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實施路徑

時間:2022-06-21 15:28:42

導語: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實施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實施路徑

摘要:高校在進行日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中順應思政育人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日本文化的了解和學習的同時,使學生具備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通過日語的方式來進行中國故事的講解,從而有效地實現日語教學育人的理念,這種想法已經成為高校日語專業進行研究的課題之一。高校日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并增強自身對課程思政的理解以及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在日語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融入,從而使學生在進行日語學習中可以有效地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培養,并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以后的學習。

關鍵詞: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1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我國進行高等教育承擔著對我國接班人和社會主要建設者的培養,但是長期以來,高校進行思政教學都是一種單一的形式。在高校中思政教學和通識課程教學以及專業課程教學,都是處于一種單一教學的存在,在進行教學中并沒有進行一定的結合。所以,根據這種情況,高校在教學中都努力將思政教學向教學思政的方向進行有效的改變,并努力地將思想政治教學以及全方面的素質教育以及專業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使日語專業可以與課程思政進行有效結合,并形成一種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的新教學理念。

2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路徑

2.1通過講述語言文字的起源,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生在高校進行日語專業學習中,主要是進行語言教學。日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進行日語的起源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人盡皆知,在公元3世紀以前,日本所擁有的語言并沒有進行保存的方式,人們只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講解來進行深入了解的。例如,在“古事記”的文學作品中,里面的文字都是用的漢語進行描寫。在公元3世紀之后,漢字和漢文化才逐漸在日本進行流傳,日本人才通過文字的方式來對日常的事物進行描寫。他們主要是通過將漢文進行拆分,或者是對文字進行刪除來變成日語。通過教師對日語來源進行講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并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民族自豪感。所以,高校學生在進行日語學習中,學生需要保持則善從之的心態來進行學習。除了在日本文字當中,還有較多的詞匯也是從中國引進到日本的。學生在進行近代日語學習中可以看出,如今日本常見的文字,大多數都是來源于中國的漢語,例如,“笨”“事”等多種字,還有部分是日本對中國漢字的模仿,從而出現的,在日本文字中還有部分是對中國漢字的簡化。當然,我國除了語言之外在其他較多的方面對日語也有著加大的影響。其中較多的日語都是對漢語的模仿,所以教師在進行日語教學中,往往有較多的文字的意思和中國的漢字有著相同的意思。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漢語與日本文字的影響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日語的學習,并幫助學生深入的了解我國的文化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忽視其他語言所具備的影響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了解這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文字之間并沒有較大的差異,并且語言之間是相互促進的作用,所以學生需要尊重每一種語言。

2.2根據案例,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教師在進行日語教學中,包含著一定的中國上海發展情況的文章。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資料查詢,并根據自身成長相關的事件來進行舉例。在進行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家的生活來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的變化,讓學生明確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后的成果。教師在進行“北京オリンヒツク”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所獲得的成就,并眺望2020年的北京冬奧會,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申辦奧運會中出現的難處。還有在中國進行這一賽事舉辦中,遇到的政治壓力以及西方的輿論。使學生明白,身為外語學院的學習,需要重視“顏色革命”,并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做好國家信息的保密工作,從而有效地提高國家安全能力,使學生具備較高的愛國情懷。

2.3滲透中國傳統禮儀,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通過高校進行日本文化的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他國文化,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我國本身的文化自信。教師在進行“挨拶の言葉”和“元旦”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課前和課間以及課后的時間,來通過較為隱晦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我國傳統的文化教學。比如,教師在進行“挨拶の言葉”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我國相關的文化進行一定的教學,從而使學生通過對傳統禮儀文化的了解,來對如今生活中的禮儀來進行反思,并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效地進行一定的傳統文化教學的引導,從而加深學生對文化的認知,這樣可以有效的對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進行弘揚。中國和日本的文化有著較為悠久聯系,所以學生在進行日本文化學習中,教師也可以在日本文化中加入中國文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比如,在我國傳統歷史文化中,日本的新年主要是我國的元旦,日本人并沒有春節,只是在過年的時候有吃年糕和壓歲錢的文化,這種文化與我國的文化是一致的,并且在日本的飲食中,拉面也是在我國拉面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從而更加符合日本人的口味。教師在進行教學中,通過對日本文化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日本語言,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自身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并使學生擁有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動性。

2.4通過解析社會現象,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社會中也出現了一定的不良誘惑,這種誘惑對學生價值觀的養成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受這種情況的影響,部分學生還出現了拜金情況。所以,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教師在進行“連休”教學中,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因為一個不良商家為了滿足大學生的要求,從而在學校中出現“校園貸”這種違法情況。而高校學生,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決抵制“校園貸”,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校園貸的危害,并使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養成正確的人身觀。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以后更加有效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并充分地在教學中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高校在進行日語專業教學時并不能只是為了進行思政教育而進行思政教育,如果教師在進行日語教學中過于單一的進行思政教育的教學,那么將無法有效地起到育人的效果,嚴重的話還會起到相反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中,需要深入研究日語課程中包含課程思政教學的元素,從而適當的將課程思政教學融入日語教學當中,并幫助學生在進行日語知識學習中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3提高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的策略

3.1提升授課教師的業務素質

第一,教師在提高自身專業知識能力的同時,還需要有效地提高自身所具備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過于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時,還需要明確教學中的育人目標,所以,在以上問題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師進行教學的質量,并保證學生受到專業性教學。第二,教師在進行教學中,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融合,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從而有效地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對教學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并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教學反饋,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改正,使學生提高自身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并幫助學生正確的看待學習。第三,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對教學方法的使用,良好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創新,并以具備創新的方式來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引導,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技能的掌握,使學生可以主動的融入學習當中,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式學習習慣。第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同時還需要充分地發揮出學生主體的作用,并進行有效的結合。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一定引導性作用,并且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改變傳統的以自身為教學主體的方式,在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全方面綜合能力的發展。

3.2注重“課程思政”的素材收集

教師在將課程思政融入日語專業教學中,需要注重對思政教學素材的整理和完善。豐富的教學素材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教學的興趣,并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加準確的進行知識的掌握。教師在進行素材整理中,不能過于簡單和過于困難,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選擇。我國專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在進行教材的選擇中需要選擇活的教材,選擇真的書,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素材的選擇中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來進行選擇,不能只是依靠文字來進行教學。他認為,學習和生活應該擁有一定的共同性,是不可進行區分的。同樣,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中,教師如果想要更加高效的進行教學,需要根據學生自身在學習中的情況來對家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改進,并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關聯,這樣可以通過將生活中進行素材的整理,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進行教學內容搞得選擇上,教師可以從論文和期刊中進行文字資料的收集也可以通過影視作品來進行整理,根據教學內容來適當的融入課程思政教學,這樣可以有效地實現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教師可以根據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內容來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安排,并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結合,從而將實際生活融入教學中,并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現象來用日語進行思考表達,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日語互動,并幫助提高日語知識的掌握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婧.“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途徑探究———以“日本概況”課程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1,(27):98-99.

[2]董海礁.高校日語專業簿記原理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09):87-88.

[3]于曉玲,金玉.高校日語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實施路徑研究[J].山西青年,2020,(14):52.

作者:黃海珍 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