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旅局工作謀劃

時間:2022-02-08 11:09:31

導語:文廣旅局工作謀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廣旅局工作謀劃

2021年,我縣文旅工作將繼續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精神,圍繞省、市文旅主管部門工作部署和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推進文旅事業繁榮發展,竭力推進我縣文旅事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為我縣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一、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提升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公共服務水平。利用“舞臺車”、“圖書車”、“文化車”下基層流動服務,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每月每車下鄉不低于2次,全年下鄉總次數在72次以上。

2、打造“文化活動品牌”,創新“月月五個有”活動。

以影劇院、人民廣場、體育健身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為平臺,發揮好藝術團、亂彈協會、馮莊亂彈劇團等藝術團體的作用,把“送歡樂、下基層”、戲曲進鄉村、“消夏晚會”、“三區”人才計劃、“節慶”文體活動以及農民運動會、冰雪運動會、籃球、足球各種聯賽等,融入到“月月五個有”,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向基層延伸,擴大涵蓋面。全年擬組織舉辦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文體培訓、書畫攝影展覽等活動不少于300場次。

3、推進我縣文化館(數字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目前,全縣16個鄉鎮已全部建立圖書館分館,明年將在有條件的鄉鎮逐步建立文化館分館(數字文化館),爭取盡快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享。通過總分館制建設加快我縣城鄉均衡化發展,進一步健全城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4、以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為契機,每季度在全縣范圍內開展1次鄉鎮綜合文化站專項資金使用治理工作。通過完善設施功能、增加經費投入、配合建立監管平臺和強化評估考核等措施,爭取到2021年底,提升服務效能建立長效機制,增強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5、按照“五個一”(一間多功能文化活動室、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間圖書閱覽室、一套群眾體育設施器材、一套簡易音響設備等文藝文器材)的基本標準,補齊短板,完善農村社區文化服務設施,著力做好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工程,全年培樹20個文化示范村。

二、整合資源,提高文旅對外影響力

2021年重點謀劃組織7項大型活動:

6、4月份組織舉辦第五屆暨花海馬拉松比賽。

7、5月份組織舉辦第七屆廣場舞大賽暨千人共跳廣場舞。

8、7月份組織舉辦首屆文創作品大賽,進一步提升我縣文創創作水平,推進我縣文創整體軟實力。

9、9月份組織舉辦第四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第三屆農民運動會、第四屆千人健步行。

10、12月份組織舉辦第三屆冰雪運動會。

三、重點項目謀劃:

11、游客服務中心(方案一):游客中心建在325省道與梨產業路交叉口東北側,總占地20畝,主體建筑面積4000平米,配套廣場停車場面積9200平米。(投資金額3000萬)。

游客服務中心(方案二):游客中心建在橋頭西北角貞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址上。

12、主會場:主會場設在325省道與梨產業路交叉口東北側,占地20畝。

四、著眼文旅融合,提升文旅產業發展

13、完善提升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將打造成集生活休閑、生態保護、旅游度假、文明傳承等復合功能的3A級景區。

14、“冀南明珠、孝道小鎮”田園綜合體項目:我局和方營鎮共同引進由省川渝商會投資3億元在建設“冀南明珠、孝道小鎮”田園綜合體,建成運營后年可接待游客300萬人,實現年產值5億元,稅收500萬元,帶動300人就業。

15、嘉年華游樂場項目:由娛樂設備有限公司投資1.56億元建設嘉年華游樂場,項目總占地150畝,建設50多種娛樂項目,預計年觀光游客20萬人次,年收入3800萬元,帶動周邊村3500人就業。

16、田園綜合體項目:引進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謀劃建設田園綜合體項目。計劃建設總規劃面積約為1.89平方公里,規劃總投資16.3億元,其中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打造集“居住+購物+文化+教育+電商+藝術+加工+餐飲+娛樂+健身+休閑+養老+度假+會議+體驗+旅游+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爭創省級旅游度假區。

17、壯大書畫產業。邀請知名書畫家及省、市書協、美協來威開展2次培訓、4次書畫展覽、12次筆會等活動,提高書畫隊伍創作水平。

18、組織開展文藝精品創作。設立文學藝術繁榮獎。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創作,創作出放映時代、社會變化的歌曲、詩歌、小品、戲曲、舞蹈等文學藝術精品。通過表彰文藝創作成果,激發文藝工作者多出精品,進一步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五、堅持傳承創新,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

19、正月十二開展元宵節“非遺”匯演2場次;2021年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展非遺展演系列活動4場次。

20、利用非遺展演、展示、體驗,非遺展館、土布紡織傳習所,開展非遺宣傳、進鄉村、進敬老院等活動50余場次。

21、組織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參加國家、省、市非遺展演展示活動8場次以上。

22、挖掘、整理非遺項目,編印《梨花大鼓曲目》、《亂彈》、《梅花拳》三冊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錄制《梨花大鼓》、《亂彈》、《梅花拳》等非遺影像資料8小時以上,做好非遺申報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文化旅游市場監管

23、強化全領域執法。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綜合使用日常巡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深入開展文化市場全領域監管執法。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校園周邊文化經營秩序。年度日常巡查不少于12次,“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不少于4次,專項行動不少于3次,確保文化市場規范有序健康發展,不出現任何政治和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