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基層建設工作半年總結
時間:2022-09-08 05:49:00
導語:國土資源基層建設工作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上半年,我局在縣委、政府和省國土資源廳,州國土資源局的領導下,以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嚴格按照“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總要求,不斷加強國土資源基礎業務和基層建設,全面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鞏固地籍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成果,認真開展地籍管理工作。
進一步加大完成地籍規律規范化建設工作的力度,嚴格按照地籍管理的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條不紊的開展地籍管理的各項工作。截止2009年6月30日,共計頒發國有土地使用證24本,其中:初始登記14本,變更登記10本;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35本,其中:初始登記23本,變更登記12本;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14本。土地他項證明書注銷7本。受理土地權屬爭議2件,已辦結1件,1件正在答復中;轉辦來信來訪3件,書面答復1件;土地評估備案11宗;土地公開查詢12次。
(二)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貴州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賦予國土部門的職責,在去年抓好各項措施和制度的基礎上,今年入汛前組織對全縣的地質災害隱患情況進行了排查,及時編制了《貴定縣2009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貴定縣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報縣人民政府批轉公布,組織踏勘了云務鎮塘滿村西頭巖、昌明鎮友誼村打錫山、落北河鄉甲蘇寶對門坡、舊治桐蕩村馬家洞等12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同時對12處地災點編制了應急預案,今年上半年定東鄉小巖寨地災點活動較為頻繁,鐵廠鄉擺谷村新發現一處地災點,已要求定東鄉、鐵廠鄉國土所加強對上述兩個地災點的監測巡查。同時,根據我縣地質災害防治情況和氣象通報,縣人民政府行文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做好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通過各鄉鎮的信息反饋,20個鄉鎮對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從組織領導、責任人的落實;信息監測人員的安排,汛期值班制度,預案的編制,防災明白卡的發放以及部分災民的搬遷項目工作均已落實,由于各項制度的建立,措施落實到位,防災減災群防群測網絡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我縣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三)嚴格執行經營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規定,逐步推進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
2009年上半年,我縣共呈報新增建設用地2宗,面積9.9052公頃(其中,耕地1.8656公頃),呈報集體建設用地征收1宗,面積0.1884公頃。2009年擬出讓供地85.6508公頃。共辦理各類非農業建設用地4宗(戶),總面積為50.0869公頃,其中:劃撥國有土地2宗,面積為1.7534公頃;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1宗,面積為48.1395公頃,出讓價款4717.6710萬元,協議出讓1宗,面積0.1940公頃,出讓地價款12.495萬元;上報審批新增建設用地2宗,原有建設用地1宗;審批農村個人建房39家,面積0.4522公頃。
(四)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礦產資源管理
截止目前,我縣共有持證礦山總數91個,屬省級發證的29個,州級發證的10個,縣級發證的52個,其中煤礦23個,金屬礦7個,非金屬礦61個。通過開展2008年度年檢工作,已清繳08年度資源補償費73.92萬元。
結合本縣礦產資源規劃以及市場對礦產品的需求狀況,今年上半年我局掛牌出讓采礦權4宗,收取出讓價款65.8萬元;受省國土資源廳委托掛牌出讓1宗(黃龍山鐵礦),收取出讓價款52.8萬元。并全額上繳財政。同時,積極推進非煤礦山整合,共減少礦山17個。通過整合解決了我縣非煤礦山多、小、散等問題。同時,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實行全國采礦權統一配號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292號)和全省采礦權統一配號培訓會議精神,認真開展礦產資源統一配號工作。現已將我縣礦權數據庫上報州國土資源局,待州下發數據庫后將全面開展。
(五)全面推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關于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5)32號要求,截止目前,我縣完成了10個專題研究報告和貴定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的編制工作,并已經黔南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修編領導小組審查通過后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領導小組備案,現正申請黔南州人民政府批準執行。同時,根據黔南國土資發(2009)7號文關于開展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上級批復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的框架下,開展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試點工作,并將盤江鎮作為試點鄉鎮。盤江鎮總規文本已定稿,等二調基數確定、轉換后,才能出文本。
(六)認真做好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部分)。
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國發(2006)38號]和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的通知》[黔府發(2007)26號]文件精神,在各鄉鎮的積極配合下,我局與作業單位北京蒼穹數碼測繪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縣17個鄉鎮外業調查,其余三個鄉鎮外業工作正在繼續開展,調查區域面積1620平方公里,圖幅82幅,圖斑約45700個,作業單位自、互檢查4幅,與此同時,內業基本農田上圖數據處理,權屬界線、上圖工作同時進行。數據庫建設已完成,待自檢工作完成后,上報縣人民政府確認二調基數,再報州二調辦復檢。
(七)切實抓好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落實土地占補平衡。
嚴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管理,加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對申請建設用地規劃預審的單位,做到實地核查,嚴格把關。進一步加大落實土地占補平衡:一是州國土資源局土地開發中心投資兩高建設項目用地占補2000畝(新鋪鄉)已動工;二是縣級財政資金投入的土地開發項目5件,共計2300畝,其中,鐵廠鄉1000畝,定東鄉400畝,馬場河鄉400畝,云霧鎮500畝,正在進行招投標;三是已上報縣級財政投資土地開發立項2件,共計1600畝,其中猴場堡鄉1000畝,都六鄉600畝;已上報省級土地整理項目1件(抱管鄉)3500畝;四是上級財政專項資金投入的抱管鄉土地整理項目1件,共計3700畝(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現已動工;五是組織驗收農村村民建房占用補充耕地387.5畝,其中,舊治鎮213畝,鐵廠鄉71.5畝,城關鎮88畝,云霧鎮12畝,沿山鎮3畝,待驗收的云霧鎮150畝。
(八)進一步加強執法監察工作。
按照縣人民政府統一安排和部署,結合農村違法占地建房和非法礦山治理專項行動的開展,與各鄉鎮和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切實加大農村土地和礦山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并在各鄉鎮設立信息員、情報員,負責對農村違法占地監督并將相關信息及時報送當地人民政府和我局。同時,嚴格按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15號令建立國土資源管理共同責任機制、動態巡查機制,截止目前,共組織開展巡查220余次。完成了19個鄉鎮的違法案件的統一巡查,共發現、制止城鎮違法案件211宗,查處違法用地面積101035.85平方米,公路沿線案件(土地)40宗,查處違法用地面積7393.85平方米,關閉取締公路沿線無證礦山12個。切實做到發現一起,制止一起。
(九)多途徑多方式,切實開展好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工作。
利用“4·22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和“趕場天”等時機,采取創辦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書寫和張貼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半年來,創辦宣傳專欄4期,發放各類宣傳資料600余份,在城鄉各交通要道書寫張貼宣傳標語50余條,使宣傳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為有效預防各類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奠定了基礎。
(十)以三農為基本,認真做好兩高征地補償工作。
按照縣委、政府和兩高指揮部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以服務三農為基本,切實做好兩高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目前,完成貴廣快速鐵路征地正線用地勘測登記、數據錄入629.3008畝和第1期正線用地的征地補償費兌付工作,并委托貴定縣建設銀行對第2期正線征地補償費進行兌付,目前已兌現90%左右;完成臨時用地勘測登記、數據錄入416.8737畝,拆遷安置用地勘測登記、數據錄入19.6785畝;完成貴都高速公路征地丈量正線用地2409.8091畝,臨時用地291.2615畝,遷建用地9.9528畝。兌現正線用地面積2151.3094畝,兌現金額24164505.00元。兌現臨時用地154.5530畝,兌現金額1714660.42元。兌現遷建用地面積9.9528畝,兌現金額157919.00元。
(十一)認真抓好鄉(鎮)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
在全面完成實踐科學發展觀領導小組各項任務的同時,進一步抓好各鄉鎮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目前,已完成全縣19個鄉(鎮)基層國土所的計算機、打印機等基礎設施配置,按照省國土資源廳和州國土資源局加快基層所建設的要求,上半年完成了巖下、新鋪、馬場河、都六、猴場堡、定南、定東7個鄉(鎮)國土資源所辦公樓的選址、設計規劃、招標工作。目前,該七個鄉(鎮)國土所辦公樓的建筑施工隊已全面入場開展建筑施工。
(十二)繼續加大干部隊伍培訓力度,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高。
我局把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培訓擺在各項建設的首位,在全縣國土資源系統大力倡導學習為本,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求各鄉鎮所要完善學習制度,抓好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堅持局機關周五集中學習制度,認真組織貫徹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縣委、政府、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各項決議、決定,努力創建學習型機關。選派機關股、室、所負責人和業務人員參加省、州、縣組織的各項業務知識培訓班,通過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干部職工的政策水平和業務水平。
(十三)全面開展實踐發展觀活動,大力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自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以來,按照縣實踐辦的統一安排和部署我局已完成第一階段工作任務,第二階段(分析檢查階段)正在進一步落實之中。同時,認真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深化改革和創新機制,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進一步加大治貪、治庸、治懶工作力度,努力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體系,切實提高反腐倡廉建設成效,為構建保障科學發展新機制、促進國土資源管理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證。為切實抓好我局反腐倡廉工作,我局年初召開了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會,并與各鄉(鎮)國土資源所、局機關各股、室、所簽訂了2009年度黨風廉政工作目標責任書,把責任落實到各鄉(鎮)國土資源所和機關各股室。會上還邀請了紀委領導和檢察院領導作專題講座,通過培訓教育和一系列的反腐倡廉教育,使我局的反腐倡廉工作得到較好的開展。
二、存在的問題
上半年,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應該看到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是干部管理體制不夠健全,鄉鎮國土資源所人員和經費嚴重不足。目前,我縣20個鄉鎮國土資源所中就有9個所是一人一所,而按照規定,在處理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等工作時,必須有兩個以上工作人員才能進行,因此鄉鎮國土資源工作根本無法開展。加之,近年來取消了收費項目,鄉鎮國土資源所實際上就沒有了工作經費的來源,工作經費得不到保證,一些基礎性工作難以開展。
二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耕地保護與經濟建設用地的矛盾突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人地矛盾越來越尖銳。耕地質量差,后備資源缺乏;土地利用布局和結構不合理,水土流失嚴重;土地經營粗放,土地利用率低,單位面積產值低;土地浪費、污染、損毀和退化日趨嚴重;未利用土地開發難度大等。在今后一個時期,特別是在“十一五”規劃期間,我縣建設用地需求將大量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公務員之家
三是礦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短,資源利用率低,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滯后。我縣雖不屬資源大縣,但境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目前主要開采礦種是煤、鋅、鐵、頁巖、建筑用砂、礦泉水等,礦山開采規模以小型為主。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現象較普遍,破壞和浪費資源的問題突出,給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帶來較大的壓力。礦山企業生產技術安全裝備總體水平低,開采冶煉過程中綜合回收率低,開發利用效率底。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礦業加工產業鏈短,礦產品多為原礦或粗加工產品。地質勘查工作滯后,技術設施落后,部分礦產資源保證程度不足;
四是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的矛盾突出。我縣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68%以上,生態環境比較脆弱,且植被破壞嚴重,降雨分布不均,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十分嚴重,治理難度大;我縣屬地質災害多發區,現已調查到的地質災害點多達184處,其中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28處,對人員財產構成威脅的地災點13處,受威脅人數600多人,由于財力所限得不到及時治理或有效避讓,地質災害隱患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五是全縣上下節約集約用地的觀念不夠深入,粗放用地、閑置低效用地現象還比較普遍;部分鄉鎮、村辦企業依法依規用地意識淡薄,違法用地現象屢禁不止,花樣不斷翻新;
六是各項制度落實還不夠到位,基層管理力量還比較薄弱,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相對滯后,隊伍整體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 上一篇: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協調探討論文
- 下一篇:新公共管理和服務比較分析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