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沿江開發情況的匯報
時間:2022-02-22 06:40:00
導語:關于沿江開發情況的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按照鎮江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通知要求,我們對揚中市沿江開發工作情況進行了較系統的調查了解,現將相關情況向課題領導小組作一匯報。
一、我市圍繞沿江開發所做主要工作
隨著鎮江市《沿江產業帶規劃》和《沿江詳細規劃》的相繼出臺,我市緊緊圍繞省、市戰略部署,強勢推進沿江產業帶規劃建設,加快沿江開發步伐,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1、加強組織領導,營造濃厚發展氛圍
我市把沿江開發擺上了極為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有關部門和鎮區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沿江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協調和解決沿江開發中的重大問題,并將沿江產業帶建設作為鎮區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督促檢查。通過媒體,廣泛開展對沿江開發的宣傳和討論,并組團赴蘇南沿江開發先進地區進行學習考察,通過不間斷的宣傳和學習,掀起了沿江開發的新一輪熱潮。
2、科學制定規劃,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為實現岸線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長久使用,我市對照《江蘇省沿江產業帶規劃》、《鎮江市岸線利用規劃》,結合實際,以促使揚中成為全國最具知名度的工程電器島和長江經濟帶人居環境最佳、投資環境最優的樂園為規劃目標,邀請國內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專家共同參與,科學制定沿江產業帶規劃綱要。規劃布局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近期建設規劃。按照近期經濟工作目標,以保護為主,劃分公用港區、工業港區、農業生態旅游和生活性岸線,為全線開發做好鋪墊;二是遠期規劃。配合城市總體規劃,以生態岸線控制為主,積極發展我市的物流業,遠期合理劃分產業布局;三是遠景規劃。按照生態市、水上花園城市的目標,結合沿江堤內1000米控制綠化帶,逐步建成28.8平方公里的環島森林公園,著力保護岸線資源,維護好整島的生態平衡。
3、立足協調發展,精心打造產業布局
我市沿江開發的總體思路是:以富民強市、率先起飛統攬全局,以加快協調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優化提升產業結構為中心任務,實施高起點、高水平、開放式開發。對照《鎮江市沿江產業帶規劃重點任務分解意見》,我市充分利用岸線資源,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強沿江產業集群效應。
集中區建設方面:目前全市已形成揚中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壩科技集中區、沿江工業集中區、油坊化工工業集中區、沿江環島風光帶和雷公島旅游度假區“區環相間”的開發格局,把工業集中生產、農業生態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去年全市累計完成集中區基礎設施投入3.3億元;集中區新批外資項目16個;合同利用外資1.6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500萬美元;實現自營進出口1900萬美元,實現財政收入3072萬元。
農業結構調整方面:以沿江開發為契機,我市充分發揮沿江地區灘涂和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立足“調優結構、調高效益”的沿江整體開發戰略,加強沿江農業結構調整,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生態水產、特色林果、應時蔬菜和優質畜牧”等沿江特色產業帶基本形成,其中,江灘圍網養殖項目已發展成全省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圍網養殖基地,并且已由傳統的水產養殖過渡為集觀光休閑于一體的現代漁業,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
沿江產業集群方面:近年來,我市按照有序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不斷提升工業產業層次,沿江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一是以發展“一鎮一品”特色產業為突破口,對基本形成的工程電器產業集群加速培育;二是加強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國公司的分工合作,實現了產業集群的集約增長;三是以建設專業化經濟集中區為推進產業有效積聚的載體和抓手,促進企業有效集群;四是廣泛利用信息技術,加快技術滲透,大力推進集群升級。我市的長江電器、江蘇華鵬、南自通華、江蘇中電等現代化企業已逐步形成具有顯著規模效益的新型工業結構體系。
4優化政策環境、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我市在在落實上級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還出臺了《關于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及其補充意見,面向企業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吸引企業進駐,幫助企業加快發展步伐。2003年,我市共推進項目80余個,簽約項目合同利用外資累計近10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企業韓國現代重工與我市南自通華集團合資項目總投資達6000萬美元,日商獨資華宇時代通訊設備項目總投資3000萬美元,均已落戶揚中。通過以上措施,目前我市工業集中區已集聚項目34個,累計總投資18.2億元。我們相信,只要招商引資得力,政策吸引得力,配套服務得力,企業發展就會欣欣向榮,沿江開發定會蒸蒸日上。
5、注重統籌兼顧,全面推進沿江開發
在沿江開發中,我市堅持從全省沿江地區乃至整個長江三角洲發展的角度來考慮,按照建設現代化水上花園城市、生態城市的要求,統籌兼顧,力求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2003年,我市努力克服資金難、用地難、拆遷難等問題,全面推進沿江基礎設施和其它配套設施建設。120公里環島江堤公路順利建成通車,揚中夾江二橋、西來橋工業自備碼頭建設進展順利,揚中大道復線、沙家港污水處理廠正在加緊規劃,泰揚過江通道的論證、規劃工作已取得較大進展。沿江和高科技工業集中區道路和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到位,兩座5萬噸級自備碼頭建設項目已獲省有關部門批準立項,沿江開發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二、存在問題和矛盾
我市沿江開發工作雖已邁出實質性步伐,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對現有的沿江開發規劃能否充分發揮岸線效益尚缺乏進一步的論證和分析,無序開發,布局混亂的現象仍然存在;二是污染少,技術含量高的新興大項目落戶少,沿江開發的成本偏高,而現時回報收益率偏低;三是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夠,沿江開發推進速度較為緩慢,投資環境仍需進一步優化;四是用地瓶頸、資金瓶頸等客觀因素制約經濟發展。
三、加快沿江開發的具體舉措
形勢逼人,但更催人奮進。我們將繼續把沿江開發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使揚中的沿江開發成為全省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的新熱點。為此,我們將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集中區建設,培植沿江開發載體優勢。通過實施大投入,努力實現大變樣。我們將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投資主體,著力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貸款為支撐,國資、外資、民資齊上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沿江開發在服從整體規劃的前提下,做到突出重點,相對集中,開發一片,成功一片。力爭區內各項配套能力盡快上檔次、上水平。
二是加快項目建設,培植沿江開發招商優勢。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我們將堅持“兩手抓”。一手抓項目推進。將對現有在建項目明確專人跟蹤聯系,對重點項目實行市領導分工負責,全力協調項目推進。一手抓對外招商。對在手的重點項目,將加強跟蹤,加快推進,確保盡快落戶。同時,我們將組織多場招商活動,加強對揚中的宣傳推介,吸引更多外資項目落戶我市。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是加快設施建設,培植沿江開發基礎優勢。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是實施沿江開發的前奏曲。今年我市將圍繞沿江開發,重點抓好2座5萬噸級深水碼頭和揚中二橋的建設。深水碼頭總投資1.7億元,建成后將為我市引進大吞吐量的制造企業創造良好條件。揚中二橋建成后將大大縮短揚中與蘇南的時空距離,從而更直接地接受上海輻射。目前二橋工程量已完成90%,我們將全力以赴加快推進,確保在9月底前竣工。
四是加快環境建設,培植沿江開發服務優勢。我市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視野,依據鎮江市81號文件精神,繼續認真落實沿江開發的各項優惠政策,并以行政體制改革為契機,助推機制創新,使集中區釋放更大活力。同時,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質量,營造更為濃厚的發展氛圍。
我市沿江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必須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務實的作風、更有力的舉措,以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永續利用為前提,強勢推進沿江開發,推動各項社會事業迅猛發展,為全市“兩率先、兩步走”目標的順利實現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對推進沿江開發工作的幾點思考
歷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沿江。“優勢在沿江,潛力在沿江,希望在沿江,壓力也在沿江”,為更好地推進沿江開發工作,我們建議:
首先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加快沿江開發的合力。成立沿江開發協調小組,負責協調和解決沿江開發中的重大問題,統籌考慮沿江經濟帶的建設,以利于明確開發的目標、任務和政策,加大推進力度。
其次要科學合理規劃,進一步提高沿江開發的水平。沿江開發必須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保護資源、有序開發的原則,要站在今后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高起點、高水平地規劃好沿江開發的總體布局。建議根據揚中市四面環江,深水岸線資源豐富的優勢,考慮把揚中作為沿江開發的重點,進行整島開發。
三要創新開發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原則。加強對自然資源開發使用的管理力度,實現資源有效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按照環境保護要求,合理布局沿江產業,鼓勵環保生產技術的開發應用。合理確定城鎮發展規模,提高人居環境質量。
四要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構筑加快沿江開發的動力機制。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全市沿江開發的總體思路和要求,抓緊研究制定符合鎮江實際的沿江開發綜合配套政策,創新沿江開發的投融資體制建設,堅持市場化運作,引進各類資本參與沿江開發,形成全員參與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