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社會救助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6 05:27:05

導語:民政社會救助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社會救助工作總結

為全面落實好社會救助政策,切實改善困難生活狀況,保障基本生活權益,體現市委、市政府對殘疾弱勢群體的關懷,市積極行動,主動作為,扎實推進社會救助工作順利進行,確保將市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內。現將市社會救助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和《省社會救助實施辦法》及《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省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規程》、《省臨時救助工作規程》相關要求,2019年市民政局在社會救助方面具體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城鄉低保救助工作一是強化“兩項制度”和分類救助政策有效銜接。切實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低保兜底工作,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實現了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的圓滿完成。二是建立城鄉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2019年7月農村低保標準從3720元/年提高到4200元/年,城市低保標準從500元/月提高到540元/月。農村低保實施分類救助,一類對象255元/月,二類對象240元/月,三類對象215元/月。城市低保在月收入540元以下實施補差救助。三是實施按時足額救助工作。農村低保實施按季度發放,在每季度第一個月15日前完成救助資金的發放工作,城市低保實施按月發放,在每個月15日前完成救助資金的發放工作。采用社保卡“一卡通”監管系統,實施社會化發放。

(二)城鄉特困救助供養工作對年齡60周歲以上無法定贍養人或法定贍養人無贍養能力,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年齡16周歲以下無法定撫養人或法定撫養人無撫養能力,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的少年兒童和肢體、視力一級,智力、精神二級以上的孤殘人員納入城鄉特困救助供養范圍651人。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嚴格執行社會救助救助標準政策,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民政助理員和低保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二是加強對鄉鎮(街道)民政助理員的監管工作,確保社會救助信息核對和信息系統錄入的準確性。三是加快完善社會救助家庭情況核對信息平臺建設,建立民政、公安、財政、工商、住建、人社、車管、稅務、銀行等多個部門協調機制,確保信息監管系統的信息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