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與物流的融合要點
時間:2022-08-22 09:43:29
導語:物業管理與物流的融合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系統和最快的城市化速度。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隨著向虛擬網絡消費的逐步轉變,消費品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而城市物質保障體系的負擔正逐漸增加。據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介紹,2016~2019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位數以上。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在這個廣闊的智能后勤市場,物業管理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對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要求。物業公司亦應透過專業的管理服務,為業主提供安全及舒適的居住環境。
一、物業管理的研究
(一)物業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管理不同的住宅樓宇、附屬樓宇及處所,由特定機構和工作人員根據合同和合同接受并投入使用。以及環境、清潔、衛生、安全、綠化和道路狀況的綜合專業管理;向公眾和雇主提供全套服務。物業管理的目標是物業,服務的目標是人。這是一種集管理、管理和服務于一體的有償勞動.最終目標是確保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同時增長。(二)物業管理的必要性在于,物業管理是現代城市管理的組成部分。物業管理作為一個關乎千家萬戶和人民生活的行業,特別是在人們對物業管理認識不足的地區,特別重要和必要。
二、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團隊管理水平下降.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務質素,是物業管理公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以及建立房地產管理服務市場的前提。不過,現時大部分物業管理公司都是由地產發展商興建,存在員工資歷低、服務不正規等問題?!顿Y產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財產管理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從事物業管理工作的實際人數如下:具備物業管理專業資格的人數不多,而擁有高管理素質的人數很少,這嚴重影響了高水平的物業管理。(二)物業業主對物業缺乏有效的宣傳和溝通,業主亦不知道物業的管理。理解創造信任。提供物業服務的內容和標準不透明,收費率不明確,失職的責任是模糊的,大多數人選擇不收費。一方面,民意缺乏明確的政治取向。另一方面,為了吸引觀眾和讀者,一些媒體缺乏專業精神和敬業精神,積極傳播矛盾的物業管理報道,或為那些擁有企業優勢的企業揮舞旗幟。在社會、商界和業主中缺乏理性的引導和宣傳,甚至缺乏公正深入的思考。(三)業主有義務及時支付物業管理費。“收費服務”的概念對消費者來說是不恰當的。當然,如果物業管理局向業主提供服務,業主便要支付管理費。但事實上,有些業主以“我不需要你的幫助”和“別人付錢,我不付錢”為借口,使用免費的物業服務。(四)資產管理糾紛逐年增多,各類資產管理糾紛逐年增多。業主與物業管理人之間缺乏合約、協議或法例,限制了當事人的利益,導致業主矛盾加劇,財產和行政管理人。因此,有關物業管理、價格等方面的投訴很多。有關當局一旦作出協調,糾紛便不會獲得全面解決,雙方便會訴諸法庭。
三、當前物流管理中發現的問題
1.意識淡薄企業對物流管理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目前,企業管理者越來越看重企業利潤,不斷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忽視了物流管理對企業的優勢,導致了企業物流管理的停滯。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外資企業開始向中國市場投資。這些外資企業的物流管理非常成功,對國內企業構成了嚴重壓力[1]。目前我國物流管理缺乏協調管理,一些企業忽視了供應鏈,使得物流管理困難。企業后勤供應管理薄弱。首先,許多企業對物流管理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他們只將物流資源分配給企業產品,并將運輸成本轉嫁給企業和消費者,忽視了企業家和消費者雙方的利益以及企業物流的潛在收益。其次,一些購買者通過增加企業的物流成本獲得個人利益,導致企業腐敗現象加劇。2.物流管理體系不健全我國物流管理行業尚處于發展階段,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從當前物流管理的角度看,確定物流企業只需要高級管理環節,明確責任分工并不難,但部門之間缺乏聯系使得物流管理無法健康發展。同時,許多中小企業對物流管理普遍缺乏應有的重視。缺乏后勤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例如,企業金融部門物流運營成本缺乏單獨核算,難以理解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降低了運營成本。此外,許多企業沒有對涉及第三方的物流進行監管和評估,而且企業管理者可能不知道物流管理的具體成果。3.企業缺乏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專業人員應是具有實踐和理論知識的綜合性專業人員。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了大量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由于我國物流起步較晚,許多企業對物流管理重視不夠,忽視了物流的發展和選擇,導致后勤管理缺乏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2]。同時,企業對物流管理缺乏控制,這也是物流管理人才短缺的原因。為了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一些企業開始完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并沒有意識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由于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限,國內很少有企業能留住物流人才。4.企業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由于缺乏物流管理專業人才,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無法使用專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一些物流在收集和總結企業信息以及從供應商和客戶處獲得及時信息方面準備不足,這對商業發展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雖然近年來許多企業認識到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但大多數企業缺乏引進先進管理方法的能力。同時,由于缺乏統一的信息技術標準,使得企業無法規范信息技術管理職能,它還剝奪了物流管理對信息技術設施的訪問。
(一)物業管理與智慧物流的“默契”。物業管理與智慧物流的跨行合作具備著天然的優勢,其表現在:1.服務對象一致。城市物流服務大多由消費者提供,消費終端由城市居民提供,其中大部分是物業管理服務。2.服務需求一致??爝f和房地產公司是服務業的一部分,因為它們更好地為業主服務?;谙嗤姆招枨螅p方可共同研究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素。3.降低人力支出的訴求一致。(二)物流智能的提高帶來了客戶體驗的優化。消費格局有三個特點:一、人口密度高;二、迅速增長的潛力;三、勞動力嚴重短缺。這三個特點是住宅、商業和其他地區的情況,在這些地區,信使和銷售服務是以商業方式提供的。(三)對速遞及海外貨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但伴隨而來的是物流人力的增長、萎縮,甚至疲弱。參與物流業的雇員人數將會逐漸減少,這對人工智能等技術取代人力是十分重要的[3]。(四)在房地產領域,它還面臨著勞動力成本的急劇上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支持智能產品的技術手段,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房地產希望客戶有額外的物流價值。根據傳統的包裝和交貨順序,增加了大量的房地產代理。與智能物流的合作不僅有利于智能化服務,而且通過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收入。(五)智慧物流在物業管理中的布局?;趦蓚€行業之間的“默契”,在物業管理中布局智慧物流的“玩家”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多種發展模式并存的市場態勢。1.配送機器人的崛起。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物流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各種配電機器人的誕生上。雙峰、京東等大型物流企業研發出智能機器人產品。人與人的互動成為物流智能化轉型的特征之一。機器人配送最重要的特點是配送物流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引入送貨機器人,有效解決了傳統快遞員的難題,提高整體工作效率[4]。這種不受控制的配送服務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在“黑天鵝”時期,越來越多的辦公室和市政府開始推出。由于成本問題,機器人的放置更傾向于高質量的屬性,這是提高項目水平的有力工具。智能快遞是最常見的智能物流模式。他與一家房地產公司合作,在該地區建立了一個業務倉庫,并從財產中獲得收入。智能快遞公司首先接受了物流碼頭的最后一公里,其便利性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酒店的主要優勢是有效降低了快遞員移動帶來的安全風險。同時,顧客自助模式意味著業主不應該為了家庭收入而增加勞動力成本。然而,隨著傳播的快速限制,發現的缺陷越來越多。郵遞員簽收、保管不當等問題逐漸引起消費者不滿。早些時候,颶風“特快”在全國引起憤怒,并加強了特快公司的抵抗。這種服務模式的發展稍有放緩,有待進一步發展[5]。2.智慧物流系統。智能物流物業管理系統主要由第三方智能服務提供商開發,與這兩種模式的普遍性和適用性相比,智能物流更傾向于服務業提供的商品。以AIM智能服務提供商智能物流系統為例:通過系統管理,快遞員將貨物送到管理和入口房。該系統支持兩種服務:自助分配和分配。銷售服務:在檢查期間,安全人員可以在不增加安全人員人數或收入的情況下進駐房舍。自助服務:酒店工作人員要求將快遞服務放在貨架上,并向相關用戶發送取消信息。用戶可以根據裝運代碼自行接收貨物。智能平臺管理,快遞公司部分受益于所有權,提高了配送效率;房地產擴大產品控制、快遞等附加服務,為客戶創造高效便捷的服務,有效提高客戶滿意度。五、結束語。目前,這種模式越來越受到物流和房地產企業的認可。雙方在合作中以較低的成本取得了成功。認為這是知識物流與知識產權融合的最佳模式之一。合作的起點是企業產業升級,最后是提高生活效率和工作時間。隨著消費需求的進一步拉動,物業管理與智能物流的融合帶來了新的商機,為舒適而明智的未來帶來力量。
引用出處
[1]施曉東.淺論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目標[J].現代物業,2008(04):84-85.
[2]張瑞敏,呂曉娟.我國物業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市場論壇,2008(05):34-35.
[3]廖若希,王喜成.物業管理企業的發展趨勢———品牌創建[J].集團經濟研究,2007(12S):220-221.
[4]丁軍.房地產物業管理存在問題和對策[J].中國市場,2008(22):9-10.
[5]王永慧.我國物業管理問題探討[J].河南社會科學,2006(05):227-228.
作者:劉延齊
- 上一篇:激勵機制在科研項目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