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年度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30 05:19:03
導語:商務局年度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21年工作總結:
(一)招商引資:
今年以來,我們充分發揮2個化工園區、1個工業園區及1個特色海洋經濟園區的載體優勢,積極承接京津冀和長三角等地區產業轉移,全面推進“雙招雙引”。一是在產業招商上下功夫,積極擴充項目增量。圍繞石油化工、鋰電、鈦、鋁等產業鏈條,做好延鏈、補鏈、增鏈,先后赴上海、深圳、青島、西安等地開展外出招商活動,年內共簽約了湖北萬潤磷酸鐵鋰聯產碳酸鐵項目、上海晉瑄六氟磷酸鋰及電解液添加劑等項目4個,與寧德時代、南京紅寶麗等14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積極跟進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魯北大唐儲能電站、三岳化工系列產品等23個在建項目,已實現市外到位資金超80億元,超額完成本年度的招商引資任務。二是在專業化園區建設上下功夫,促進項目向園區集聚發展。圍繞化工、漁網加工、裝備制造、電力器材、不銹鋼精密加工等我縣特色產業,精準謀劃了幾大專業化園區,全面打造一流專業化平臺。年內投資建設了25.6萬平方米的高端智能化漁網產業園,打造長江以北全國重要漁網生產基地;總規模26萬平方米的華盛生態家紡產業園正在建設中,部分廠房已在10月份建成投用,可實現形成織、印、染、成衣等全產業鏈條發展;深化與世界500強中電建的戰略合作,開發建設秦口河臨港產業園,爭取1-2年時間內完成航道疏浚、工礦建設用地整理、碼頭建設及鐵路支線、鐵路貨場等建設,重點招引海洋裝備、食品等產業項目,做大做強臨港產業。三是在健全機制上下功夫,提升招引服務水平。制定出臺了2021年招商引資工作方案,組建了強有力的招商隊伍,深化與中科院、省科學院、魯東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專家人才,通過聘任“招商顧問”等方式,提高招大引強的精準度和落地率。
1-10月份,新簽約、立項21個,計劃總投資138.13億元。其中世界500強2個(大唐魯北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MW/200MWh儲能電站項目、魯北碧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海水淡化工程二期),過10億元實體項目8個。開工率80.95%。實現市外到位資金79.16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4.16%。
(二)外貿進出口:
一是抓監測分析。及時跟蹤我縣主要進出口產品、重點進出口企業,積極聯動海關、外管、稅務等主要涉外部門,做好運行檢測分析,完善政策支持,引導企業多進多出。縣內鑫岳燃化、金海鈦業、魯北集團、德信化工、世旭塑木等重點企業,1-10月份,實現進出口691764萬元人民幣,占全縣進出口總額的92.4%。二是抓政策落地。除落實補助資金政策外,縣商務局連續舉辦首期跨境電商培訓會,外貿政策宣講會,組織企業參加省市商務部門主辦的各類培訓班,為企業外貿人才充電蓄能。三是抓新業態發展。積極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提升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出臺《縣支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暫行辦法》,經縣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后,10月22日,正式印發。1-10月份,我縣跨境電商交易額從無到有,從6月份的首單成交額3.1萬元,到10月份底的8883萬元人民幣。我縣的漁網、不銹鋼等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跨向了國際市場。四是抓展會平臺。主動應對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帶來的不利影響,穩住外貿規模,增強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積極組織企業參加第130屆廣交會、中食展、進博會、消博會等展會,加大市場拓展力度。
1-10月份,進出口總額74.9億元,增幅223.9%,居10縣區第一位。其中,進口57.8億元,增幅375.7%,居10縣區第一。出口17.1億元,增幅55.9%,居7縣區第三。
(三)外資:
一是全力促進在談項目簽約落地。建立健全外資項目洽談、審批、建設和運營全方位服務保障機制,開設“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確保外資項目簽約落地。目前,湖北萬潤電解液及添加劑項目正在籌備成立外資公司,注冊資金1億美元。二是全力抓好外資項目招引。按照“突破歐美、深化日韓、提升港澳臺”思路,通過廣交會、華交會、進博會、“選擇”等平臺,大力推介縣內資源、交通、產業、環境等優勢,加大外商招引力度。緊盯香港協和能源集團醫養健康城項目,加大洽談跟蹤服務力度,爭取項目早日落戶。三是全力服務在建外資項目。加快推進香港華盛紡織項目建設,目前該公司已增資擴股,注冊資金擬增長到5500萬美元,已成立工作專班,加大服務力度,確保剩余外資盡快到位。緊盯偉達網具項目,確保剩余外資盡快到位。漢拿山經貿實業()有限公司已注冊成立,并到位資金1萬美元。1-10月份,實現到賬2303萬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51.18%,增幅99.91%,居7縣區第四。
(四)商貿流通:
強化扶持引導,商貿服務業實現轉型升級。圍繞建設魯北地區最具活力商貿新城目標,積極推動內貿提檔升級。一是消費活力全面釋放。1-9月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8.3%,增速列全市第4位。實施消費升級行動,發放21萬元政府補貼資金,在圣豪、鹽百、瑞豐超市舉辦中秋、國慶“兩節”打折讓利促消活動,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發放30萬元限額以上商超、加油站、汽車電子消費券,推動全縣消費市場的加速回暖。居然之家商業綜合體項目加快建設,古城步行街加快打造省級步行街,激發消費潛力。二是商貿流通工作穩步推進。積極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姬家花園食用油、豐香園食用油爭創省老字號工作加快推進。做好二手車市場日常監管等工作,新增交易市場4家,二手車行業健康發展。加強市場運行調控監測和安全生產,發放監測資金2萬元,指導監測企業及時做好數據報送,監測系統數據的及時率、報送率達到100%。抓好企業安全運營,對商超、加油站、二手車交易市場等重點商貿企業和行業的安全生產進行定期督導檢查,沒有發生安全事故。三是電子商務提質增效。大力開展電商扶貧,在海豐街道開辟鄉村賦能電商平臺,收益全部作為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增收,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直播經濟”,依托達信網紅直播孵化培訓基地,加快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發展,舉辦了“年貨節”、“直播大賽”,提高電商對社零額的貢獻力。四是成品油市場規范有序。充分發揮縣成品油聯席會議辦公室的作用,積極做好成品油市場監管工作,對68家成品油企業經營許可年審,促進成品油市場規范安全有序。主動出擊打擊“自流黑”,制定了《全縣成品油市場整治工作宣傳方案》,印發2000份《關于打擊取締非法加油站點的通告》,共打掉黑加油站點(包括私改流動加油車)30個。將成品油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納入我縣社會治理“全科大網格”管理系統,進一步推動成品油監管實現精細化管理,著力構建成品油舉報、網格化巡查與依法處置、懲戒相結合的長效監管機制。五是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平穩運行。以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己任,全力做好商超、農貿市場等重點行業領域、重點環節、重點部位,全面開展大排查、大檢查、大整治,沒有發生任何問題。加大市場管控力度,做好物價調控和民生物資儲備,確保物價平穩、供應充足、市場有序。
二、存在問題
招商引資方面:一是跟蹤洽談項目多,實際落實項目少,新開工項目少。二是引進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項目偏少。三是招商渠道偏窄。外資方面:一是外資項目儲備少,后勁不足;二是外資結構不優;三是外資大項目支撐力不足。外貿方面:一是外貿龍頭企業少;二是外貿專業人才不足,三是政策利用率不高。商貿流通:一是消費層次偏低,品牌吸引力不夠,造成部分數據外流。二是農村消費不強,充分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措施不到位。
三、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縣商務局按照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一條主線”;圍繞投資、進出口、消費“三個重點”;實施內資外資雙向提升,對外貿易提質增量,商貿流通活力釋放,消費市場全面升級“四大工程”;強化黨建引領、執法監管、隊伍建設“三個保障”(“1343”)的工作思路,謀劃布局全縣商務工作。
(一)招商引資:引進市外資金80億元以上,引進過10億元項目3個以上、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項目1個以上。
一是在產業鏈招商上下功夫,積極擴充項目增量。圍繞高端化工和新材料產業,梳理好石油化工、鋰電、鈦、鋁等產業鏈條,理清上下游產品,瞄準樹脂、涂料和鋁基新材料等產品,搞好項目對接和產業鏈對接,全力打造鋰電產業、鈦產業、鋁產業、石化產業基地。鋰產業,我縣已確定鋰產業發展規劃,正從中游的正極材料和上游的碳酸鋰切入,發展鋰鹽、正負極材料,吸引周邊電解液資源,發展鋰電池及廢電池回收資源化等全產業鏈開發,打造千億級鋰電新能源基地。明年招商的重點是鋰電池制造和廢電池回收產業,已與寧德時代、贛鋒鋰業、中航鋰電、光華科技、派能科技等對接合作。鈦產業,已發展成為我縣新材料支柱產業,正在實施硫酸法鈦白與氯化法鈦白共生,發展下游鈦合金及油漆涂料產業,達到投入200億、產出360億元的產業集群。在年產25萬噸金紅石型鈦白粉穩產的基礎上,向新型化、高端化鈦合金方向招引項目,打造全國高端鈦產業基地。重點招引方向是鈦產業的下游鈦合金、涂料、油漆等產業項目,同時拓展出口業務,覆蓋國內外兩大市場。鋁產業,目前,我縣鹽堿電鋁循環經濟產業走上了特色化發展之路,利用好大唐魯北供熱機組和園區內100萬噸燒堿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條,形成420萬噸氧化鋁和150萬噸化學品鋁產能,打造高端化學品鋁產業基地。同時與北京空天研究院合作,發展航空航天用高端鋰鋁合金項目,與鋰電基地配合,引入超薄鋁箔和超薄銅箔等正負極用板材生產線,形成化學品鋁、電子專用鋁、空天專用鋁等高端鋁型材產業格局,形成輻射國內外的精細鋁產業基地。石油化工產業,我縣石油化工主要產品有氯堿、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聚醚多元醇、清潔油品等,成為南京紅寶麗、句容寧武、煙臺萬華等國內重點化工企業的原料長期供應商,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前列,形成了“油頭化尾”、“少油多化”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實現了石化與鹽化、精細化工的有機結合。下一步,上游圍繞丙烯生產,滿足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的原料需求,下游圍繞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工材料,與煉油、芳烴和乙烯項目實現一體化發展,形成乙烯、丙烯、芳烴、碳四產業鏈,打造高端石化及新材料產業基地,為日用化工、醫藥化工、高端新材料等行業百余種產品提供原材料。
二是在載體招商上下功夫,打造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我們充分發揮2個化工園區、1個工業園區及1個特色海洋經濟園區的載體優勢:魯北高新區定位是高端石化基地、鋰電產業基地、鈦產業基地;新海工業園定位是精細化工基地,主要承接魯北高新區下游產業,重點建設好涂料、醫藥、助劑三個產業園;經濟開發區定位是科技創新示范園區,重點打造生態家紡產業園和裝備制造產業園;東風港經濟園區定位是打造海洋經濟的先行區,加快建設臨港產業園。借助京津冀地區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產業,長三角、珠三角、環太湖地區和廣東五個化工園區外遷的機遇,鼓勵現有企業圍繞現有產業增資擴產,積極引進合作伙伴,實現借梯上樓、借船出海,積極擇機擇地舉辦招商推介、產業對接、項目洽談等專題招商活動。
三是在專業化園區建設上下功夫,促進項目向園區集聚發展?!胺N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圍繞化工、漁網加工、裝備制造、電力器材、不銹鋼精密加工等我縣特色產業,精準謀劃幾大專業化園區,全面打造一流專業化平臺。高端智能化漁網產業園,主要建設25.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和質檢研發中心、智能化倉庫等,建成后,通過園區平臺,實現產品銷售一體化,有效整合當地漁網產業和資源,打造長江以北全國重要漁網生產基地;總規模26萬平方米的香港華盛生態家紡產業園正在建設中,部分廠房已建成投用,可實現形成織、印、染、成衣等全產業鏈條發展;深化與世界500強中電建的戰略合作,開發建設秦口河臨港產業園,爭取1-2年時間內完成航道疏浚、工礦建設用地整理、碼頭建設及鐵路支線、鐵路貨場等建設,重點招引海洋裝備、食品等產業項目,做大做強臨港產業;電力器材產業園,全縣共有電力器材生產企業60家,主導產品包括電力器材、電子機具等。下一步,整合優勢企業資源,建設占地1000畝電力器材產業園,重點支持研發和公共檢測平臺項目,打造中國北方電力器材基地。
四是在委托招商上下功夫,借助專業力量提升招商實效。發揮好魯北、三岳、京能、語軒物流等企業合作領域廣,人脈資源豐富的優勢,開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延伸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借助于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全國石化聯合會、東方龍商務咨詢公司、駐外招商聯絡處及各地濱州商會等平臺,廣泛開展委托招商,積極收集產業轉移信息,引進一批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高精尖項目。探索建立產業投資基金,發揮基金的杠桿作用,為引進更多優質投資項目,打造投資的首選地。
五是在環境安商上下功夫,確保項目落地見效。為推進落戶我縣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及后續建設便利化,建立健全重大項目洽談、審批、開工建設和運營的全方位服務保障制度,開設審批服務“綠色通道”,所有審批事項實行“一站式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和審批服務水平。發揮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指揮部作用,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相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實行全程跟蹤服務。
(二)外貿:進出口總額比2021年增長10%左右。
一是穩大宗,促增量。保持鋁土礦、鈦精礦、鈦白粉等重點進出口產品規模,服務好鑫岳燃化原油240萬噸/年配額全部到位,確保數據統計在,穩住外貿基本盤。二是抓培育,優結構。重點跟進德信化工、金海鈦業、華盛紡織等企業,加大企業出口規模,尤其是借助2022年魯北6萬噸氯化法鈦白粉、華盛紡織、惠廣化學投產的有利時機,增大我縣出口比例,優化進出口結構,僅鈦白粉一項可預計增加出口額7億元。三是建平臺,育新能。用好《縣支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暫行辦法》,積極引導企業,利用跨境電商平臺,擴大外貿出口業務。促進金海漁具、十里香、豐香園、智博金屬、蘇美特金屬等企業大幅度實現跨境電商出口。擴大泊頭漁網自營出口規模,組建漁網產供銷一體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壯大我縣出口總量。四是優服務,穩增長。抓好外貿人才培訓,提升外貿從業人員綜合技能,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用足用好上級及縣級惠企政策,積極協助企業申報各項專項資金,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三)外資:2022年,完成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同比增長11%左右。
一是強化精準服務。全面摸清在談、簽約、在建外資項目情況,建立重點外資項目儲備庫,對重點外資項目洽談、企業設立變更、外資到賬,全程靠上服務,加快項目落地到資。重點跟進投資50億元的魯北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新能源類項目,隨著項目的進展,爭取更多的外資不斷到位。二是優化外資結構。對標外資考核辦法,加大對制造業、日韓資項目的招引力度。2022年第一季度緊盯漢拿山公司、偉達網具制造業項目,推進韓資早日到位。三是深挖外資增長潛力。積極參加招商推介活動,利用與世界500強連線、跨國領導人青島峰會、進博會等活動,組織招商推介,引進一批好項目。加強與湖北萬潤、上海晉瑄重點企業對接聯系,積極推動外資并購、現有外資企業增資、境外企業返程投資,加快利用外資進度。
(四)商貿流通: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約12%左右。
一是實施商貿流通企業培育工程。大力發展批發業,引導魯北、鑫岳、三岳等工業企業實施二三產業分離,培育一批商貿流通龍頭企業。積極發展零售業,依托銀座、圣豪、瑞豐等五大超市,整合社會資源,實現規模擴張,提升現有商貿項目競爭力。提升住宿餐飲業發展水平,加快海城五星級酒店及高端商業綜合體項目建設,加大星一、廣興德酒店的招商運營工作,與國內外一流高端酒店對接力度,力爭早日開業運營。挖掘劉大廚、順和、正陽樓、白玉蘭、金都大酒店等企業積極納統,實現規模發展。年底前,可納統批發業15家以上,零售2家,住宿餐飲各1家。二是實施商貿流通企業規模發展工程。加大對龍頭商貿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植入“首店經濟”,加快推進樂滿家購物廣場建設,建設體驗式旗艦商場,同時配套餐飲、休閑等業態,培育新的商貿經濟增長點。加快推進棣州智匯物流園建設,深化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建立共享網點、統倉共配,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爭創全省“現代流通十強縣”。三是實施商貿流通品牌創建工程。大力培育省級古城步行街,引導特色品牌、老字號品牌和非遺技藝進駐,開設夜間觀光游憩、文化體驗、時尚購物、24小時便利店、24小時閱讀和“深夜食堂”特色餐飲,形成人氣興旺、特色鮮明、業態多元、有文化底蘊的高品位步行街。用足用好"老字號”品牌效應,積極創建申報姬家花園食用油、豐香園香油、吳氏蝦醬等老字號。四是實施消費市場主體壯大工程。積極推動服務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促進消費轉型升級,組織華商學院直播基地年貨節、騰翔4s店汽車展會等大型促銷惠民活動,繁榮節假日消費市場。堅持統籌推進,開展農超對接活動,引導和支持品牌化、連鎖化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進入社區設立社區便利店、社區超市等,打造“十五分鐘便民商圈”。
- 上一篇:舉報假幣犯罪獎勵辦法
- 下一篇:期刊數據分析對辦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