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探討
時間:2022-08-31 08:34:59
導語: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與海外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以及科技交流越來越頻繁,不同行業也隨著國外業務的拓展紛紛開始積極招收具備行業素養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培養應用型的英語人才已成為我國英語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而高職院校作為職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營地之一,其英語教學水平關乎到英語應用人才的培育效果。本文結合《高職英語教學的反思及未來趨勢研究》一書,簡析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并以應用人才培養為視野探討教學創新策略。由張愛玲編著、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職英語教學的反思及未來趨勢研究》一書,共分為八個章節。
第一章至第三章為理論研究篇,作者對如今的高職英語教學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其教學模式的變化,并明確指出了教學內容中存在的問題。第四章至第八章為實踐探索篇,作者提出了“有效教學”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介紹了教學改革路徑、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理論的應用方法,并指出了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高職院校是培養職業應用人才的關鍵,其英語教學工作不僅需要承擔培養學生常規英語知識的職責,更需要以職業應用為目標培養可以投入行業發展的應用型英語人才。但就當前來看,高職英語教學還存在一定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英語教學內容、課程等與實際行業發展接軌程度不足;二是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象依舊存在,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較少;三是教學環境與教學手段略顯單調,不利于多元化教學。該書指出,世界多元文化碰撞越來越激烈,經濟一體化也在不斷發展,我國多個行業尤其是跨國企業越來越需要職業性的英語人才,為此,推進高職英語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筆者基于上述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充分聯系書中所提供的教學改革策略,就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路徑提出以下建議:
其一,深化先進教育理念,把握英語的應用性,積極開設ESP課程。新形勢下,無論英語專業的必修課堂教學還是其他專業的非必修英語課堂,高職院校和英語教師都應當轉變原本的教學思路,重視英語的語言應用特征。英語歸根結底是一種語言專業,所以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理念應為語言應用,明確將英語實際應用作為英語教學評價指標,從而進一步推動英語教學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深化發展。在創新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高職院校需充分考察本校專業方向以及行業人才培養方向,并據此開設ESP課程。ESP是指專門用途英語,如食品專業英語、餐飲招待英語、旅游英語等。ESP課程是深化英語應用的重要方式,高職院校需充分結合專業特性,有計劃地在某專業中開設該課程。
其二,強化英語實踐教學,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搭建英語人才培育基地。高職院校要培養應用型英語人才,必須突出英語教學的實踐應用環節,提升對學生英語應用思維和能力培育的意識站位。首先,高職英語實踐教學需要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校內的實踐活動包括英語演講會、校園英語技能大賽、校園英語文化節、英語文藝匯演等,校外的實踐活動包括地區英語比賽等。在上述校園實踐活動中,英語教師應當從專業角度對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進行評價和指導,鼓勵學生積極鍛煉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其次,高職院校還需積極與企業合作,通過頂崗實習等方式使學生置身于行業和崗位中,從而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其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課堂教學環境以及英語教學方法。該書指出,在英語應用能力培育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環境起到重要影響作用。如今高職英語教學不僅需要包含投影儀、計算機講桌等設備的多媒體課堂,同時還需要建設更加現代化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指可以實施智慧教學模式的教室,這類課堂不僅具備足夠的學生自主學習工具,還可以通過各種工具讓教師實施各類新型教學手段,如探究式智慧教室、項目式學習智慧教室等。除了創新教學課堂環境外,英語教師還需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如書中強調的移動教學,即學校搭建英語教學網絡平臺,一方面為學生提供精品課程等課堂之外的英語學習內容,讓學生利用移動設備自主學習,另一方面也可通過直播教學等平臺實現跨時空教學,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參與到教學環節中。
綜上所述,在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高職院校和英語教師需要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手段等多個方面出發,采取創新措施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作者:張愛玲
- 上一篇:背景材料在高中英語新課改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部門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設定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