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經濟發展報告
時間:2022-01-17 10:03:44
導語:商務局經濟發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主要成就
1、各項指標創新高:2010年,實際利用內資12.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086萬美元,分別是2005年的近4倍、2.5倍;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90億元,是2005年的近4倍;工業增加值21.1億元,比2005年翻了近2番;工業稅收從2005年的3200萬元提高到2億元,增長了近7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3億元,比2005年增長564%,增加值19.5億元,是2005年的6倍多。今年1-10月份,實際利用內資11.7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415萬美元。
2、重大項目有突破:截至到目前,我縣園區落戶企業17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余家。重大落戶項目主要有世界500強企業臺灣寶成國際集團投資3000萬美元的寶宏(工業)集團項目、由央企中國建材股份公司旗下的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投資5.2億元的吉水南方水泥項目、景旺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的江西景旺精密電路有限公司。此外,泰極銅業、玉福能源、永盛電子、遠健鞋業、金田糧油、蕭翔禽業等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是我縣園區發展的龍頭。
二、主要經驗做法
1、主攻招商引資,堅持產業招商專業招商。
2、加快園區建設,搭建好創業平臺。我縣按照一園三區的總體布局,嚴格做好科學規劃,重點打造城西工業區,不斷完善。在城西工業區內,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并科學規劃好電鍍集控區、電子信息產業園、林化香料產業園,促進產業集聚。園區基礎設施投入累計達5億元以上,平整土地6000余畝,園區框架拓展面積達10平方公里,一期基本建成,二期逐步推進,三期正在規劃設計中。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得到完善,110KV變電站、職教中心及日用品配送中心等配套設施陸續建成,園區建設成效明顯,為企業及各類創業人員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3、積極采取措施,做好企業幫扶工作。按照“誰引辦、誰幫扶、誰受益、誰幫扶”的要求,突出企業用工、融資等重點工作。通過召開招聘會、入鄉進村等形式,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并對企業員工培訓給予不低于200元每人的培訓補助;通過召開政銀企聯席會、創新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運作模式等方式,幫助企業做好融資工作。從縣財政安排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扶持企業技改貼息、技術創新、資助人才培訓等。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科技研發中心,例如,幫助永盛電子成功申報吉安市液晶顯示模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創造國家級馳名商標、中國名牌或是獲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企業,我們會給予一定獎勵。
三、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貢獻
1、擴大了經濟總量。2010年,引進企業生產總值44.15億元,占全縣GDP總值60億元的74%;全縣工業稅收2億元,占全縣財政總收入5.22億元的38%。
2、促進了就業增收。2010年,我縣園區擁有企業175家,用工人數達1.6萬人,吸引了大批大中專畢業生及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園區企業普通工人工資每1000元,專業技術工人每月1200元,提高了人們的收入水平。
3、提升了城市品位。近5年來,我縣工業園區框架拓展面積達10平方公里,相當于再造了一個縣城,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引進了錦宗賓館、甘雨亭超市等重大現代服務業項目,增強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面貌。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中小企業融資難。一些項目因資金周轉緊張,貸款又難,嚴重影響了其投資和建設步伐。如我縣永盛電子項目,資金需求量大,但融資困難,以致項目二期遲遲不能投產。銀行和某些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又存在顧慮,申請手續繁瑣,利率高,使得企業融資的成本增加。
2、園區可供緊張。隨著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的加大,我縣急需供地落戶的項目日漸增多,但受國家嚴格控制用地指標、建設用地報批指標缺乏因素的影響,園區可供地非常緊張。
3、企業招工較困難。落戶我縣園區的企業大部分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用工量較大,大多數企業出現了招工困難的局面。
五、意見建議
完善體系建設,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一是強化政銀企合作。不斷優化金融環境,進一步完善激勵措施,強充分調動金融機構放貸積極性。化政銀企合作,促進駐縣各商業銀行用足用活國家信貸政策,積極向成長型企業融資提供支持,確保每年新增存款主要投向工業經濟建設。二是探索建立擔保機制。創新中小企業擔保公司運作模式,探索市場化運作辦法;積極鼓勵引導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融資和上市融資;引導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誠信評估體系,努力爭取市外金融機構資金支持;努力吸引民間資金參與企業發展。
強化服務,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一是加強領導。政府要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政府任期目標和有關職能部門目標責任制。要進一步明確和強化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服務和監督作用,不斷完善服務方式和手段,并為其開展工作創造條件。二是嚴格規范行政行為。要繼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加大從源頭上堵住和治理“三亂”行為的力度,嚴肅查處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政法機關和行政執法部門要文明執法,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切實維護非公有制經濟從業者的合法權益。
- 上一篇:商務局黨員形象活動方案
- 下一篇:工業局經濟和發展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