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培訓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26 03:52:26
導語:扶貧培訓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農村暨脫貧攻堅戰工作會議的安排部署,按照《省貧困勞動力培訓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的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現就2016年全縣扶貧培訓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我縣“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就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能培訓,全面提高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素質,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確保我縣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貢獻力量。
二、目標任務
以實現貧困戶轉移就業、創業,增加貧困農民收入為目標。著力加強農業科技引導、推廣與培訓,促進“一村一品”發展,培育支柱產業,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按照“渠道不變、用途不變、因地制宜、按需培訓”的原則,大力開展各類培訓。2016年,全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520人。
三、培訓原則
(一)以人為本,注重開發。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主體,按照“扶上馬、送一程”的原則,可兼顧建檔立卡已脫貧人口,通過培訓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為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鄉鎮經濟發展培訓所需勞動力和熟練掌握實用技術的新型農民。
(二)因地而宜,分類實施。結合各鄉鎮貧困人口規模,以鄉鎮或村為單位,確定培訓班,針對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進行分類培訓。
四、培訓形式和項目管理
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圍繞扶貧產業項目,本著貧困地區實際需求的原則開展培訓工作。
培訓工作由縣扶貧辦組織,根據培訓內容,由各鄉鎮、村和委培單位具體實施。
(一)“農家課堂”培訓。以種植,養殖為目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圍繞農村迫切需要的種苗繁育,高產栽培管理、低產改造、病蟲害防治等進行培訓,將課堂安排在田間地頭、飼養場院。
(二)示范點培訓。組織農戶到本地或外地實用技術培訓點進行培訓。原則上以就地培訓為主,也可以結合產業開發進行異地培訓。
(三)規范扶貧培訓項目管理,做好建檔立卡工作。檔案要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培訓項目計劃方案。2.培訓通知。3.培訓教材。4.培訓人員和授課人員花名冊;授課人員花名冊:包括授課人員的姓名、單位、職稱、授課時間、領取補助的金額及本人簽名等。培訓人員花名冊: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所在鄉(鎮)和村(屯)名稱、領取補助的金額及本人簽名等。
五、培訓資金補助標準
2016年,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共計15期。各承訓單位依據本地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培訓時間定于6-12月期間,每人補助200元,補助資金專用于講課費、誤餐費、資料費、交通費、后期跟蹤服務費用等。合計利用專項資金30.4萬元。
對當年參加就業培訓并獲得培訓合格證和職業資格證或專項能力證書的貧困家庭勞動力,憑證一次性補助1400元。
六、培訓教師聘請
實用技術培訓,需聘請培訓教師,由承訓單位和委培單位聘請,講課費在培訓費中開支。聘請教師需提供如下資料:
(一)身份證復印件;
(二)技術級別聘任證書復印件;
(三)講師登記表。
七、工作要求
(一)制定實施方案。各鄉鎮和委托培訓機構要根據縣下達的培訓計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盡快將任務分解落實,特別要抓好培訓人員,培訓內容和確定培訓教師的落實,確保培訓工作全面完成任務。
(二)實行實名制培訓。培訓單位要建立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檔案,做到一期一檔。做好培訓現場影像資料的存留。每期開班前一周,報縣扶貧一份預培訓人員明細表,備扶貧辦開班當天現場監督。自行培訓視為自動取消項目。
(三)培訓補助資金,實行財政報賬制。培訓中所發生費用,暫承訓單位墊付。培訓結束后,由縣扶貧辦會同縣財政相關部門對培訓進行檢查驗收,承訓單位憑培訓驗收單和檔案等相關資料,到縣財政部門報賬。
(四)加強培訓資金管理。培訓資金只能用于實用技術培訓的各項支出。要加強對培訓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的檢查與審計,對虛報冒領擠占挪用培訓資金的要嚴肅查處。
- 上一篇: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工作方案
- 下一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