量較多,導致設備之間的共享成本無法合理分攤。例如,放射科有多臺磁共振檢查設備,系統中檢查人次數為所有磁共振設備的總工作量,不能具體到某臺磁共振設備的工作量。目前,B醫院的核算單元是科室,現有數據基礎不能精細核算單臺件設備。
4B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指標的構建
4.1確定考核部門及考核對象
成立專門的醫療設備效益考核小組,由財務處、國有資產管理處共同牽頭,信息管理處提供系統技術支持,后勤管理處、招標辦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個考核的各項工作,科學配置醫療資源,實現醫院高效運營。臨床科室、醫技科室是醫療設備使用的主要部門,這些科室的醫療設備種類、數量繁多,不可能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將所有醫療設備都納入效益評價,因此,效益指標考核主要針對單價在100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以及根據工作要求需重點分析的醫療設備(如在各科室分布較廣的監護儀、輸液泵等)。
4.2確定考核指標
4.2.1經濟效益指標(1)百元固定資產醫療收入。該指標主要考核設備每百元固定資產的創收能力,可用于同類設備的比較,全面反映設備的創收能力。(2)投資收益率。該指標主要考核醫療設備的收益能力,反映單位投入的收益水平。(3)成本收益率。該指標主要考核醫療設備單位成本的收益,反映成本與收益的關系。4.2.2效率指標(1)設備診療人次。該指標考核指既定時間內實際檢查或治療的病例人次。(2)機時利用率。該指標主要考核既定時間內大型醫用設備的利用程度,可以橫向比較同類設備在不同科室的使用情況。(3)設備計劃完成率。該指標主要考核既定時間內大型醫療設備檢查或治療的實際人次數與設備購置論證時預測的人次數的差異程度,可以判斷設備購置預測的準確度,為資產購置審批部門提供決策依據。(4)設備維保占比。該指標考核既定時間內大型醫療設備在維修、維保方面的支出情況。(5)設備功能利用率。該指標反映大型醫療設備功能的使用情況。4.2.3社會效益指標(1)設備檢查陽性率。該指標用于評估既定時間內大型醫療設備檢查病例中陽性病例的數量。(2)病人滿意度。該指標考核大型醫療設備服務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可采取評分制,根據不同管理要求,從科室層面、單臺件層面進行考核,進而綜合評價科室的資產管理水平。大型設備效益分析指標如表1所示。
5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建議
5.1搭建全面的信息共享系統
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的實施主要依賴于醫院的信息系統[1]。面對醫院信息系統之間的壁壘問題,醫院應加快信息化建設,實現醫院信息平臺一體化。對接醫院現有HRP系統與HIS系統、物資系統等信息系統,實現信息集中化處理,共享醫療設備產生的收入、支出相關數據。通過信息系統收集數據,提高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規避主觀因素判斷,減少人、財、物的消耗。
5.2建立評估體系,嚴格落實獎懲
各科室要意識到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職能科室要做好效益評價的指導和服務工作,確保所有科室及相關工作人員掌握評價方法、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在決策時,應以評價結果為依據,證明評價大型醫療設備效益的有效性。通過標準化考核,量化目標,相關科室定期檢查,嚴格考核,將評價結果與科室年度績效掛鉤。對執行不力的責任人,要嚴格獎懲,確保資產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
5.3將設備信息與收費項目相匹配
建立完善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通過計算機及相關設備,采集、處理醫療設備數據信息,并進行信息交互[2]。通過HIS系統跟蹤數據,提取與設備有關的耗材使用成本及設備維修維護成本,收集醫院收入數據和患者繳費明細。將醫療設備和收費項目相對應,核算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
5.4確定效益評價周期
建議將效益考核列入正常工作機制,在每季度資產購買前,總結可行性分析報告;資產購買后,每年進行檢查分析。每季度、半年度、年度對大型醫療設備進行評價分析,對未落實的進行處罰,相互監督,持續改進,形成大型醫療設備效益評價的良性循環[3]。
5.5培養專業管理人才,提升專業素質
(1)招聘資產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優化人才結構,制定合理的激勵制度。(2)重視資產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培訓,使之及時了解醫療改革政策對醫院運營的影響,調整資產管理。
6結束語
對公立醫院而言,科學有效地評價大型醫療設備使用情況,可以找出資產管理中的不足,促進醫院資源的合理配置,為醫院決策提供依據,最終實現醫院的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朱瑩.A公立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投資效益考核體系構建[D].深圳:深圳大學,2020.
[2]凌靜.大型公立醫院設備效益分析[J].經濟師,2019(9):242.
[3]曾開奇.三級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效益分析評價工作缺陷分析與整改建議[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13):168-170.
作者:郭莎莎 邵金霞 單位: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 上一篇:公路橋梁建設施工質量管理對策
- 下一篇:廣播電視發送設備管理與維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