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范文

時間:2022-06-20 09:43:00

導語: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范文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20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綜合分析今年經濟形勢,全縣直機關面臨著良好地發展機遇和條件。中央倍加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見,莘縣在市委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綜合分析今年經濟形勢,全縣直機關面臨著良好地發展機遇和條件。中央倍加重視“三農”問題,出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見,莘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了很大成就,工業、農業和城鎮化建設等工作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特別是今年年初縣委工作會議提出了解放思想,干事創業,加快跨越發展的總體要求,全縣上下思想認識更加統一,加快發展的熱情空前高漲。全縣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呈現出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可喜局面,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具體分析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莘縣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突出重點,破解難點,培植亮點,著力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全縣經濟呈現出平穩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經過調查分析,2006年上半年全縣GDP預計完成48.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2%。其中:第一產業增長8.2%,第二產業增長21%,第三產業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8.25億元,同比增長35%,地方財政收入78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8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上半年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45.99億元,比年初增加5億元,貸款余額25.08億元,比年初增加2億元,稅收合計完成13990萬元,同比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增長的主要因素是:

(一)突破工業成效顯著,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大力培植骨干企業,加快發展古云和縣城兩個工業園區,著力推進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工業發展明顯加快。2006年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4.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51.8億元,利稅4.51億元,利潤3.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9%,67.1%,74.4%和146.7%飛泰、莘星、華祥熱電,電業公司、東方特鋼、阿華、新嘉華、三威8家骨干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1億元,利稅6525萬元,利潤3482萬元,分別占規模企業的14%、15%和10%。全縣民營企業總數達到10453家,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預計17.7億元,稅收完成1。1億元分別增長48.7%和30.1%。平均每個鄉鎮稅收額預計增16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預計完成6.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9.4%。

(二)“三農”工作得到加強,農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對“三農”工作始終緊抓不放,切實把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緊緊抓在手上,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增長。夏糧總產6.3億斤,比上年增加823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蔬菜面積33.25萬畝,比上年同比增加5.55萬畝,總產33.13萬斤。比上年同比增加10.19萬斤。食用菌產業走出了高產、高效、多品種發展的路子,全縣食用菌種植面積達360萬平方米被評為全國食用菌標準化示范縣。新發展精品水果1萬畝,新建完善綠色通道350公里。全縣肉類總產量上半年預計總產9。8萬噸,禽蛋總產4.5萬噸,畜牧業產值達9。2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7%。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達到65個。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政策。直補糧食資金及時到位,減輕農民負擔2500多萬元,相對增加農民收入。抓好了農村科技特派員工程,全縣下派117人,促進了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在外務工人員保有量18多萬人,上半年收入可達4.2億元。經測算2006年1-6月份農業增加值為14.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2%。

(三)商業和對外貿易有了新的發展。縣中心市場新增營業面積8萬平方米。入住商戶500多戶,其中世紀佳華超市營業面積6000平方米,是全市縣級面積最大的超市。美食休閑一條街運作良好,初見成效。農村貿易營業額過千萬元的市場5家。預計上半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5億元,同比增長20%。進出口貿易增長較快。全縣1-5月份出口總值1110萬美元,同比增長5.3%。

(四)“雙招雙引”實現新突破,投資保持較快增長。莘縣把“雙招雙引”增加投入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創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商質量,開展集中招商月活動,組織了赴日、韓、港、美、澳等境外招商。1-5月份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1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工業投入完成8。9億元,同比增長28.5%。華祥熱電、三威玻璃毛坯管,東海雁塑料制品、冠華大豆蛋白、新嘉華二期、澳登雙飽菇加工、廣慶塑編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特別是立足古云鹽礦資源優勢、積極開發鹽化工項目,市政府與中國神力集團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在城區,高標準建設了政府街,改造了北內環、東環路北段和工農路,新華路北段開始施工,中心市場三期工程進展順利,加快了污水處理廠建設,順河公園正在緊張施工。預計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25億元,同比增長35%。

(五)財政、金融運行平穩。由于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縣財政、稅收、金融各項增幅的穩步提高。2006年上半年經部門預計全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800萬元,同比增長22%,地方財政支出16940萬元,同比增長24%;全縣各項稅收完成13990萬元,同比增長23%;全縣各項存款余額45.99億元,貸款余額25.08億元,比年初分別增加5億元和2億元。

盡管全縣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許多經濟指標創多年來最好水平,但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先進市縣相比,差距仍然較大,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一是經濟總量小,結構性矛盾突出。第一產業比重仍然偏大,二、三產業比重仍然偏小。工業基礎差,缺乏具備支撐帶動作用的大企業項目。傳統產業多,高創稅匯企業少。農業標準化水平仍然偏低,農副產品加工能力不足,終端市場開拓不足。二是投資質量不高,經濟發展后勁亟待加強。投資規模小,結構不合理,質量不高,一般項目多,高新技術項目投資少。三是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科技進步比較薄弱。大部分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缺乏核心競爭能力;工業終端產品少,缺乏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針對以上問題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年下半年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和預期目標

做好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工作使其快速持續發展,必須按照縣委確定的總體思路和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根據省、市對經濟工作的要求,推動經濟社會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務必邁出實質性步伐;二是根據經濟工作的主線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三是全力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發展活力,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四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因此2006年下半年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重點是:

(一)凝心聚力發展工業,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工業落后是制約經濟跨越發展的根本因素。必須把發展工業放到各項工作的首位,上下一心,全神貫注、集中力量、大力實施“工業立縣、工業強縣”戰略,突出“大、高、快”,充分發揮基礎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優化工業結構,努力構建以骨干企業為支撐,高新技術為先導,工業園區為平臺、循環經濟為方向的工業經濟新格局,建設具有莘縣特色的工業體系,增強全縣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實力。一是更加注重骨干企業培植。要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培植骨干企業的意見,今年實繳稅金過500萬元的企業達到12家,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28家,大力發展石油化工、鹽化工和精細化工,紡織印染、大豆蛋白、玻璃制品、特鋼制造、塑料編制、熱電聯產等八大優勢產業,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形成集群優勢,以增長一批新的增長點,預計2006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93億元,利稅8.8億元,利潤5億元,分別增長26%、29.4%、31.5%。二是更加注重工業園區建設,古云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縣城工業園區是我縣工業經濟的最大平臺,縣委今年把兩個園區納入目標管理實行單獨考核,其目標是古云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投入10億元,新增銷售收入和利稅分別達到31億元和4.1億元;縣城工業園區要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億元,新增銷售收入和利稅分別達到15億元和1.2億元;三是更加注重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發展是縣域經濟的主體。今年全縣民營經濟固定資產投入達到22億元,利稅達到15.5億元,平均每個鄉鎮民營經濟稅收新增312萬元。四是更加注重科技自主創新。要逐步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爭取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

(二)著力發展新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2006年下半年要鞏固擴大全縣特色農業優勢,繼續圍繞瓜、菜、菌、果、牧五大主導產業,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農業,打造莘縣農產品品牌。今年全縣新增蔬菜面積5萬畝,其中冬暖式大棚和弓棚2萬畝,食用菌面積發展到500萬平方米。積極發展林果業,新發展精品果園1萬畝,速生豐產林5萬畝,新建完善農田林網20萬畝,加快發展養殖大戶和規模飼養場,畜牧產值達到14億元。要進一步穩定糧食生產,抓好優質小麥基地建設,提高糧食生產效益。要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進一步健全農業標準體系,質量監測管理體系和動物疫病防治體系。今年全縣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品種達到22個,種植面積42萬畝。要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重點支持金牌實業、澳登農業、光華鴿業、科瑞特生物等企業發展,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發展后勁足的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真正推進莘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預計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700元,同比增長10%。

(三)服務業發展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一、二產業的發展,為我縣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條件。尤其是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消費市場日趨活躍。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加快了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的建設速度,現有農產品市場得到整合,增強了輻射帶動力。隨著莘縣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各類市場逐步規范,市場將更加活躍。全力抓好了終端市場開拓,擴大專業配送、直供、直銷范圍,使更多的農副產品打入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和超市,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預計年底達到38.7億元,同比增長16%。

經過以上分析,2006年我縣GDP總量預計可達98.6億元,同比增長22%,能夠較好地完成全年制定的工作目標,并使全縣綜合經濟發展提升到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