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
時間:2022-06-20 15:23:08
導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為例,剖析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對藥品流通行業人才需求深入調研,在此基礎上明確我校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并對專業課程體系、雙導師隊伍建設、多元化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旨在采用適于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藥品流通企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的合作模式,能實現校企雙方人才培養資源的共享,也能促進學校與行業接軌,為企業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為加快構建和創新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和產業發展特點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文剖析了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辦學實際為例,從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評價機制構建等各方面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踐,旨在深化校企合作,優化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提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路與舉措,供高職院校及相關專業參考。
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中也積極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改革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比較典型的有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園藝技術專業結合當地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將“學?!胤健髽I”深度融合,構建了“兩周期、四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課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評估體系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2]。但是在校企合作相關研究與實踐中也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尚需完善
企業需要即時上崗的技能人才,學校關注的是利用企業資源建立專業教學平臺和技能實操平臺,校企雙方主要從自身利益和需求出發,沒有形成組織保障機制,最終導致校企合作缺乏動力、形式單一,產教融合局限于企業的簡單參與上。
1.2課程體系設置產教脫節
企業缺乏參與職業院校課程體系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企業元素融入課程內容非常有限,且流于形式。另外,職業院校的教師企業經驗欠缺,不能與時俱進地提煉典型工作任務,整個學習過程依然基于傳統的以課堂講授為主的“通識—專業—拓展”三段式課程體系,與行業需求的切合度有待提升。
1.3專兼結合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近年來,高職院校從企業引進不少兼職教師,但由于企業兼職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管理和教學設計能力缺乏,又受限于企業的工作時間,投入的教學精力有限,所以教學效果難以保證。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是從高校到高校,缺乏企業經驗,在項目式教學的實施中無法將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較好融合,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難以提升。
1.4課程評價體系不全面
目前高職院校大多數課程的考核評價仍然以學??荚嚍橹?,包括操作性較強的實訓課程、企業實踐等,評價方式單一且片面,無法全方面、多維度地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及內化效果,不利于學生專業經驗的積累[3],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育人的進一步發展。
2產教融合視域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
2.1基于人才需求調研更新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新醫改政策的出臺,我國藥品流通行業正在經歷著洗牌和重構,藥品經營企業增幅顯著,零售藥店終端規模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同時,隨著市場的細分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和專業化的需求,加速了零售藥店的升級并向慢病管理藥房、DTP藥房、智慧藥房等形式轉變,未來零售連鎖藥店間的競爭將出現在個性化的專業藥學服務和健康咨詢上。此外,醫藥電商在近幾年發展迅速,2017年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即醫藥電商A、B、C證審批取消之后,準入機制放開,越來越多的藥品流通企業開始在互聯網上開展B2C和B2B的業務,藥品互聯網交易規模穩步擴大,醫藥電商行業對藥營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2018年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以來,藥品生產企業也陸續組建自己的藥品流通部門,激增的藥品流通業務急需大量的藥品銷售人才?;谒幤妨魍ㄐ袠I的發展現狀和相關企業人才需求側的改變,我校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動態調整了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面向醫藥生產、流通等企事業單位的藥學服務顧問、醫藥商品購銷員、電子商務師、倉儲管理員等職業群,能夠從事藥店經營、用藥指導、醫藥商品購銷、藥品儲運養護、醫藥電子商務平臺運營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2建設校企合作課程資源,優化課程體系
我校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已經與九州通、益豐大藥房、國藥控股漢口大藥房等湖北省內20多家藥品流通企業搭建了校企合作平臺,形成企業專家庫。在2018年學校每三年一次的大調研和人才培養方案大修訂的背景下,本專業與合作企業專家基于就業崗位分析及職業能力分解,同時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和執業藥師考試知識要求接軌,利用校企雙方教學資源整合的優勢,共同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及課程開發,構建了基于藥品營銷、藥店運營和藥品進銷存管理3個崗位群的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優化了課程體系,并共同開發了兩門綜合實踐課程“藥品陳列與驗收”“處方審核與問病薦藥”。這兩門課程與社會藥房的實際工作接軌,基本上涵蓋了藥房所需的專業操作技能和藥學服務能力,并且兩門課程的實踐場所是在真實的益豐大藥房,帶教教師除了學校的專業教師還有社會藥房的培訓師,學生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進行藥品驗收上架陳列實操和模擬銷售訓練,將前期積累的理論知識轉為實踐技能,同時也對藥品零售連鎖行業和企業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為后期快速勝任實習崗位及崗位晉升打下基礎。除了校企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教學,本專業還積極探索與企業合辦職業技能競賽,并將競賽落實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2019年與武漢普安醫藥有限公司舉辦“普安杯”醫藥購銷員職業技能大賽,與國家職業技能競賽接軌;2020年與九州通九信中藥集團舉辦“九信杯”中藥新媒體傳播大賽,大賽指導教師由校企雙方導師擔任,并將大賽作為授課內容植入醫藥電子商務、創業基礎等課程,以小組項目的形式展開,在產品策劃、新媒體運營、復盤總結等競賽環節利用企業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以賽促教,創新專業課程改革,同時也為學院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2.3共培互聘建設校企“雙導師”團隊
“雙導師”指的是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組成的教學團隊,雙導師實施教學是校企深度融合取得成功的關鍵。近兩年,本專業與九州通、益豐等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利用企業資源和平臺,提供掛職鍛煉機會和培訓課程,共同培養專業教學團隊。另外,學校聘用企業技能名師授課,并與校內專任教師共同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包括共同開發體現雙主體教學特色的課程體系、共建課程教學資源、共同制訂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多元化的教學考核評價方式等,全面提升“雙導師”的實操技能和教學能力。
2.4建立校企雙主體多元化課程評估體系
傳統的課程評價主要以學校的考試、考查為主,考核方式表現為書面試卷、論文及設計作品,強調的是對知識點的掌握,忽略了將專業知識轉變為實踐操作或職業技能的能力,也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職業素養的考核評價,從而并不能多維度地反映人才培養的質量,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積極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多元化評價體系,在多門專業實踐課程及頂崗實習過程中建立校企雙導師評價制度及過程考核制度,從多方面全維度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及內化效果。如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利用頂崗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校內教師在線上審批實習協議、評價學生實習周志、進行實時師生互動及實習總結評價;企業導師在帶教過程中就學生的崗位技能、適應能力、工作態度、職業素養及團隊合作精神每月進行動態評估,學生的頂崗實習成績由這兩部分共同組成,全面衡量學生的職業技能及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效
經過近三年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招生規模從2018年68人增至2020年110人,2020年就業率高達97%,其中畢業生進入國內500強企業就業占比達到16%,專升本占比33%。本專業與九州通、益豐大藥房等12家國內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新建校外實訓基地十余家,為學生搭建了通暢的實習就業一體化平臺。本專業建立的校企“雙導師”團隊在互培共聘的基礎上,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升。2018年及2019年分別獲得湖北省及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各一項,通過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專任教師占比50%,雙師型教師占比100%,企業兼職教師在校內教學測評均為優秀,學生評教教學效果好。在課程改革方面,50%專業課程做到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采用校企雙主體教學、企業導師項目教學、企業真實情境小組教學、雙導師管理頂崗實習及以賽促教等多種教學手段,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技能接軌,每年更新率在15%以上,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強化了企業的參與性與教學主體性。
4結語
我校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基于產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教學質量得到了企業和社會的認可,學生滿意度高,教師綜合素質明顯提升,但在實踐中仍有些問題需進一步解決:(1)完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立校企聯合會,制定組織制度及保障制度;(2)鼓勵與優質企業合作,以現代學徒制、訂單班等形式進行校企聯合招生,促進校企雙方從學生進校開始定向培養人才;(3)整合企業優勢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及信息化教學資源,提升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在企業積極與學校雙主體共同辦學的前提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一定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實現多方共贏。
參考文獻:
[1]張維英,鄭新,張海鐘.教師教學行為規范中某些規定的現代教育學反思[J].甘肅高師學報,2018,23(2):100-103.
[2]孫延,馬質璞.產教融合視域下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園藝技術專業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3):274-276.
[3]李興會.產教融合背景下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策略[J].智庫時代,2019(22):241-242.
作者:陳潔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學院
- 上一篇:艾葉炭化學成分分析
- 下一篇:傳媒技術在思政課程教學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