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統籌如何爭強職業教育

時間:2022-06-07 15:54:43

導語:五統籌如何爭強職業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五統籌如何爭強職業教育

摘要:5G網絡技術的成熟發展能使千行百業創新升級和“云改數轉”,5G基站建設分布覆蓋城區、農村的屋頂、地面、山頂等各種場景。5G基站建設一般共享中國鐵塔抱桿和電源設施,基站天面設施常暴露于高空,極容易遭受雷擊事故,侵害5G基站通信設施。作業現場監理工程師對5G基站電子設備防雷與接地系統經過長期研究和工程實驗,掌握基站防雷與接地系統設計與施工的技術規范,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工程質量問題及安全風險隱患的典型案例進行剖析,嚴格按照通信與電子信息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履行監理工程師法定職責,確保5G無線通信基站電子設備的工程質量和運行安全,為5G網絡與通信技術融合,服務地方數字經濟發展。

關鍵詞:5G基站;AAU;BBU;電子設備;防雷與接地;技術方案

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5G網絡的超高速率、低時延高可靠、廣域覆蓋和超大連接助力各行各業用戶對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目前,通信運營商5G基站建設一般共用中國鐵塔的塔桅和電源設施。光纜傳輸線路、RRU/AAU天饋線、BBU基帶設備、動環監控、避雷針、接地網等多個專業相對獨立設計和施工,對5G基站建設中電子設備的防雷與接地系統缺乏統一規劃、系統設計,容易導致各專業防雷與接地系統相互影響,甚至“引雷入室”,對5G無線基站通信與電子設備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監理工程師從設計會審階段開始直到工程竣工驗收期間嚴格防雷與接地系統工程質量控制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5G基站平穩運行。15G基站分布場景及典型案例分析5G網絡采用分布式基站建設,前期部署采用4G與5G非獨立混合組網(NSA)模式進行快速覆蓋。5G基站將原4G基站的LTE天線與射頻拉遠單元RRU集成為有源天線單元AAU設備,AAU設備和基帶單元BBU設備之間采用公共無線接口CPRI并通過單模光纖連接,傳輸速率可達25Gbps,射頻單元通過長距離拉遠實現5G站點信息的高速、低時延、廣域連續覆蓋。中國電信等通信運營商共用中國鐵塔的抱桿設施,5G天面安裝條件受到限制而采用增高架設措施。5G基站鐵塔由避雷針、塔體、雷電流引下線、接地裝置等組成,整個鐵塔本質上是高聳于地面的獨立避雷針、引雷體和接閃器,通信鐵塔結構如圖1所示。5G基站天饋線安裝在室外屋頂、平地、山坡、森林區域等多種應用場景,高聳暴露于野外高空,形成類似當前,職業教育的主要問題是質量不高,適應能力不強,類型特征不明顯。表現在:專業布局不夠合理,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差距;專業與產業匹配度不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足;學校特色不明顯,同質化發展;社會參與度不高,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不深等。為此,浙江省衢州市提出了“五統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思路。

1.五個統籌

(1)統籌專業布點,服務地方經濟制定路線圖,明確統籌原則,重點圍繞同一市域內專業布點數不超過3個和一所職業院校專業數控制在5~8個的原則,結合區域主導產業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引導學校主動強干削枝,優化專業結構,全面統籌專業布點。全市中職院校由原56個專業形成的107個專業布點調整為48個專業82個專業布點,基本實現學校間主體專業的錯位發展格局。(2)統籌優質師資,發揮輻射效應在做實專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圍繞職業學校教師“進得了課堂、開得了培訓、服務得了企業”的定位,加大職業教育師資統籌。由衢職院牽頭開展中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師資協同研修活動,邀請勞模工匠進校園成為職業院校“產業教授”,組建專業教師團隊開展組團聯企活動,借助名師、特級教師、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臺,探索建立中職學校師資校校間、校企間、校地間的流動共享機制,發揮優質師資的帶動、輻射和共享功能。(3)統籌招生工作,暢通生源渠道嘗試將省級示范、骨干、品牌、優勢特色專業招生指標數跨縣(市、區)進行招生,發揮特色優勢專業在招生統籌中的杠桿作用,穩步推進招生統籌,讓學生享受多樣化、選擇性、高質量的職業教育。(4)統籌實訓資源,釋放設備紅利整合現有職校的實訓基地和設備,實現對外開放,資源共享。如衢職院和衢州中專利用“區位”優勢,互通護理類和機電類實訓資源;創建衢州市職業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聚焦職業教育的實訓需求,促進衢州乃至周邊地區對實訓資源的共享。(5)統籌就業服務,做好人才輸送擬定衢州市職業院校本地就業獎勵辦法,組織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就業服務和畢業生教育活動,引導畢業生留衢就業,如江山中專開展的“暖企在行動就業在江山”的專場招聘會。聚焦就業回流群體,引導學生“回流就業、服務家鄉”。近三年來,全市中職學校畢業生本地就業率保持在60%左右。

2.五個適應

衢州市推進職業教育“五統籌”改革,其根本指向是為了提高職業教育的適應性,辦人民滿意職業教育。(1)適應地方黨委重大決策部署衢州市提出了區域發展“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城市能級提升戰略,大手筆、大格局謀劃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美麗經濟“大產業”、浙江制造“生力軍”、現代農業“大振興”,區域發展對各類技術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為衢州職業教育地位提升與跨越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也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衢州中專作為職業教育龍頭學校,理應也正在主動擔當,創建浙江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打造四省邊際職業教育高地,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展示浙江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2)適應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技能人才,呼喚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十四五”期間,衢州要實施兩個“三城”記,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幸福產業、數字經濟智慧產業兩大戰略性主導產業,用綠色化和數字化注解“美麗+智慧”,讓美麗更智慧、讓智慧更美麗。職業教育要主動對接衢州產業鏈和生態圈,適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發展趨勢,聚焦數字經濟智慧產業和美麗經濟幸福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服務業,打造智慧產業和幸福產業專業群。當前,衢州中專已成功入圍浙江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其中旅游服務與管理入圍A類專業,對接美麗經濟幸福產業,數控技術應用入圍A類專業,對接數字經濟智慧產業。學校將持續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培養技能技術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3)適應職業教育類型特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開啟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征程,提出了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具有非常深刻而長遠的意義。職業學校必須按照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決策部署,加快從參照普通教育辦學轉向類型教育,積極探索具有職業教育特征、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辦學模式。當前,衢州市在推進“五統籌”的過程中,將職業學校名稱以地域名稱區分轉變為以專業區分,是推進職業學校辦學對接地方產業發展布局的重要舉措,具有類型教育的顯著特征。衢州中專按照統一部署,增掛“衢州智能制造學院”,也是學校適應類型教育特征,依托浙江省高水平專業,對接數字經濟智慧產業開展辦學的必然之舉。(4)適應縣城經濟向市域經濟轉變要按照市委提出的“統籌整合聯動、跨界打通融合、扁平一體高效”的理念,構建完善“省設計、市統籌、縣搭臺、鄉整合、村做實、群眾主體參與、數字技術支撐”的整體架構,將縣域經濟轉向市域經濟,防止同質化、低端化、無序化,真正打造一個城鄉融合、農旅融合、文旅融合、三產融合的大平臺新引擎,與全省同步實現“兩個高水平”。職業教育也是同理,職業教育改革“五統籌”,在學校命名上,不再以縣區名稱冠名,而是冠以“衢州”二字,就是主動適應縣域經濟市域經濟的轉變需要。

3.四點思考

衢州以“五統籌”為抓手推進職業教育市域改革治理,符合區域特點和地方發展戰略要求,對于破解職教改革的一些難點問題,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創新。(1)要有利于綜合施策,突破要素制約強化了政府部門行業學校的協同,打破改革發展的內部障礙,完善了行政管理、業務指導和自主發展的協調體制,建立專項保障資金,突破人、財、物要素制約。既展現了政府的責任擔當,也匯集了資源,形成了合力,有利于職教改革發展各項難題的破解。(2)要有利于項目推進,推動改革落地由市級層面統一研制發展規劃,針對區域職教發展的薄弱環節統籌謀劃各類建設項目,按“確立項目目標—發布項目標準—組建項目團隊—制定考評辦法—出臺激勵政策”,形成項目實施閉環回路。項目的問題指向性強、實施路徑清晰、任務分工責任明確、支持保障有力,加快了項目進程,有效推動職教各項改革的落地。(3)要有利于布局調整,形成特色競爭由市級層面出臺專業結構調整工作方案,明確專業結構調整原則、思路和辦法,成立由相關部門與教學骨干、行業、企業代表等組成的專業結構調整委員會,組織論證答辯,確保了布局調整的公平合理。在專業統籌的基礎上,推進項目統籌、師資統籌、招生統籌,將資源導向各校“扶持和強優”專業,有利于形成各校錯位發展、特色競爭的良好局面,從而加快職教質量提升和特色品牌建設。(4)要有利于社會需求,凸現類型教育對政府而言,就是要鞏固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地位,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對學校而言,就是要適應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對受教育對象來說,就是要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和選擇,辦適合的教育。

作者:余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