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教學方法
時間:2022-09-13 09:21:50
導語: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面對應用型轉變及新文科建設的雙重要求,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教學可以從三方面探索寫作人才培養新路徑:一是教學目標定位符合實際,立足現實,以成果為導向;二是教學過程中借鑒創意寫作方法,實現教學方法與知識體系的融合創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三是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寫作、欣賞、口頭表達、創意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新文科;地方應用型高校;寫作教學
寫作課程一直是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它以提高大學生各種文體的寫作能力為主要目標。隨著科技進步及社交媒體的發展,網絡文學、視頻文案等等現代媒體文學的出現使得寫作成為熱門話題,高校寫作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展。比如,近年來,除了“創意寫作”外,“寫作與交流”“寫作與溝通”等課程又在各高校興起。對普通地方本科高校來說,在新文科建設及應用型轉變形勢下,寫作教學面臨著雙重挑戰。首先,從應用型轉變角度說,寫作教學要面向并服務地方經濟,學生要學有所用。2015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開始推進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應用型轉變。“其內涵是推動高校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把辦學模式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人才培養重心轉到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上來?!雹倮碚撆c實際相結合、學與用相結合是應用型轉變的核心要求。其次,從新文科建設來看,寫作教學面臨著知識的文理交融、創新發展的需要。2018年10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開啟了我國的新文科建設。緊接著,一系列文件的下發、會議的舉行,使得新文科建設在中國高校開展起來,如,2019年4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等13個部門在天津大學聯合啟動了“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以推進“四新”建設;山東大學在2019年舉辦“新文科建設座談會”“新文科建設高峰論壇”,2020年11月舉行高校“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等系列會議,從專業、課程設置上切實推進了新文科的建設。新文科建設的提出目的是在新的時代需求下,使文科適應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要求,能夠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叉融合。新文科建設與應用型轉變都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我國高等教育現狀的改革,二者都強調順應時代特色,進行知識創新,培養符合要求的人才。如何回應二者要求,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教學可以在課程定位、教學方法及培養模式上進行適度調整,實現教學方法與內容的創新升級,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切實地服務于社會。
一、課程定位符合實際,以成果為導向
從實際出發,精準定位,制定課程目標,并以此為導向,在教學中加以實施,是地方本科高校寫作課程能夠順利轉型發展的首要條件。應用型轉變給地方本科高校提出的首要問題就是定位。中國高等教育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迅速發展,在規模及人才培養質量上成長迅速。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已達到世界中高收入國家水平。中國高等教育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但中國的高等教育也存在弊端,學術化、理論化傾向嚴重,有人把這種現象形容為“一堆只懂理論的老師領著一堆注定無法成為理論人才的學生學著紙上談兵的課程”,此話雖然有點偏激,但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學術是必要的,但沒有必要全部高校都學術化、理論化,特別是地方本科高校在設施、管理、師資、理念等方面均無法與名校相比擬,并不適合走學術型道路。正是無視這種實際情況,出現了人才培養的“學無所用”現象:學生明明在學校學習了相關課程,但在就業時卻發現學用分離,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在社會上毫無用武之地。應用型的轉變就是為了使地方本科高校認清形勢,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特別是更好地服務于當地。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寫作課程目標定位尤為關鍵。具體來說,符合實際、以成果為導向的大方向是寫作課程定位的基本原則。地方本科高校寫作課程應該為培養教師、文秘、編輯等人才所需的素質服務,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寫作理論與技巧,并且這些理論和技巧是真正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支撐的。當前社會對寫作人才的需求可以說非常廣泛,公務員、教師、記者、編輯、作家、融媒體等等都需要具備寫作能力,這些職業所要求的寫作能力側重不同——公文、新聞、商務、文學的,同時,時代又賦以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寫作課程要根據現實情況,確定具體培養目標,比如,師范院校往往以培養中小學教師為主要目標、以公務員、編輯等為輔目標,寫作課便要以培養學生具備各種文體的基本寫作與欣賞能力、寫作教學能力為主,體裁要多樣化、時代化,不僅詩歌、散文、小說等傳統文體要學習,童話、神話、漫畫等為中小學生所喜歡的體裁也要涉及,真正做到讀社會,了解時代;而綜合性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寫作教學則面向更廣的范圍,學生的就業領域更加寬廣,需要寫作教學能夠根據當前實際形式與自身特色,確定自己的具體課程目標。目標確定后,在教學中以成果為導向,課堂環節、教學方式等以此為本,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寫作教學有了堅實的現實立足基礎。
二、借鑒創意寫作學,創新知識體系與教學方法
知識體系與教學方法創新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課程要進行的第二個轉變,它響應新文科的要求,也是寫作課程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最關鍵的環節。傳統寫作課程的另一個詬病在于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陳舊。在這方面,新文科所提出的文理交融、知識創新等理念正是其糾正方向。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寫作教學可根據自身情況,借鑒創意寫作相關成果?!皠撘鈱懽鲗W把‘創意思維’的養成看作是目標,而把‘寫作能力’的養成看作是上述目標的實現,其對教學目的的認定與傳統寫作學不同,導致其對教學內容的指認也迥異于傳統寫作學,進而其在教學方法上的追求也與傳統寫作學不同?!雹诠し恢剖莿撘鈱懽髦饕慕M織形式,簡單地說,它是由寫作教學者和學習者所組成的,以創意寫作實踐、寫作教育、探討等為活動內容的組織,其教學方式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1.寫作教學方法的先進化與多樣化傳統寫作課程,教師的講授加學生練習形成了一套比較固定的教學模式。相比之下,創意寫作在打開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寫作方面有著傳統寫作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在教學方法上,創意寫作表現出更注重個人化、感受性的傾向。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以“認識你自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強調了人首先要對自己有所認知。工坊制強調幫助學生發現自我、成為自我,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教學方法上,創意寫作的教學更加多樣,腦力激蕩、頭腦風暴、作品研討、集體創意等等新方法層出,意在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創意能力。多樣化與先進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寫作思維對學生的禁錮,使得學生能夠在“認識你自己”的基礎上,做到“成為你自己”進而“認識世界”,并“參與世界”。創意寫作教學方法是可以進行學習并借鑒的。工坊制、腦力激蕩、集體創意、作品研討等方法完全可以在地方本科高校的課堂上展開。一些具體的措施如朗誦會、電影欣賞、音樂欣賞等都可以應用于寫作課堂,在啟發學生的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當代科學、文化發展現狀及趨向,有利于學生對社會的融入。2.教學內容的融合創新創意寫作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具有多學科、綜合性特征,在知識的融合創新上,也值得傳統寫作教學借鑒?!熬C合考慮新時代新文科的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趨勢,創意寫作具有天然的優勢?!雹鄣胤綉眯捅究聘咝懽鹘虒W內容的創新是必然趨勢,寫作教學應盡可能拓寬知識面。2018年,清華大學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寫作與溝通”課程,師資既包括語言文學專業,又囊括其他院系教師;2021年,湖南大學對本科生開設“寫作與表達”,師資遴選也包括了各院系。這種針對性強、知識融合度高的寫作教學模式顯然符合新文科建設的內涵,也為寫作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途徑。雖然以地方本科高校的實力及寫作教學的特點,寫作教學很難做到文理交融,但同校教師資源的合理利用是可以實現的,網上也有大量資源可借鑒,知識的拓展與融合是可以實現的。
三、融入時代,注重實踐能力培養
應用型轉變與新文科建設最基本的要求是與時代接軌。無論科技、藝術、還是人文方面的人才,都應具備時代所需素質,否則終將被時代拋棄。知識改變命運,但如果只是死背書,背死書,學生最終只能得到文憑,卻不是走向社會的敲門磚。地方本科高校在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需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具體說,地方本科高校寫作教學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寫作實踐寫作教學首要的任務便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與掌握是當前形勢下地方本科高校漢語寫作教學的基本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狠抓學生各種文體的寫作訓練,使得學生具備基本的寫作功底。有了扎實的基礎寫作能力,學生才能具備面向社會的底氣。2.創意實踐當代社會對寫作人才的要求,除了基本功的扎實外,還要求有創意能力。沒有創意,文學寫作不會發展,作家也不能成為優秀作家。在商務、廣告等領域,好的創意文案創造巨大商業價值;新媒體的出現迫切需要有創新思維的新聞寫作人才。在地方本科高校的寫作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學校及當地現狀及特點,著重培養學生在某方面的創意思維能力,比如在廣告、公文、新聞寫作等方面來進行創意,開拓思維。3.欣賞實踐寫作不僅是寫的過程,也是一個欣賞的過程。隨著文化藝術的生活化,沒有欣賞力,不僅寫作能力很難實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難與時代同步。審美鑒賞在提高學生欣賞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古典詩歌語言精美凝練,意境悠遠,對詩歌的欣賞可以提升學生對語言、意境的感受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寫作教學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在閱讀、交流等環節中培養學生欣賞能力。另外,可根據地區特色,與當地文學、文化部門建立聯系,參與當地文化、文學活動,增強學生欣賞能力。4.口頭表達實踐當代大學生,不僅需要具備筆頭表達能力,也需具備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與溝通”“寫作與表達”的課程反映了溝通與表達在寫作教學中的必要性。現實中,大多數地方師范高校學生畢業后要當中小學老師,講授語文包括作文,這就要求他們不僅自己具備寫作的能力,還具備講授寫作的能力,現代社會的其他工作,比如記者、公務員等等也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口才。因此,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寫作教學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表達、展現自己,在交流、討論、集體創作等環節中,鼓勵學生多說,勇于表達自己真實想法。在教學形式上,除了運用普通話,地方高校也可以采用當地方言、民族語言,一來可以提高文化自信,二來也可以更好地融入本地,服務本地。關于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教學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如何發展,以上三條是基本的思路,總體就是教學理念定位符合實際,以成果為導向,教學過程中借鑒創意寫作,實現教學方法與知識體系的融合創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同時也要著力培養學生寫作、欣賞、口頭表達、創意的實踐能力。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寫作教學面對的是新的社會背景對寫作人才的嶄新要求,我們要勇于面對并積極采取措施,秉承新文科建設“守正創新”精神,在注重傳統寫作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和有效經驗基礎上,開辟一條新的寫作人才培養路徑。
參考文獻
涂加勝2013《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背景下古代漢語教學改革芻議》,《雞西大學學報》第5期。
張德歲、朱妍、蔣宗霞2020《應用型本科高?,F代漢語課程考核改革研究》,《常熟理工學院學報》第1期。
趙娜2021《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探索》,《漢字文化》第8期。
譚詩民2022《新文科建設視域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能力培養探究》,《安康學院學報》第3期。
王新華、吳怡林2022《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國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對外經貿》第7期。
作者:趙娜
- 上一篇:校企合作與跨境電商實訓基地探討
- 下一篇: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及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