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下高校建設海外分校探討
時間:2022-07-12 15:28:59
導語:“一帶一路”下高校建設海外分校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河南省近年來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大力推進本省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多所高校在海外舉辦海外分校,積累了跨境教育經驗,也存在一定問題和風險。本文通過總結借鑒國內外名校的海外分校建設經驗,為河南高校海外分校建設提出了具體發展路徑與風險應對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河南高校;海外分校;發展策略
1國外高校建立海外分校概況及主要特征
根據美國跨境教育研究小組(C-BERT)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全球海外分校輸出國33個,輸入國76個,全球海外分校總量目前已有300余家。其中最大海外分校輸出國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澳大利亞;最大海外分校輸入國主要是中國、阿聯酋、新加坡、馬來西亞、卡塔爾。從地域分布來看,海外分校的輸出國主要是歐美地區發達國家,亞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是海外分校的主要輸出地,國際教育資源的輸出本質上仍然是國家經濟實力的軟性輸出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文化彰顯。從海外分校建設數量看,美國和英國是海外分校最主要輸出國,其海外分校數量之和占全世界的45%,幾乎接近一半。以美國為例,從20世紀90年代起,美國的海外分校數量即位居全球第一。目前美國海外分校遍布五大洲,美國的58所高校在35個國家設立了86所海外分校,總量占全球高校境外分校總數的28%,成為美國教育國際化輸出和教育商業化擴張的重要途徑。美國海外分校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19世紀下半葉至二戰前是萌芽階段,二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是起步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是拓展階段,21世紀以來是其壯大階段。根據研究者對美國設立海外分校的動因分析,其在歐洲設立海外分校主要是以文化交流和政治意圖為驅動,其在東南亞地區設立海外分校則是主要基于經濟利益驅動,其在中東地區設立海外分校的主要動因是國家安全和戰略布局。美國海外分校的特征包括辦學模式多元化、課程設置市場化、師資力量多樣化、認證體系規范化等特征。總體來看,美國海外分校的建立主要依托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和經濟文化輸出,從根本上仍是維護美國全球霸權和國家利益的體現。以英國為例,英國是最早在全球布局創建海外分校的國家之一,迄今為止已在全球設立42所海外分校,其中有26所設立在亞洲國家。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在19世紀初期已開始在海外殖民地探索教育輸出,如倫敦大學、杜倫大學均在海外設立教學中心。1969年成立的英國開放大學標志著英國海外教育進入新階段,其影響力覆蓋歐洲、亞洲、美洲各地。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英國政府教育國際化政策的強力支持下,英國海外分校高速擴張,迅速布局全球,成為僅次于美國的海外分校輸出大國。英國海外分校的特征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產業化、融資模式多元化、治理模式標準化、運營管理規范化。整體來看,英國依托“羅素教育集團”等較為成熟的高等教育產業基礎,積極發揮政府政策驅動力推進教育產業化擴張,其海外分校實現了商業利益最大化的市場價值。
2國內高校建立海外分校概況及主要特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在與國外知名高校聯合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基礎上,國內高校逐步探索開展跨境教育和境外辦學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化發展路徑。目前國內高校設立的境外辦學數量為135個,其中包括26個獨立及非獨立辦學機構和109個境外辦學項目,大部分設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境外辦學的母體高校來源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21個省份和直轄市。從教育層次來看,國內本科高校設立的海外分校多以學歷教育為主,學歷層次涵蓋本科及碩士、博士研究生層次。從辦學模式來看,全資獨立舉辦的海外分校較少,依托國外高校校園場地及硬件資源舉辦的海外分校較多。從辦學類型來看,獨立及非獨立法人機構較少,境外聯合辦學項目較多。從地域分布來看,多數海外分校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亞洲、非洲地區,在歐美地區較少。國內職業院校也積極嘗試創辦海外分校,目前共有43所職業院校設立了48所海外分校。從母體院校地域分布來看,這43所職業院校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省份;從海外分校地域分布來看,國內職業院校設立的48所海外分校主要設在泰國、柬埔寨、贊比亞、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非洲國家。總體來看,我國舉辦海外分校的母體高校包括本科院校和職業院校兩類,本科院校的海外分校以本科以上層次學歷教育和高層次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培養為主,職業院校的海外分校以應用型職業教育和市場需求較大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為主。從海外分校的辦學質量來看,研究者認為主要存在“起步晚、規模小、發展速度慢、覆蓋面窄、課程設置單一”“辦學特色不夠鮮明、缺乏政策保障、國際競爭力不足、人才培養模式滯后”等問題。國內高校在海外分校建設過程中需要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經驗,特別是英美國家較為成熟的海外分校辦學模式和管理機制,注重境外辦學經驗積累和總結提升,不斷調整和改進人才培養模式,逐步提升海外分校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
3河南高校海外分校建設現狀及主要問題
3.1河南高校海外分校建設現狀
截止2021年底,河南本科高校目前已正式獲批備案的海外分校共有6個,如下表1所示。林登仲景學院于2017年開始招生,設有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兩個本科專業。河洛學院(馬來西亞分校)2018年開始招生,設有小學教育、漢語國際教育兩個本科專業。河洛學院(老撾分校)2021年開始招生,設有工商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三個專業。臥龍學院2019年開始招生,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兩個本科專業。軒轅學院2019年開始招生,設有漢語國際教育、會計學兩個本科專業。景明國際學院2021年開始招生,設有學前教育、軟件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此外,河南省內職業院校也積極探索舉辦海外分校,目前共有4所職業院校設立了6所海外分校,如下表2所示。總體來看,河南高校設立海外分校雖然起步較晚,2017年才建立第一所海外分校,但此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強化特色、發揮優勢,穩步推進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建立海外分校,海外分校數量逐年遞增,海外分校層次全面覆蓋本科、高職層次,緊密圍繞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心,與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國家的教育合作交流不斷深化,積極推進境外教育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同時也要看到,作為教育人口大省和農業人口大省,河南高等教育優質資源還不能滿足本省高等教育需求,教育國際化發展和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道理仍然任重而道遠。
3.2河南高校海外分校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一是省內高校參與海外分校建設的積極性不足。河南目前共有156所高校,其中本科高校57所,僅有5所高校設有海外分校;專科學校99所,僅有4所設有海外分校。河南高等教育資源相對集中,首先要滿足本省招生生源需求,而海外分校在初創階段招生規模、生源數量均較為有限,短期內很難快速為母體高校帶來較大經濟收益,造成高校對建設海外分校缺乏積極性。二是依托特色學科專業建設海外分校的優勢發揮不足。建設海外分校既要依托母體高校的綜合競爭力,更要善于突顯特色學科專業優勢,通過培養特色專業國際化人才,逐步提升高校的國際影響力。河南共有2所高校的4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全省共有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81個,二級學科重點學科119個,目前已設立海外分校只有少數專業屬于重點學科,尚未充分發揮特色學科優勢。三是省內高校國際知名度較低,海外分校品牌建設不足。河南多數高校在國外知名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國際影響力。近年來,河南高校積極開展與國外名校的合作交流,通過教師訪學、聯合培養、合作辦學等形式,不斷推進教育對外開放。但與沿海地區省份相比,河南高校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仍有一定差距,海外分校對國際學生吸引力不足,海外分校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四是缺乏海外分校管理運營經驗和風險規避機制。河南高校現有海外分校均為初次與外方合作創辦,辦學時間較短,招生規模有限,日常管理制度和人才培養模式都是在實踐中逐步探索調整適應,在海外分校的教學運營、學生管理、風險管控等方面都缺乏較為成熟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全球疫情對海外分校運營帶來較大壓力,母體高校缺乏較為完善的風險管控措施和風險應對機制。
4“一帶一路”視域下河南建設高質量海外分校的路徑與策略
4.1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抓住機遇加快推進教育國際化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和新的發展契機。在全部6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目前已有至少44個國家設立有海外分校。河南要充分發揮作為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依托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擴大對外經貿和文化交流,進一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積極拓展海外分校建設,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統籌規劃海外分校的專業設置和招生計劃,通過國際人才培養主動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通過建設海外分校加速境外辦學經驗積累,提質增效加快推進河南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為解決河南高等教育資源不足問題提供新的國際路徑和海外方案。
4.2發揮區域文化資源優勢,打造文化教育國際品牌海外分校
在本質上是教育資源和教育理念的跨境輸出,而教育的背后離不開經濟基礎和文化資源的深度支撐。河南位居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黃河文化和中原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源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河南文化振興帶來新的歷史基于,新時代河南明確提出要建設文化強省。在海外分校建設和推廣過程中要善于發揮河南的區域文化優勢,整合歷史文化資源,融合教育文旅產業,創新發展路徑和發展理念,做大做強文化教育產業。目前河南已在海外建立11所孔子學院,并通過《漢字英雄》等綜藝節目推廣語言文化。在海外分校的品牌命名中,“河洛學院”“大禹學院”源自河洛文化和黃河文化,“軒轅學院”源自新鄭炎黃始祖文化,“臥龍學院”“曹魏學院”源自三國歷史文化,“仲景學院”“張衡學院”“景明學院”分別以河南歷史名人為依托,將河南文化歷史資源充分融入教育品牌塑造,做出了積極而有益的嘗試,有利于彰顯河南高等教育品牌特色和提高海外知名度。
4.3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統籌規劃做好海外分校謀篇布局
教育部在2002年出臺了《高等學校境外辦學暫行管理辦法》,為國內高校實施境外辦學提供了基礎政策依據,此后又出臺了《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用于規范在中國境內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隨著境外辦學蓬勃發展和海外分校數量增多,教育部于2019年出臺了《高等學校境外辦學指南(試行)》,為海外分校的辦學條件、籌備建設、報備審批、教學管理提供了具體指導,成為規范開展海外分校建設的標準化政策依據。在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框架內,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也應結合本省高等教育實際,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出臺實施跨境教育和建設海外分校的指導性意見,從頂層設計方面做好本省高校海外發展的路徑規劃和方向性指導,統籌做好優勢高校和特色學科的教育資源輸出,避免無序開展相同地域、相近學科的海外分校和重復建設造成教育資源浪費,以龍頭高校為主導,凝聚力量塑造品牌,從制度層面做好本省高校“走出去”的謀篇布局和統籌規劃。
4.4整合各方資源加大支持力度,多元協同共同推進境外教育
河南高校已設立的海外分校均主要依托國外高校的辦學場地和硬件資源實施教學,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和經濟條件建設全資獨立海外分校,必然導致在海外分校的收益分配和管理運營等方面缺乏完整的話語權,不利于海外分校的拓展和壯大。在本省教育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引導行業企業和民辦高校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參與境外教育的合作共建,整合構建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四鏈融合”協同發展,推進行業學院與海外分校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公立高校的優勢在于師資力量和教育經驗,行業企業的優勢在于資金力量雄厚和善于管理經營,民辦高校則兼顧公益效益和經濟收益,作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發展主導者,政府主管部門要以“產教融合”為契機,以行業學院、產業學院等形式靈活開展海外分校建設,發揮行業企業參與教育事業的積極性,整合各方力量參與到海外分校建設中去,以教育促貿易,以貿易促交流,以交流促教育,形成多方共贏、多元協同的良性發展模式。
5結語
海外分校建設是助推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河南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應積極借鑒國內外知名高校海外分校建設的先進經驗,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教育人文交流,持續拓展河南高校海外分校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河南高校優勢資源的海外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作者:祿書果 譚恒 單位: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 中原工學院國際處
- 上一篇:抑郁癥暈輪效應問題分析
- 下一篇:高職院校教師職教能力構成和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