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聯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計劃

時間:2022-04-21 09:06:00

導語:市工商聯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工商聯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計劃

20*年來,市工商聯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及*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市委、政府的領導及省聯和市委統戰部的指導下,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服務市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會員和非公有制經濟,不斷開創了工商聯各項工作新局面。

一、參政議政、調查研究工作取得新成績。

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加大了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政治安排力度。三屆一次市政協委員中,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占委員總數的21%左右。市、縣工商聯屆別政協委員共提交提案50余份,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較好地發揮了參政議政的職能。

《國務院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后,我們及時組織30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進行了學習座談,結合我市貫徹落實“若干意見36條”將收集的意見反饋到市政府分管領導和政府辦公室,為市政府制訂貫徹意見提供了決策依據。市聯還將所征求意見及時反饋省聯,受到省聯好評。竹溪、竹山工商聯也采取座談會、發放宣傳冊等形式貫徹國務院文件。

市聯圍繞編制“*”規劃,積極組織會員調研活動。先后開展了企業改制情況、模具興市等情況的調研活動,形成了調研材料報送市委、政府領導。鄖西工商聯組織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對該縣“*”規劃方案進行調研,同時還制訂了機關“*”工作規劃。

此外,工商聯會員還參加全市各單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征求意見活動180人次、參加市委召開的各類座談會、市政府三屆一次全體(擴大)會議80余人次。

二、貫徹“團結、引導、幫助、教育”的八字方針,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社會地位得到肯定。4月30日,市政府首次對20名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名優秀企業家、20個優秀企業進行表彰。在*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提升了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增強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激發和調動了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開拓進取、努力拼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此次表彰初步形成了我市非公有制經濟表彰體系。此外,24名會員分別在市委、政府召開的第二屆優秀人才命名表彰大會上被授予“*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市政府專項津貼專家”、“*市優秀中青年撥尖人才”等稱號;在全市開展的“學習型企業”評比中,會員單位市金詔公司作為唯一一家民營企業榜上有名。我們還協助有關部門舉辦了“十大經濟人物”、“十大經濟新聞”等評選活動,對我市2004年度有影響的經濟人物和經濟新聞進行了評比表彰。在《人民政協報》舉辦的“建設者之歌”征文活動中,市聯共組織縣市區和會員單位撰寫“建設者風采”文章33篇。被人民政協報刊用12篇。市聯在該活動中被《人民政協報》評為優秀組織獎,這在全省是唯一受表彰的單位。

積極探索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新機制。今年以來,廣大會員企業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后涌現了公交集團開展以崗位奉獻為主題的“黨員先鋒號”和萬順達公司開展的“共產黨員號”出租車、五堰商場舉行的“全國青年文明號-顧客滿意服務工程”示范柜組及市佳裕出租公司開展的文明創建宣傳月,開展文明示范車、十佳駕駛員等等活動。不斷開辟了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的新領域,探索了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的新路子。“七一”前夕,市聯召開了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座談會,在會員企業中推廣上述企業開展的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揮共產黨員先鋒作用為主要內容的“共產黨員先鋒崗”活動經驗;市工商聯黨組與張灣區委、區委組織部聯合開展“非公經濟組織黨建示范區啟動儀式”,將張灣區作為非公經濟黨建示范區,該轄區恒融公司、公交集團、堰中蔬菜、萬順達公司等四家會員企業定為非公經濟黨建示范單位。

注重對會員隊伍的培訓提高。先后組織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兩批17人參加中央黨校舉辦的全國民營經濟理論與實務培訓班、15人參加省委統戰部和省聯舉辦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培訓班。張灣區工商聯會同區委統戰部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聯合舉辦“民營企業高層人才研討班”,將汽配行業人員列為首批學員,首批學員60人。

引導會員企業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繼續利用“*市工商聯扶貧助學基金”這個平臺為貧困大學生提供救助。應天運電器公司的要求,“天運助學金”很快就要啟動,天運公司計劃出資120萬元采取借資助學的辦法在5年時間資助100名貧困大學生。

宣傳工作更加有力。建立了25家會員企業通訊員組成的*商會采編隊伍。《*商會》創刊出版,目前已經發行三期1.5萬份。同時,注意加強信息材料的報送,密切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宣傳了民營經濟政策,展示會員企業形象,擴大了工商聯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三、圍繞全市經濟建設,做好“招商引資”文章。

一是利用昆明商會發揮作用。4月18日,在昆明*商會成立一周年之際,昆明*商會建成后,以親情為基礎、以經濟為紐帶、以會員為主體設立了昆明市車城經貿有限公司。由商會會員聯合投資8000萬元,一期工程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的昆明市*汽配城正式開業。汽配城里建立了*市第一個*會館。省委常委、統戰部長蘇曉云、省聯會長宋德福和市委副書記粱偉年同志給予了高度評價。該汽配城建成后,為促進*、昆明兩地經濟互動,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積極參與市委、政府組織的經貿活動。參與接待了湖北省海外聯誼會理事考察團來我市進行考察訪問,促成美國美中經濟評論公司與*市鴻瑞達汽車零部件制造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組織12家會員參加湖北香港招商周活動,幫助會員企業尋找市場和商機,搭造合作與發展平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積極為會員企業牽線搭橋,先后幫助市浩川工程有限公司、市天利家私公司、菜根香美食城等會員企業到竹溪、鄖西投資提供服務。三是配合市委統戰部實施“回歸工程”。動員在外的*籍民營企業家回家鄉投資興業。昆明商會副會長、鄖西籍民營企業家李詩平,在白浪汽配城投資300萬元,新建了汽配廠;劉雁飛通過收購兼并市建工集團公司,成立卓越集團,承擔原公司債務3000萬元,出資1000萬元安置職工等等。四是利用會員俱樂部搭建交流平臺,幫助會員互通有無,拓展業務。如公交集團公司與天海石油公司,雙方達成用油協議,天海公司對公交集體現有的庫房進行修繕維護,既增加了天海公司的石油銷量,也使公交集團節約了開支,使企業實現了雙贏。五是積極做好光彩事業*行前期的籌備工作,做好非公企業項目的收集、整理和篩選工作。

四、著力做好扶貧和安置就業工程,為建設和諧*做貢獻。

積極發揮非公有制經濟在就業與再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與有關部門建立了良好合作機制。6月6日,為配合全國工商聯開展的“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啟動了*活動現場,活動周期間,30余家會員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在“全省萬戶民營企業招工扶貧安置就業工作”會議上,市聯、丹江口市、茅箭、鄖縣等四家工商聯獲得全省招工扶貧安置就業工作組織獎;會員企業義興工業公司、房縣進發水泥公司、市雅中廣告文化傳播公司、*神強工貿公司、市第二安裝公司、市公交集團、丹江口市京華超市公司、竹溪長彬減振器公司等8家民營企業榮獲優秀獎。開展民營企業招工扶貧以來,我市民營企業致富思源,富而思進,以扶貧濟困、回饋社會為己任,幫助市委、政府分憂,顯示了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工商聯因勢利導,通過組織大規模的招工扶貧活動,也充分發揮了工商聯服務全市大局、建設和諧*應有的作用。

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促進機關作風轉變。

全市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嚴格按照市委安排,不圖形式,不走過場。通過抓好落實整改工作,制定出了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整改方案,邊整改、邊落實,會員企業和機關干部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變化和進步,促進了工作。如針對會員發展不夠的問題,我們提出:在會員的發展上,要提高質量、減少數量、增強代表性。尤其是要注意在“三資”企業和臺屬、僑屬企業上加大力度,爭取有突破;在會員的培訓和宣傳方面,利用中央黨校和省社會主義學院加大培訓力度;《*商會》報的發行受省工商聯肯定,也贏得了會員單位的認可;征求的其它幾個方面問題,也通過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得到加強和完善。教育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工作、促進了機關作風轉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機關作風得到改變,黨員政治思想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機關作風得到加強,會員單位和機關黨員對教育活動的測評均是滿意。

六、加大了對縣市區工作的指導力度,縣市區工作開展有聲有色。

今年以來,針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收集的“對縣市區工作指導不夠”的意見,機關領導班子加強了對縣市區工商聯工作的指導。尤其是主要領導多次隨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夏國璽同志到縣市區進行檢查、調研,與縣市區領導交換意見,極大地促進了縣市區工商聯工作的開展。張灣區工商聯克服人少的困難,“借力”發揮,借區委組織部、統戰部的力量,開展的對轄區非公有制經濟進行全面調查、對非公有制企業進行培訓等工作以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均取得了很大成績。會員企業萬順達公司實行的“共產黨員號”出租車在車城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竹山工商聯配合縣委統戰部開展非公經濟普查,摸清了非公有制企業的底數,他們的經驗在全市推廣,受到省聯的肯定。還有丹江工商聯實施“關愛工程”,組織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進行體檢,開展醫商結盟讓利送健康活動;鄖縣工商聯開展的專題調研活動,縣委書記批示在縣報上刊登等等。

關于下半年要做的幾件工作:

一、完成市聯執委會換屆工作。通過換屆優化會員結構,提高會員質量,真正把規模大、實力強、有影響、有代表性并熱心工商聯工作的非公有制人士吸收到工商聯組織中來。

二、配合做好“光彩事業(*.丹江)庫區行”及“回歸工程”協調工作。組織*籍民營企業家回家鄉考察、對接項目,組織開展相關招商推介活動。

三、配合政府做好“招商引資”和“赴歐洲商務考察”。召開“南水北調”沿線地市州工商聯聯誼會,搭建以會招商、以商招商平臺。

四、抓好異地商會和行業商會建設。適時成立成都商會和模具行業商會。

五、繼續做好扶貧招工安置就業工程。進一步加大非公有制企業扶貧招工安置就業力度,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為構建和諧*做貢獻。

六、繼續抓好機關自身建設。進一步抓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整改工作,按照要求做好相關會員企業第二批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做好商會大廈建設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