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
時間:2022-06-06 10:07:33
導語: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指導,闡述互聯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探討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性評價機制,完善教學過程評價。
關鍵詞:數字電子技術,混合式教學,教學評價,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華盛頓協議》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國際工程教育互認協議,2016年6月,我國成為其正式會員[1-3]。隨著當前高等教育不斷大眾化,社會對高等教育質量的關注度日益提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我國高速健康發展是必然結果,也是我國推進工業化進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必然選擇,更是我國推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構建與國際接軌、實質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的必由之路[4]。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把網絡教學和傳統的課堂教學融合起來,組成一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該模式能使兩者的優勢得到相互補充,已成為當下教學改革的熱點。雨課堂是由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共同開發的,基于移動網絡的教學平臺[5],它的出現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界限,推動了混合式教學,而且也克服了以往的網絡學習平臺教師與學生缺少很難直接互動的弊端[6,7]。“數字電子技術”與先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及后續課程“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傳感與檢測技術”等聯系緊密,具有自身的體系和很強的實踐性。本課程通過對常用電子芯片、數字電路等的分析的學習,使學生獲得數字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通過講授數字電路設計中基本思想和學生實物的設計和實驗驗證,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熟悉數字電子技術在機電裝備制造業及相關行業中的應用,為后續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本文結合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指導,針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課堂互動模式和過程評價機制進行研究,并將新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于本校19級機電專業實施。根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辦法,對比混合式教育模式實施前后學生畢業要求的達成情況。
1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
針對主要教學環節(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授課、課后復習),設計基于雨課堂的教學模式,如表1所示。課前預期階段,教師將預習內容上傳到雨課堂,推送給學生,雨課堂后臺記錄并統計學生預習情況;課堂教學中,除二維碼簽到外,學生還可通過彈幕、“不懂”等功能向教師實時反饋學習狀態;課后復習階段,教師將課后作業、章節測試等內容推送給學生,線上批改,記錄成績。
2基于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評價
本文建立的過程性評價機制可分為線上成績、線下成績兩部分,其中線上成績占20%(包括課前預習、章節測試、課后作業等),線下成績占80%(包括實物項目成績、實驗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等)。基于混合教學模式過程性評價機制如圖1所示。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計算。將本文設計的混合教學模式及基于該模式的過程評價機制于本校19級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施,以18級同專業未實施該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的學生作為對比,分別采取基于課程考核成績分析法和基于評分表法的校內課程達成度評價辦法,計算“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對畢業要求指標點1.2、4.1的達成情況。18級采用線下教學模式,評價機制包括:課后作業10%、實物作業10%、實驗10%、期末考試70%。計算課程考核成績分析法時,從一個教學班中按照順序選出35名學生(剔除不及格且補考也沒通過的學生,補考通過的成績按照60分統計)作為樣本,其課程達成度為式(1)所示。課程達成度=與指標點相關的考核項目平均得分/與該指標點相關的考核項目總分(1)基于評分表法的校內課程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規則如下:教師依據上述相同樣本,對學生的聽課狀態,回答問題、實驗表現等環節進行主觀評價,并通過滿意度給出量化分數,如表2所示;然后根據滿意度制訂評分表,計算該門課程的達成度如式(2)所示。課程達成度=(Σ與指標點相關的滿意度對應分值×分項人數)/總人數(2)表3分別列出了采取線下教學的18級和采取混合式教學的19級,基于課程考核成績分析法及基于評分表法的“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對指標點1.2和4.1的達成度評價值。根據表格可知:18級基于課程考核成績分析法和基于評分表法的“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對指標點1.2和4.1的達成度評價值分別為:0.75、0.56;0.78、0.70。19級對應評價值分別為:0.79、0.61;0.84、0.84。對比可知,混合教學模式,使各指標點達成度評價值的顯著提升,最高者(指標點4.1在基于評分表法評價)提升20%。
3結語
本文針對數字電子技術教學的特點,將“雨課堂”引入教學環節中,探索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建立了基于混合教學模式的過程性評價機制,對比了引入混合教學模式前后,對畢業要求達成度的評價情況,結果表明在引入混合教學模式后,各指標點的達成度評價值均有顯著提升。
作者:宋陽 王肖鋒 趙磊 張冕 向紅標 楊祎心 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 上一篇:數字媒體在學前教育的影響
- 下一篇: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