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培養路徑
時間:2022-08-22 11:18:26
導語: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培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實驗教師隊伍,加快高水平師范本科教育建設,為新時代“卓越計劃”的實施提供師資保障,探討高師院校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培養路徑與實踐。通過實施科學研究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注重實驗課程全局觀,重視“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改革,提升青年實驗教師的教學科研創新能力;引領培養青年實驗教師教育情懷,構筑傳帶教研共同體;搭建優質教學科研平臺,改革考核評價和職稱評聘機制,激發青年實驗教師的教學科研熱情和創新發展潛力。通過培養路徑的創新實踐,顯著提升學院青年實驗教師專業綜合素養和實踐教學能力,為地方高師院校青年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卓越教師;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教師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基礎,高水平的教師教育師資隊伍是全面發展教育事業的前提,更是培養卓越中學教師最有力的師資保障[1]。作為培養“教師”的教師更應該專注教學,重視自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保證課堂教學的創新性、有序性、高效性和靈活性。高師院校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新時代高素質生物學中學卓越教師的培養質量。新時代中學生物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中生物學實驗部分所占比重逐漸增大,這要求中學生物學教師具有熟練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創新思維,因此培養動手能力強、探究能力高、實驗指導能力全面的卓越中學生物學教師是高師院校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目標。但從學院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承擔實驗課程的教師多為青年教師,存在教學經驗不足、實驗流程生澀、創新能力不夠等問題,導致學生缺乏實驗興趣,參與不積極,實踐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亟待加強高師院校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探索行之有效的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培養路徑,以適應新時代“卓師計劃”的培養目標和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1創新實踐教學,優化教學過程
1.1改革實驗課程體系,豐富教學方法手段
系統、完善的生物學實驗課程體系是提升實驗教師教學效果和質量的前提條件。各門生物學實驗課程內容的融合,直接影響生物學實驗課程體系的有效構建。學院開設動物學實驗、植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及細胞生物學實驗等課程,不同實驗課程間存在內容重復,故將各門實驗課程內容貫通,理順實驗項目,改革創新實驗課程體系。例如,多門生物學實驗課都涉及生物顯微鏡的使用,因此將生物顯微鏡的使用安排在最先開課的植物學實驗中詳細講解,其他課程不再開設該實驗內容,從而避免了實驗內容的重復;生物化學實驗中的“核酸類實驗”與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基本實驗技術內容重復,根據學院實際教學情況,生物化學實驗中略去“核酸類實驗”,而在分子生物學實驗中開設。根據“卓師計劃”的培養要求,整合現有實驗課程資源,構建適合培養卓越教師綜合實驗能力的一套完善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以期實驗教學過程集全面性、實效性與整體性為一體,提升青年實驗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同時,采用傳統實驗室課堂教學結合線上教學或虛擬仿真教學模式等教學手段,實現與課堂實驗功能互補、虛實結合,打破課堂實驗教學的時空限制,保證實驗教學內容的有效傳遞,便于學生預習實驗、觀察實驗操作及實驗現象等,顯著提升生物學實驗的教學效果。
1.2科研教學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教學內容
實現生物學科卓越教師培養的“師范性”和“學術性”的統一,高校生物學實驗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關鍵[2]。這就要求青年實驗教師提煉自己科學研究的成功經驗,將其運用到實驗教學工作中,改革創新教育理論,同時以科學研究的眼光審視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尋找解決的途徑和方法,確保實驗教學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高效性。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將教學與科研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參考科研項目的設計思路與實驗方法,探索實驗教學,這對學生科研思維、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深刻影響。學院鼓勵青年實驗教師積極參加學術會議交流,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入實驗教學課堂,提倡結合自身科研項目開設探究式實驗,減少開設驗證性實驗。例如,在微生物學實驗中開設“酸乳、東北酸菜中益生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益生特性研究”,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不僅包含了實驗教材中的“培養基的制備及滅菌”“革蘭氏染色與形態觀察”和“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應”等實驗項目,還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和科研設計創新能力。在分子生物學實驗中教師結合自己的科研項目開設“金黃色葡萄球菌血漿凝固酶coa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實驗項目,涵蓋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教材中的“PCR基因擴增、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質粒DNA的提取和轉化及外源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誘導表達和檢測”等實驗內容,很好地將各個獨立實驗貫穿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實驗興趣,也使教師的科研項目得以實施完成。這一“研教結合”模式在學院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實驗教學中推廣應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3提倡翻轉課堂教學,構建高效實驗課堂
高校生物實驗課程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學院采用“小先生制”教學策略以鍛煉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構建高效課堂。對“卓師班”學生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開展實驗課,一般3~4人為一小組,小組內成員輪流擔任“小先生”。教師提前將實驗的教學內容和注意事項交待給“小先生”,“小先生們”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過程,做好實驗記錄,得出實驗結論。實驗課上由“小先生”為組內同學講解實驗內容,教師全程掌控指導,為學生解答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根據實驗項目的科學原理、操作技術細節、常見問題及其應對方案等內容進行充分的探討學習。“小先生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利用實驗課平臺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和責任感,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以及知識講解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中學生物教師奠定基礎,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提升了實驗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水平,構建了高效的實驗課堂。
1.4梳理反思實驗教學過程,凝練升華實踐教學理念
實驗教學反思是提升實驗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和催化劑,也是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熟練實驗技能的卓越教師人才的需要。從教師專業發展角度看,反思性實踐作為教師核心素養[3],教師應通過各種階段性反思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課程目標規定范圍內選取學生感興趣、可行性高、操作性強、科學性與探究性結合緊密的實驗內容。教師主要反思學生在實驗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各方面表現,以持續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案。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包括課前對實驗內容的熟悉程度、實驗過程的參與積極性、與他人交流探討等,分析該實驗流程的優勢與缺陷,促使教師完善教學設計,梳理教學思路。為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學院在教學過程中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和學生評價反饋通報會,期末召開教學總結會議,以學生的調查問卷和學習成績科學評價實驗教師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同時,學院積極鼓勵青年實驗教師參加教學創新能力研修班,助力提升青年實驗教師實踐教學設計與創新能力。承擔實驗教學的青年教師在研討會上要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進行反思,分享成功做法,探討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實驗教學要針對整個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教學反思,分析實驗教學案例,真實反映實驗教學的體會、困惑和感悟,以此改進教學設計,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實驗中,教師梳理反思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設計改用微量移液器定量添加替換實驗教材中蘸取或是滴管滴加的操作方法,使各實驗小組實驗結果明顯且趨于一致。實驗教師通過借鑒成功經驗和創新做法及實驗教學反思,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激發學生的實驗熱情和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實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通過對每節實驗課存在的問題加以整理、凝練和改進,逐步升華教學理念。
1.5指導學生學科競賽,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有效指導學生參加國家及省級生物學科實驗技能競賽,有利于師生協同進步。青年實驗教師可在指導學生參賽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探索和實踐的空間,充當學生學習合作者,同時積累經驗并匯集有效培養學生動手和探究能力的教學方法[4]。在參賽的同時還可向兄弟院校學習交流經驗,汲取良好的實驗探究方法,彌補現有條件下實驗課的缺陷與不足。同時,青年實驗教師在組織參賽活動中開闊了眼界和思路,進而促進實驗教學體系和模式的改革創新。
2注重導師引領,塑造教育情懷
新進青年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會顯著影響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新進教師的培養和引領工作[5]。近幾年學院將新引進的博士畢業生補充到實驗教師隊伍,承擔卓越教師班的實驗教學,但由于新教師缺少實驗教學經驗,甚至有時承擔的教學內容與自己專業方向不對應,這就需要老教師對新入職青年實驗教師進行目標導向和引領[6],幫助新教師開展實驗教學工作,并激發他們的教學興趣。老教師首先帶領新教師聽課和準備實驗,再讓新教師試課,進而指導新教師備課、傳授教學方法和技能;同時新教師協助老教師指導學生實驗操作,分析實驗現象與結果,新老教師相互交流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升新進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其次,要大力弘揚教師教學責任感,培養青年教師教育情懷,增強教師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完善激勵機制,提升成長平臺
3.1制定科學的考核評價制度
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對教師教學具有積極導向作用,能夠激發實驗教師的潛能,充分調動實驗教師的責任心,有效促進青年實驗教師全身心投入實驗教學工作,而不是單純追求功利[7?8]。學院在充分肯定實驗教師工作的同時,將教學業績考核結果與工資績效、獎金聯系起來。學院創建了由實驗教師組成的專業學科競賽指導教師團隊,對獲得競賽獎項的實驗教師在年終績效考核中給予一定獎勵,且在年度業績考核和評職中按照獲獎等級給予一定加分。還有部分實驗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對培養創新型卓越教師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學院鼓勵實驗教師申請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課題,推動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教學改革,并對承擔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教師按照績效獎勵政策給予獎勵。
3.2改革實驗教師職稱評聘機制
通過改革實驗教師職稱評聘機制,提升青年實驗教師科研和實踐教學能力[9]。目前學校已設立實驗系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聘政策,并根據校院實際情況設定實驗技術人員轉變成教師系列的改職政策,從而激發青年實驗教師隊伍發展動力,對穩定和促進青年實驗教師隊伍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3.3搭建多方位的實驗教學平臺
實驗教學平臺的有效應用是提升實驗教師隊伍水平,改善傳統實驗教學效果的迫切需求[10]。學校通過購置先進儀器設備,加強儀器開放使用與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為青年實驗教師科研及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條件與實驗教學平臺。同時,學院建有1個省級生物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并根據學科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組建微生物學、植物學、遺傳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4個研究方向的科研實驗室,為青年實驗教師搭建了全天候開放使用的教學科研平臺。學校和學院科研與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為青年實驗教師科研及實踐教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有利推動了青年實驗教師隊伍創新能力的發展。
4結語
新時代“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全面提升教師教育質量、示范引領中學高素質教師培養的重要舉措,更是高等師范院校有效實施卓越教師計劃最重要的保證。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青年實驗教師隊伍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創建高水平師范大學的人才保障。加強青年生物學實驗教師的培養,要給青年實驗教師創造實踐教學條件,引領培養青年實驗教師的教育情懷,提供完善的激勵保障機制,以此促進高師院校生物學青年實驗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教學方法的持續改進。同時要求青年實驗教師不斷鉆研學習專業知識,反思教學,以新時代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強化自身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專注創新實踐和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王定華.關于深入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若干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6(11):1?3,98.
[2]王林發,倫明莉.地方師范院校全科型卓越教師培養的困惑與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9(6):79?82,100.
[3]尹堅勤,田燕,陳華.“反思實踐者”:新時期學前教師教育特征解構與路徑探討[J].江蘇高教,2019(12):49?53.
[4]曼弗雷德·雷茨.良師有效指導促進科學進步[J].生物學雜志,2020,37(6):1?6.
[5]李雪,陳春霞,彭進松.高校新入職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培養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3):71?72.
[6]張羽,李鴻儒,鮑艷,等.完善制度導向和目標激勵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11):229?232,273.
[7]李正良,董凌燕.基于需求層次理論的本科教學激勵體系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20(7):80?83.
[8]周海濤,胡萬山.激發大學教師投入本科教學的內生動力[J].江蘇高教,2020(4):16?21.
[9]徐圓圓,曹蓓,曹旭.高校內涵式發展背景下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路徑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10):258?260,308.
[10]姜文鳳,張永策,宿艷.“雙一流”建設中實驗教學平臺構建及應用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6):16?20.
作者:郭海勇 周曉馥 張興政 王仁俊 趙永斌 郝錫聯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吉林省生物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上一篇:STEM教育理念引入市場營銷學的實施效果
- 下一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