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物資應急保障預案

時間:2022-05-20 04:00:37

導語:救災物資應急保障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救災物資應急保障預案

一、救災物資應急保障組織機構與職責

按照鎮委鎮政府組織分工,成立鎮救災物資應急保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和救災物資儲備組、應急保障組、運輸組、安全保衛組和監督檢查組。

(一)領導小組與工作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單位部門:鎮民政辦、財政所、衛生院、鎮愛衛辦、鎮供銷聯社、派出所、鎮紀委監察室、城建中隊。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全鎮災區災民生活所需救災物資的征集、儲備、管理、調運、發放、安全保衛、監督檢查和審計工作。

(二)辦公室及其工作職責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民政辦。辦公室主任由鎮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符愛花擔任。

辦公室職責:負責全鎮救災物資應急保障的日常工作。

(三)各工作小組職責分工

1、救災物資儲備組:由鎮民政辦、財政所、衛生院、鎮愛衛辦組成,負責全鎮救災物資的征集和儲備工作。

2、應急保障組:由鎮民政辦、鎮愛衛辦、派出所、衛生院、城建中隊組成,負責救災物資應急發放、災民疾病治療和災區衛生防疫工作。

3、運輸組:由鎮民政辦、衛生院、派出所組成,負責救災物資應急保障運輸車輛的安排和運輸工作。

4、安全保衛組:由派出所組成,負責協助鎮民政辦和衛生院在實施應急保障工作中的安全保衛工作。

5、監督檢查組:由財政所和鎮紀委監察室組成,負責全縣救災物資應急保障的檢查、監督和審計工作。

二、救災物資儲備

(一)救災資金及物資的儲備

根據我鎮歷年自然災害發生的特點和各村委會易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鎮財政承受能力和鎮救災物資儲備的工作實際,鎮有關部門要儲備用于災民生活安置、醫療衛生必須的救災物資,保證災區應急保障的物資供應。

救助物資種類主要包括:臨時居住所用帳篷、糧食和食品、油、鹽、飲用水、棉被、棉衣、各種藥品等。

(二)救災物資來源的主要渠道

1、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調撥;2、向社會征集;3、政府采購。政府采購救災物資所用資金的籌集主要有3個渠道:一是落實鎮本級自然災害事業費;二是開展救災捐贈籌集;三是爭取上級特大自然災害補助金。

(三)儲存與保管

救災物資儲存和保管是儲備工作的難點。鎮民政辦要利用現有儲備倉庫條件,重點儲備當年應急救助所需的棉被、棉衣;利用慈善超市儲備一定數量的米、面、油;與廠家簽訂食品、飲用水議向協議;發生特大自然災害、緊急轉移安置災民時,首先應立足于就近就地解決災民住宿、吃飯和飲用水問題,需要市應急救助時,再進行緊急調運。

三、救災物資應急保障申請及發放程序

(一)啟動條件和終止

一旦發生特大自然災害、突發公共事件需要救災物資應急保障時,由領導小組依據應對自然災害響應級別和需求量,宣布啟動救災物資應急保障預案;應急保障結束后宣布終止。

(二)救災物資應急保障履行申請、調查、調運、發放、報帳程序

1、申請:由各村委會救災領導小組根據本地災民生活安置實際需求,以書面形式及時向鎮救災物資領導小組提出申請和災民救助名冊。

2、調查:鎮領導小組立即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核災后向鎮領導小組匯報。

3、調運:由縣鎮民政辦、衛生院、派出所組織人員將救災物資快速運往災區。

4、發放:由鎮民政辦組織發放。為保障救災物資應急救助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發放救災物資時必須做到:有申請、有調查報告、有調撥單、有災民救助名冊、有救助卡、有發放方案、有張榜公示、有報帳明細表、有帳目、有救助檔案。

四、檢查、監督及其他

(一)檢查和審計

災情結束后由財政所、鎮紀委監察室組織人員對救災物資發放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審計,并向鎮領導小組報告。

(二)責任追究

發現違法、違規現象,經查實后,將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和當事人行政和刑事責任。

(三)本預案由鎮人民政府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