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依法行政履職報告
時間:2022-01-18 04:26:09
導語:民政局依法行政履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局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以建設州級法治市為目標,以“法律進機關”、“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等法治工作為抓手,重點做好“兩學一做”、學法用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工作,把依法行政、依法治市、依法治村有機結合起來,全力推進民政依法行政相關工作?,F將今年局黨組履行職責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全局學法用法
以開展“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結合工作重心,進一步加大了對全局上下學法用法的工作力度。結合部門法律法規學習,采取集中學與自學相結合,學習法制理論與學習法律條文相結合的方法,先后學習了《黨章》、《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國共產黨章程》等。
(二)拓寬思路,形式多樣,不斷增強普法宣傳效果
我們不僅教育自己的干部職工積極學法、用法,依法行政,而且還加大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婚姻登記條例》、《村委會組織法》、《社區居委會組織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農村五保供養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
(三)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以點帶面實現全覆蓋。根據創建目標、創建標準、創建程序及時間安排、工作要求等進行了具體規定,重點加強村(社區)組織建設、民主建設、法治建設,規范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提升村(社區)和諧發展能力等。2018年啟動依法治村工作以來,我市申報了1個省級法治示范村、2個州級法治示范村、2個市級法治示范村,60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今年力爭全市至少創建30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逐年實現全覆蓋。
(四)做好“法律進鄉村、進社區”工作,加強村(社區)法制宣傳教育。按照市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印發了《關于開展2018年“法律進鄉村、進社區”活動的實施方案》(馬民政〔2018〕21號),明確了工作目標,細化了工作任務。
(五)深入鄉鎮指導依法治村工作。今年以來,我與局班子成員、相關股室工作人員前后多次深入到鎮村、鎮村、鄉村、鄉村等鄉村指導依法治村工作。尤其是今年在基層治理現場會籌備期間,我帶隊分別于6月15日、6月28日兩次深入鎮村,按照《省級依法治村(社區)示范創建檢查驗收考評標準》中提出的組織建設、民主建設、法治建設、和諧發展四個方面指標要求,對鎮村法治示范村建設工作進行檢查。
(六)結合依法治市工作,進一步規范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結合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我局印發了《市規范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實施方案》。一是要求科學制定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二是要求抓住群眾關注重點;三是要求突出群眾主體地位。經過近兩年努力,順利完成了全市105個村3個社區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最為典型的是鎮阿底村把村規民約以三字經的形式刻在群眾必經路上的石頭上;鎮村以卡片、鄉村以小冊子的形式發到村民手中,都充分做到村規民約“易記、易懂、易行”,達到了預期效果。
(七)規范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我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民主管工作的通知》,再次規范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確定村務公開的內容、時間、形式、流程,統一的公開模式,堅持每季度公開村務、黨務、財務。大力推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法,去年村級事務推行“一定兩議三監督”工作法不斷深化農村(社區)民主管理。目前,各村(社區)已實行重大事項“一事一議”民主決策機制,落實重大事項向鄉鎮黨委、政府報告制度,便于鄉鎮黨委、政府加強督促和指導。充分調動了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保障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八)積極推薦申報省、州級村民自治模范村暨和諧示范社區。為積極推進城鄉社區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提升城鄉社區建設水平,提高服務質量,以第十屆村委會換屆選舉為契機,以創建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先進單位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積極推薦鎮美谷社區申報創建省級和諧示范社區,推薦鎮村申報州級村民自治模范村。6月23日下午,我和基層政權股工作人員到鎮村對該村州級村民自治模范村創建情況進行了考核驗收。
二、初步成效
(一)局內干部職工依法決策意識顯著提高。通過學習,全局干部職工的依法決策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干部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意識不斷增強。并進一步強化了業務知識和法制知識,做到首問和信訪不推諉,認真仔細解答,讓群眾滿意而歸;在政務中心民政窗口公開了服務指南,讓群眾了解我們民政的職能和辦理事項的時效、手續及相關內容,人民群眾滿意度逐步上升。
(二)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普遍提高。廣大村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得到了提高,學法、懂法、守法的氛圍逐步形成;提高了依法辦事的能力,在涉及經濟和民事糾紛時,能按法律要求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干群關系更加密切。村民的直接參與,這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權利,又規范了村干部的行為,消除了干群之間的隔閡,干群關系得到改善,為農村基層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創建打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四)群眾參與意識增強。村民們反映,有了村規民約鄉里鄉親之間來往、互相理解和幫助更多了;村干部反映,通過村規民約的制定和完善,村民的集體歸屬感更強了,對村級事務更熱心了,遵守村規民約的自覺性提高了;社區干部反映,制定和實施居民公約,提高了社區治理的居民參與度,也大大提升了流動人口的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打算
(一)進一步加大民主法治示范工作的推進力度,加強對鄉鎮、村(社區)的指導,全面推進依法治村工作。
(二)繼續開展“法律進鄉村、進社區”活動,督促各鄉鎮、村(社區)繼續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與村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采取鄉鎮法律顧問授課、印發小冊子、廣播、短信、微信等多媒體手段創新宣傳方式。
(三)以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換屆選舉為契機,進一步規范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
我局在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群眾的期望比,與領導們的要求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依法行政為巨大動力,不斷提高法治建設工作水平,促進全市民政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 上一篇:“憲法宣傳周”開展情況報告
- 下一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