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模式如何提升學生管理的水平

時間:2022-07-27 09:24:49

導語:思政教育模式如何提升學生管理的水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政教育模式如何提升學生管理的水平

[摘要]高校學生是青年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中流砥柱。在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僅要做好學生的知識教育,更要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在簡要闡述思政教育模式的內涵及其與學生管理工作協同育人的基礎上,分析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學生管理整體水平提升的路徑,以期為相關管理工作提供理論參考,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關鍵詞]思政教育模式;高校;學生管理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既涉及學校相關部門對學生學習、生活和就業等方面的管理,又涉及學生自主管理體系的構建。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學生管理理念不斷更新,管理工作對學校整體水平的影響更加深遠,尤其是在思政教育模式逐漸完善的情形下,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管理的整體水平,已成為高校管理層面應高度重視的問題。

思政教育模式的內涵及建設意義

1.思政教育模式的內涵

大學生作為未來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體力量,其個人成長環境和綜合素質培養已經成為高校辦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的行為直接受個人思想和價值觀的影響。在微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個體思想的發展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針為指導,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先進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堅持教育方法和路徑創新,構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這種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被稱為思政教育模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基本先導。

2.建設思政教育模式的意義

在高校中開展思政教育是通過先進文化的引導、先進教育內容的組織,對學生的個體思想道德修養產生積極影響,從而達到全方位培養人才的目的。在教育活動開展中,所用的具體方式、方法、實施路徑等,都會對實際培養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為了將正面影響提升到更高水平,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就必須依托新型教育理念和硬件條件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創新。從這方面來說,構建新型思政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要求。

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開展中的問題

1.思政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還不夠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全方位、系統性的工作,尤其是在微時代背景下,學生思想受到的影響因素更為復雜。要想提升積極因素影響,消除負面因素影響,就必須整合、優化各個方面的力量,對這些因素進行人為控制,以實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學生管理工作不僅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更是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從本質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的長期目標具有較強的一致性,二者在具體工作中也有一定的要素重合。但是在目前的高校管理體制中,通常將教育教學與學生管理割裂開來,在領導層面分屬不同的主管部門,這就導致思政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不夠完善,思政教育的實效無法完全體現出來,更無法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2.思政教育工作的關注面較窄

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不斷深入,各項工作體系逐漸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與各科的課程思政建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時所關注的面依然較窄,所選擇的工作方式僅限定在比較成熟的方法、類型上。這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多呈現在學生思想層面的內化上,而無法外化至學生的個體外在行為方面,也無法在學生管理中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3.對學生管理工作重視不足

高校學生是一個思想較為活躍、個性較強、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的群體。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僅要從思想層面強化對應的引導,還要在行為上對其進行具體規范。但就目前多數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而言,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仍不足,多是將學生管理工作作為教學的附屬,部分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制度不夠完善,管理制度與學生實際需求產生偏差,甚至使學生出現了逆反心理。在具體工作開展中,多以被動式管理為主,只是在學生出現違反管理規定的問題時才進行對應處理,主動管理意識不足,致使學生管理工作較為滯后,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一定影響。

4.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重

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學校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難題,由于社會、家庭、學校及學生個人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這些問題以不同方式呈現出來。多數學校雖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服務,但是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教學內容多以心理學的基礎知識為主,對學生自我調節的指導作用比較有限。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受自身因素影響,不愿意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咨詢,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就無法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5.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水平有待提升

學生管理工作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的特點,目前多數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都是以學生處為主管部門,以輔導員為工作主體,同時輔以班委會、團委會管理為主要運行的模式。但是在具體工作開展中,還存在各個部門都有各自的職責,又不愿承擔責任的現象。管理人員多將該工作視為跳板,在管理工作開展中,部分工作人員對學生實際狀況分析得不夠深入,對自身工作技能的提升不夠積極,不愿意深入開展工作,導致學生管理工作無法滿足教學體制改革和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

以思政教育模式提高高校學生管理整體水平的路徑

1.強化學生在日常管理中的主體地位

以更加科學的思政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要想讓各項工作的開展能真正落在實處,就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各項工作開展的重心。首先,在學生管理制度制訂和思政教育模式選擇方面,應先深入學生之中進行調研,了解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影響因素,這樣制訂的相關管理制度、采取的工作方法才能與學生管理工作實際相契合,為開展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其次,在處理具體事務,尤其是矛盾類型的問題時,工作人員要能夠從思想層面出發,找出產生問題的根源,從思想層面解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最后是在管理工作開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用,引導學生以班委會等形式創新自主管理模式,為管理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2.構建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工作體系

新時代背景下,學生接觸外部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內容也更加復雜,因此在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也應當適應新變化的實際要求,構建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工作體系。學校宣傳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要強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將思政教育元素有機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為學生管理創設更加良好的環境。對于輔導員和思政課教師而言,在日常管理和教學工作中,應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將思政教育對學生管理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對于專業課教師而言,則要提升對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視度,深度挖掘課程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3.強化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視

在目前的高校辦學體系中,學生的學習和就業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還有所不足。因此,要確保學生管理工作的整體提升,還需學校從實際情況出發,強化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首先,應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和管理優勢,制訂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明確各個部門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職責,并使其切實負起應有的管理責任。其次,管理工作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優化管理路徑。在個別學生出現管理問題時,第一發現者要做好應對工作,之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及時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最后,要進一步優化學生管理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日常要從思想層面進行引導,從根源上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4.創新校園思政教育模式

新時期的大學生具有自身的群體性特征,他們朝氣蓬勃、思維活躍、求知欲強,但抗挫能力弱。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成為大學生共享與獲取信息資源的主要渠道,但因網絡信息比較繁雜,學生難以準確辨析,有時容易被一些負面信息所影響,導致他們的思想觀念產生偏差。在構建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協同育人體系時,高校應創新校園思政教育模式,強化對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在具體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可借鑒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以學生處為核心,構建各個相關部門均參與的管理體系,并將校內刊物、文化宣傳欄、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微博、視頻直播等宣傳平臺都納入統一的管理體系中,由對應的工作小組負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管理工作文稿,以及文案的審定,在各個平臺上統一發布,以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管理工作全面發展。

5.提升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整體水平

在具體工作開展中,為確保思政教育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效用不斷提升,還應從細節入手,全面提升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整體水平。一方面,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培訓,引導工作人員革新自身工作理念,積極吸收新型管理思想,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科學開展工作。另一方面,應為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硬件環境,以確保各項措施能夠深度落實。結語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已經成為系統化、長期性的工作體系,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思政教育通常是作為封閉的系統運行,雖然高校也在不斷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但與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等環節的銜接還不夠深入,使得其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出來。對此,高校應將思政教育模式創新與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有機聯動,促使思政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確保學生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另外,通過二者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還能夠實現學校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減少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的投入,實現更好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萊.高校學生管理中思政教育的滲透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36):178-180.

[2]段翠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3):76-77.

[3]劉源源.高校學生思政教育與學生工作的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公關世界,2020(22):58-59.

[4]秦劍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提高大學生管理水平的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7):177-178+186.

[5]吳雪飛.淺談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2):28-30.

[6]瑞祥,章斐然.探究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農家參謀,2020(11):233.

作者:趙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