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強化路徑
時間:2022-10-02 09:01:17
導語: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強化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對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進行研究,從技術能力、市場、隊伍、管理等方面探討了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的強化方法,保證檢驗檢測機構能準確、清晰、明確、客觀地出具檢驗檢測結果,并確保其有效性。
關鍵詞: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強化路徑
1前言
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機構要根據市場發展需要不斷更新檢驗檢測標準,加強對產品和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的檢驗檢測,引進各種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保證檢驗檢測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檢驗檢測機構要加強全面監督和管理,優化檢驗檢測程序和流程,制定相應的規范和制度,組織、協調好各部門之間關系,明確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保證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正常、有序開展和推進,向社會提供真實、有效、準確的檢驗檢測數據或結果。
2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2.1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機構現狀
檢驗檢測機構是依據相關標準或者技術規范,利用儀器設備、環境設施等技術條件和專業技能,對產品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進行檢驗檢測,依法成立的專業技術組織。目前,我國檢驗檢測機構有各級政府行政部門依法設立的法定檢驗檢測機構,有國有大型企業設立的專業檢驗檢測機構,有股份公司或個私企業設立的各種各樣的專業檢驗檢測機構,各種成分都有,技術能力、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股份公司或個私企業設立的各種各樣的專業檢驗檢測機構存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2.2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許多縣級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機構(如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部分檢驗檢測設備、標準已使用長久,有的儀器設備甚至是20世紀80年代就購置、啟用的標準器、標準配套設備(如標準砝碼、標準天平、精密壓力表等),設備已出現老化現象,安全性存在一定隱患,設備穩定性有所下降等問題,少數檢驗檢測人員(如汽車、摩托車檢驗檢測等機構)的技術水平不夠高,檢驗檢測效率低,檢驗檢測結果不夠準確,容易在檢驗檢測過程中出現失誤、失準的情況。提高檢驗檢測技術能力是檢驗檢測機構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技術水平低和儀器設備落后的情況下,開展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就可能出現問題,會嚴重阻礙了檢驗檢測機構的正常發展,因此,提高技術能力就成為檢驗檢測機構今后發展的重要手段和依靠。
2.3缺少市場規范
部分檢驗檢測機構未嚴格按照機構制定的相關制度和程序開展檢驗檢測工作,出具檢驗檢測數據或結果,甚至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特別是未經實際校準、檢測就出具校準證書、檢測報告的事件,即花錢買證書、報告,這就存在著行業不正當競爭;檢驗檢測人員必須了解檢驗檢測方面的法律法規,還要全面了解當前的市場需求,對這些方面的知識和情況若不夠了解,會導致檢驗檢測不夠規范,有可能影響檢驗檢測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甚至違法犯罪。產品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對檢驗檢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檢驗檢測機構就需不斷創新和發展,制定更完美的有效保障措施,不斷完善檢驗檢測方法,嚴格規范檢驗檢測工作,才能滿足未來檢驗檢測工作的更高要求。
2.4隊伍建設問題
產品和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的檢驗檢測工作分別由專門的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機構負責,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如部分汽車、摩托車檢驗檢測機構等)當前仍然缺少合理的組織架構,對檢驗檢測隊伍的監督管理也不夠規范,檢驗檢測人員雖經系統專業的培訓考核、持證上崗,但因某些行業檢驗檢測資質考核不夠嚴格、嚴謹,造成部分檢驗檢測人員技術能力仍然較低,對檢驗檢測工作缺少了解,缺乏實踐經驗,在實際的檢驗檢測工作中就會出現失誤,導致檢驗檢測工作受到影響,最終致使檢驗檢測結果不真實、不準確;人員是關鍵,機構應加強、健全人才和隊伍建設。
2.5監督管理問題
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需采用相應的各種儀器設備,但儀器設備若缺少科學有效的計量管理,檢驗檢測工作就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使檢驗檢測工作非常低效,目前,仍然有很多檢驗檢測工作缺乏嚴格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即機構內部監督、管控不到位,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也不夠,都會影響檢驗檢測數據或結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3強化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的有效路徑
3.1確定技術標準,提高檢測效率
開展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之前,需要對當前檢驗檢測存在的缺陷進行分析,明確技術能力上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發展。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關系著產品的質量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甚至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必要提高質量計量檢驗檢測的技術能力水平,所有檢驗檢測人員要明確技術標準、規范,根據具體的要求開展檢驗檢測工作,只有保證技術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時效性,提高技術標準質量,才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質量計量檢測檢驗機構要做好市場定位,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同時還要分析市場的需求,根據市場地位確定發展方向,有計劃地調整市場業務,提高自身的檢驗檢測效率,保證質量計量檢驗檢測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產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很多產品的構造越來越復雜、零部件越來越精細,產品的發展對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檢驗檢測行業的激烈競爭中,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機構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要想更快速、更準確地做好檢驗檢測工作,就需優化檢驗檢測流程,改變低效的檢驗檢測方式,選擇更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和方法,或創新檢驗檢測技術和方法,提高質量檢驗效率和計量檢測效率。
3.2科學規劃市場業務
在市場化的發展中,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機構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模式都發生了一定變化,必須要根據自身定位、戰略規劃和市場定位進行調整,對市場業務進行科學規劃,根據行業規范展開工作,經常性關注市場發展動態和行業動態,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不斷提高自身的檢驗檢測技術能力水平和規范檢驗檢測行為,做到準確、真實檢驗檢測和規范、標準檢驗檢測,更好地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檢驗檢測機構要明確市場業務發展的重點,在既定目標和方向的指引下制定具體的發展戰略和規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保證產品檢驗檢測的公正性和準確性。檢驗檢測機構要想進一步發展,需要在機構內部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要求進行自主檢查和自我監督,對檢驗檢測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管,對機構內部進行全方位審查,發現自身的不足,要不斷優化檢驗檢測技術和檢驗檢測流程,不斷完善、規范管理制度,為發展市場業務和拓展市場做充分的準備。檢驗檢測機構要經常進行培訓和教育,讓檢驗檢測人員具備發展的觀念和創新的意識,認識到市場化發展對檢測機構發展的重要意義,讓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在市場運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檢驗檢測機構要重視市場業務的發展,做到科學規劃和有序開展,將其當成檢驗檢測工作的重要內容,改變傳統檢驗檢測工作的市場業務格局,讓檢驗檢測工作逐漸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在企業和市場的發展中,出現了很多新型的產品,各個行業領域出現了很多新的技術手段,檢測人員要加強對市場和產品的研究,掌握具體的內容,了解產品的優缺點,重點檢測產品的薄弱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測,采用合理的檢測方法。
3.3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檢驗檢測機構要培養、提高檢驗檢測人員的技術能力和專業素養,組建優秀的檢驗檢測隊伍;機構應建立和保持人員管理程序,對人員資格確認、任用、授權和能力保持等進行規范管理,確保所有人員了解和掌握技術標準和及計量檢測規范,認識檢驗檢測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檢驗檢測機構要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制定相應的教育培訓計劃和規劃,定期提供專業技術培訓,讓檢驗檢測人員學習相關領域的業務內容和檢驗檢測領域的先進技術,掌握各方面的專業知識,領會各種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在教育培訓中學習、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檢驗檢測人員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檢驗檢測,避免檢驗檢測工作出現問題。檢驗檢測人員還應了解、掌握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的專業術語,在具體的工作中能夠熟練運用專業術語,保證各個文件的規范性;現在,許多檢驗檢測行業已使用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如一級、二級注冊計量師)執業、持證上崗的制度,機構應積極鼓勵檢驗檢測人員參加考試取證,以滿足檢驗檢測事業發展的需要。在實際檢驗檢測工作中運用合適的檢驗檢測方法,檢驗檢測機構要引進和應用多種檢驗檢測方法,面對不同的產品時,需要采用不同的檢驗檢測手段,只有掌握多樣化的檢驗檢測技術,配備不同的儀器設備,才能更好地開展更多產品的檢驗檢測,檢驗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和側重點,使用多個檢驗檢測方法,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檢驗檢測,找出產品和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存在的不同問題。檢驗檢測機構要想利用現代計量測試技術進行檢驗檢測工作,需要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為檢驗檢測工作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3.4強化監督和管理
檢驗檢測機構要強化內部的監督管理,政府也要加強對檢驗檢測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在內部和外部的監督管理中,保證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讓檢驗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和真實,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開展工作,通過監督管理的方式維持市場秩序,避免不合格的產品進入市場。(1)強化檢驗檢測機構內部的監管工作。檢驗檢測機構應遵照其建立、實施和保持與活動范圍相適應的管理體系,制定詳細、規范的工作流程及相關程序,各部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并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開展工作;特別要做好設備管理和控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發布設備計量溯源、檢測計劃和方案,對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影響或計量溯源性要求的設備(所用的檢驗檢測標準、儀器設備),在開展檢驗檢測工作之前,必須采用檢定、校準、檢測或核查等方式,確認其是否滿足檢驗檢測的要求;對送檢儀器設備領回后,要及時進行檢定、校準、檢測結果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要對檢定、校準、檢測好的設備進行確認并粘貼狀態標識和唯一性標識。標識上應記錄儀器設備的名稱、編號、溯源類別、狀態、地點、時間期限、檢定、校準、檢測人員等方面的信息、內容,儀器設備分三種狀態:合格狀態、準用狀態、停用狀態;如果校準過程中存在修正因子,需要對其進行應用,根據修正因子進行調整,以此來修正、消除系統誤差;使用部門要定期更新狀態標識中的內容,同時對要求設備還要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以確保檢驗檢測標準、儀器設備功能正常并防止其性能退化。強化內部質量監督,機構設立的質量監督員應把監督貫穿于日常檢驗檢測全過程,重點監督檢驗檢測人員的檢驗檢測方法、程序和結果是否符合要求,特別是在培訓見習期間的人員。監督過程中如發現不規范行為應及時糾正,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檢驗檢測行為有權中止,扣發相關證書、報告,并按《不合格工作的控制程序》處置。機構還應制定《預防措施的控制程序》《糾正措施的控制程序》《監督管理程序》《內部審核程序》《管理評審程序》等程序,有關人員依據相關程序開展工作,保障管理體系實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2)加強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管,組織同行業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實驗室間比對(如計量檢定、校準行業的計量比對),對機構進行不定期的現場檢查,可選擇檢驗檢測盲樣(檢驗檢測的樣品)由檢驗檢測機構當場檢驗檢測出數據或結果,評判、確認機構檢驗檢測技術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也可通過檢查機構實驗室、向相關人員提問和交流座談、審查管理體系文件及其實施質量管理和技術運作的各種記錄、證書等資料,以及觀察實驗室、收發室現場等方式,全面細致地考察檢驗檢測機構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管理體系的適宜性、符合性及有效性。從人員、設施與環境條件、檢定、校準和檢驗方法、設備、測量溯源性、樣品處置以及結果質量保證等方面全面審查了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檢定、校準、檢測或檢驗工作的技術能力。通過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其管理體系實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切實讓其做到“寫我所做,做我所寫”,不斷提高管理體系運行的質量。保證檢驗檢測機構健康發展。
4結論
我國質量計量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速度非???,檢驗檢測機構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必須強化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路徑,創新和發展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引入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不斷豐富檢驗檢測方法,建立完善的檢驗檢測管理制度,對檢驗檢測工作進行全方位管控,建立和保持監控結果的有效性,對機構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管理體系的適宜性、符合性及有效性及時評審和監督檢查,從而提高產品和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的檢驗檢測水平,使質量計量檢驗檢測工作能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質量、計量監督管理提供準確的檢驗檢測數據或結果。作者簡介:沈國揚(1965-),男,籍貫:福建東山,職稱:一級注冊計量師、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計量測試技術和管理。
參考文獻:
[1]韓吉東.質量管理在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中的有效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9(22):239.
作者:沈國揚 單位:東山縣質量計量檢驗檢測所
- 上一篇:印刷業務增值稅涉稅風險分析
- 下一篇:食品包裝設計綜合評價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