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改革與發展政策措施匯報
時間:2022-05-26 09:29:02
導語:水利改革與發展政策措施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情況
我縣有49座水庫(其中中型1座,小(1)型9座,小(2)型39座),由于歷史的原因存在許多病險情況。為徹底解決水庫安全問題,近年來,共爭取上級資金4972萬元,對10座小(1)型以上水庫進行全面除險加固,并于2010年通過了竣工驗收。
二、水利工程項目招標投標管理
近幾年來,我縣積極開展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建設項目共22宗(其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2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宗,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8宗),全部項目都進行了公開招標工作。我縣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招標投標工作,是在各級紀檢監察、政府有關部門的全程監督下進行,各項目都取得《建設工程項目交易成交確認書》,各項手續合規合法,從而保證了招標投標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
三、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我縣積極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將省財政廳、水利廳印發的《省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實施辦法》落到實處,大幅度增加了全縣水利建設資金規模。據統計,2013年全縣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收入(提取土地出讓收益)為364萬元,全部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確保以重點水利工程和“七小”水利工程建設為平臺,積極推動農田水利資金整合,推進全縣農田水利設施運行管護。
四、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2013年,隨著中央1號文件、省委10號文件、市委9號文件和縣委20號文件的出臺,縣政府下發《關于下達縣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控制指標的通知》(石府辦字[2012]82號)文件。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總量控制“三條紅線”,實現我縣水資源管理、節約和保護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協調一致,是我縣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
(一)取用水總量和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的分解細化和執行情況
根據《市水量分配細化方案》,全縣用水總量控制在1.18億立方米以內。
(二)重點取用水戶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的繳納情況
我縣地下水水資源論證與取水計量裝置的安裝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到2013年,我縣實施對59戶取用水戶進行了行政許可,包括縣城以及鄉鎮生活用水、小水電以及個別服務業取用水。控制取用地下水,除2個溫泉洗浴外,基本取用地表水。從2010年起,新的取用水戶必須進行水資源論證,分別對縣新坪電站有限公司、縣九寨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客家源食品飲料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南方萬年青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水資源論證,其中南方萬年青有限責任公司的論證表還在進一步的完善中。
水資源費的征收工作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對非小水電取用水戶,一律要求安裝取水計量裝置。每年根據取水計量裝置進行實際征收水資源費。小水電的水資源費則委托縣供電公司根據所購電量進行代收。
(三)重要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的達標建設情況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我局委托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對我縣縣城飲用水水源地每月監測一次,監測結果報市水利局、縣四套班子領導以及在縣有線電視臺與縣《贛江源》報進行。
五、2012年防汛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
(一)加強領導,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主的防汛責任制
為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制,縣調整了由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小妹為指揮長,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何選民、縣水利局局長為副指揮長,縣直有關部門和駐縣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今年初,我縣就落實了領導機構和搶險隊伍,制定了度汛方案、防洪預案和山洪災害預案,落實了防汛職責,健全了防洪搶險等各項責任制度。按照《防洪法》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國家防總《關于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防汛職責》的規定和要求,進一步強化防汛行政首長負責制,對小(2)型以上水庫的行政責任、技術防汛責任逐一落實,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強有力組織領導。
(二)強化措施,充分做好防大汛的各項工作
一是召開了全縣防汛工作會議。3月20日,我縣已經召開了今年全縣防汛工作會議。會上,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小妹作了工作報告,部署了今年的防汛工作任務,各鄉鎮及有關單位向縣政府遞交了防汛責任狀。由于今年立春以來降雨偏多,我縣3月3日起全縣進入防汛值班,3月5日召開各鄉鎮主要領導及縣防指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參加的防汛工作緊急調度會議。4月13日、6月11分別下發文件,要求全縣做好防強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當前防汛工作。
二是搞好汛前檢查。縣水利局根據省、市要求,組織了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對全縣49座中小型水庫和重點山塘、陂壩進行2次安全檢查,對所轄的水庫安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對存在病險的水庫認真做好度汛措施,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盡最大努力將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庫在汛前處理好。
三是落實好度汛方案。在汛前,按職責分工,分級對中小型水庫制定了度汛方案,確保水庫安全和發揮水庫蓄洪滯洪功能。
四是準備好防汛搶險物資。縣防指成員單位縣農糧局儲備麻袋二萬條,縣防辦已與多家編織袋供銷商聯系,準備簽訂編織袋供銷合同。指定林業局負責在交通方便的林場儲備木材600m3。指定了防汛用砂石料場,要求開采業主在料場儲備一定數量防汛專用砂石。聯系了部分工程施工機械業主,準備與他們簽訂施工機械使用合同,以滿足防汛搶險的機械使用。到目前為止,全縣已儲備編織袋(麻袋)6.1萬條,樁木710m3、砂石料1.9m3、塊石1.5萬m3。落實好挖掘機3臺,鏟車2臺。縣財政預算防汛經費10萬元。
五是落實好工程措施。按照省廳、市局的要求,我縣對小(2)型水庫的溢洪道進行了應急整治,目前所有工程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提高了各水庫的防汛標準,確保了水庫不漫壩、不垮壩。同時各水庫加強了通訊設備和進庫公路的維修,確保了通訊和道路暢通。
六是組建防洪搶險隊伍。縣防指成立了近700人以民兵、預備役人員為主的防汛搶險應急分隊11個。各小型水庫成立了以工程管理人員和附近群眾、基干民兵和鄉村干部組成的防汛搶險應急隊伍。并配備必要的搶險工具,搶險隊伍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七是發放水庫安全“明白卡”。我縣現有各類水庫49座,大都建于上世紀60-70年代,經過近40年的超負荷運行,很多已“傷筋斷骨”,有的甚至成了威脅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隱患。為確保各類水庫安全度汛有較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指導性,我縣發放的“明白卡”實行“一卡一庫”,卡上清楚明白寫出每座水庫的行政責任人姓名、技術負責人姓名以及聯系方式、預警信號、度汛措施、轉移路線等多項內容,較為系統地表述了水庫防汛要求和搶險救災要求,發放對象包括水庫的管理人員、搶險人員、下游影響范圍的住戶。
由于我縣嚴格按照上防汛工作安排部署,主抓堅持以人為,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洪工作方針,出色的抗擊了“5.13”特別是“6.9、6.10”洪水災害,全縣抗洪救災爭得了階段性勝利。
六、存在的問題:
一是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亟待改善。①.蓄水工程:共有蓄水工程4255座,其中中型1座、小(1)型水庫9座、小(2)型水庫39座、山塘4206座。這些工程均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標準低,配套設施不全,加之年久失修,淤積嚴重,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實際蓄水能力只占設計蓄水能力的46%。為徹底解決水庫安全及蓄水問題,2008年至2010年共爭取上級資金4972萬元,對10座小(1)型以上水庫進行了全面除險加固,并通過了竣工驗收,2013年啟動對35座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力爭2015前實施完畢。②.引水工程:全縣有陂壩引水工程2458座,主要存在主干渠配套建筑物不完善,原配套設施老化,陂壩水毀工程多、渠道塌方多,難以滿足設計過水要求,給每年的引水和運行管理帶來很大困難。③.提水工程:全縣有提水工程154座,這些提水泵小建設于建設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遍運行三、四十年,泵站設備老化,運行困難,提水成本高,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急需進行技術改造。④.安全飲水工程:全縣目前已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66座,但全縣尚有不安全飲水人口21.8萬未解決,急需加大投資,逐步達到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
二是水資源保護力度有待加強。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村安全飲水供水范圍在逐步擴大,但取水水源基本來于河道或水庫,水質好壞直接影響全縣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及至生命安全,由于部分水庫或河道流域范圍內的污水未達到達標排放,以及一些水庫水面養殖發包后,多采用投肥養殖方法,水質污染嚴重,為保護珍惜的水資源不受污染,水資源保護工作有待加強。
三是水利管理隊伍建設急待加強。①.縣水利局近年來,隨著水利建設投入的增加,工程項目需要投入很多的技術力量進行建設與管理,縣水利局現有專業技術人員明顯不足,亟待引進專業人才,從而滿足繁重的工作需要。②.鄉鎮水利站。在鄉鎮機構改革中,大部分水利工作人員都是兼職、水利專業知識缺乏,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管理水平有限,水利工作人員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③.水利工程管理。全縣小型水庫工程點多、面廣,由于缺少專人管理或無人管理,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工程維護管理差,效益不能充分發揮。
七、下一步工作建議:
2010年12月31日,國家以中央一號文件形式出臺了《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為水利工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7月8日至9日,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及省、市《實施意見》精神,扎實做好全縣水利工作。
一是著力推進水利規劃工作。為加快縣城水利建設滿足城鄉工農業生產和發展的需求,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省、市《實施意見》在全面做好全縣水利普查工作的基礎上,認真編制水利發展各項規劃做到科學編制、統籌兼顧。
二是著力推進水源工程建設。加快小(2)型水庫及重點山塘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力爭2015年全面完成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充分發揮水庫、山塘的蓄水效益。
三是著力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重中之重來抓,積極爭取實施重點小農水縣工程,按照“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總體要求,實施溝、渠、田綜合治理,建設高標準農田水利受益縣。
四是健全基礎水利服務體系,從新組成建立鄉(鎮)水管站,真正落實水管站人、財、物,確保水利工作有專人負責。
- 上一篇:水利局隱患排查情況匯報
- 下一篇:鄉防汛工作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