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合作組織匯報材料
時間:2022-07-03 10:09:00
導語:農業合作組織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鎮牢牢把握縣委、縣政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這一政策性機遇,創新思路,按照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抓引導、抓規劃、抓服務、抓品質、抓市場,在抓好種植業調整的同時,積極發展養殖業,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結構調整的有效模式。通過組建畜蠶桑養殖、蔬菜種植、禽牧業養殖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方式,有力促進了集中農民的脫貧致富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F將我鎮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地處縣城西南23公里處,是師宗、陸良、瀘西三縣的結合部。全鎮國土面積115.44平方公里,現轄10個村民委員會,4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460戶,共40500人,是傳統農業鄉鎮。自縣委、縣政府提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來,××鎮緊緊把握這一政策性機遇,結合本鎮傳統優勢,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積極發展種植、畜牧養殖業。建設了馬灣蔬菜種植和蠶桑養殖農業專業合作社、者黑生豬養殖合作社;在組建中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有:大新村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溫泉湖野鴨養殖專業合作社。蔬菜年生產4000余噸,蠶繭年生產40余噸,生豬年出欄5萬余頭。溫泉湖野鴨年出欄10萬只,肉牛年出欄400余頭。農民平均增收2000余元。
二、采取措施及成效
1、蠶桑種植、蔬菜種植、畜牧生產基地化布局初步形成。近年來,××鎮立足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圍繞蔬菜、蠶桑、生豬、肉牛、溫泉湖野鴨等產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相繼建設了蠶桑養殖、蔬菜種植、生豬養殖等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相對集中連片的優勢產品生產區。
2、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迅速,產業化鏈條日趨完善。蠶桑養殖協會通過與師宗縣繭絲綢有限公司簽訂收購合同,保證了產品的銷路;蔬菜種植協會采取零散批發的形式,根據市場需要種植各種季節性和反季節性蔬菜,產品投放到曲靖、師宗、瀘西、陸良等地;生豬養殖協會引導農戶積極申請政策扶持貸款,解決了養殖戶的啟動資金問題;肉牛養殖協會和溫泉湖野鴨養殖協會正在加緊吸納廣大農戶的加入?!昂献鹘洕M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行機制得以建立和完善,小群體、大規模、區域化的產品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增強了農民自我服務和利益保護能力。全鎮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共網絡種植、養殖戶1500余戶。
3、在合作社引導下,規模種植、養殖全面提速,標準化生產日益普及。事實表明,規模種植、養殖已取代與千家萬戶分散種植、養殖,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受市場利好影響,規模養殖收益相當可觀,對調動養殖積極性和擴大再生產作用明顯?!痢伶側嫱茝V標準化規模養殖,以普及“良舍、良種、良料、良法”四位一體綜合配套的健康種植、養殖模式為重點,大力發展標準化種植、養殖基地和示范場。
4、加強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中養殖戶的培訓力度,實現勞動力就地轉移。通過大力實施畜牧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和“一村一技術員”工程,加快了畜牧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促進了單項技術推廣向綜合配套技術推廣轉變。由××鎮政府組織,成技校負責對農戶進行“動物疫病防治”等課程的培訓達1500余人次。畜禽優良品種雜交改良技術,秸稈養畜、種草養畜技術,林下養殖、生態循環養殖等模式化養殖技術以及動物疫病綜合防治技術等,使畜牧科技水平有一個新的飛躍,實現了節約成本、加快出欄、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的目的,有力地促進了規?;B殖的持續健康發展。例如,野鴨養殖采取了“田間菜—水中魚—水上鴨”的模式,進行立體式養殖,既凈化了水質,又獲得了經濟的增收。
三、存在問題
1、資金不足是制約發展的一個瓶頸。受多種因素影響,規模養殖建設成本、生產成本明顯增加,眾多養殖戶有著強烈的擴大再生產的愿望,卻苦于資金不足而不能實現。當前金融信貸門檻高、程序繁、額度小、用款周期短的問題一直未得到很好解決。
2、疫病問題持續持續困繞畜牧業發展。從疾病角度看,當前養殖環境不容樂觀,表現為老病未除,新病不斷,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嚴重,廣大養殖業主反映畜禽越來越難養,這在養殖野鴨方面尤為突出。這對于規模養殖場建設與疫病綜合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對從業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3、規模養殖標準化水平參差不齊。疫病頻發也暴露出規模養殖選址不當,建設不規范,管理不科學,缺乏配套的糞污綜合處理設施,與周圍環境不和諧等問題。大多養殖戶對加入農業專業種植、養殖合作社采取觀望的態度,一怕技術不好,無法規?;N植、養殖;二怕辛辛苦苦生產出的產品無銷路,賣不出去;三怕規?;N植、養殖不賺錢、虧本。
4、畜牧發展配套政策措施尚不完善。畜牧業還是一個弱質產業,還需要各方面給予更多扶持,創造更為寬松的發展環境。目前比較突出的共性問題有規模養殖用地問題、環境保護問題、信貸融資問題等。
四、下步工作思路
1、建章立制,確保農業專業合作社規范運作。制定規范完備的合作社章程,明確社員的權利和義務。建立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選舉理事、監事,負責合作社的日常運營管理。將農業專業合作社成員按區域劃為四個片,每二名理事負責一個片的日常管理服務。健全民主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等內部規章制度,充分保障成員對組織內部各項事務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規范合作社的運行。
2、以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種植、養殖為重點,全面推行健康安全生產模式。今后新建和改擴建的規模種植、養殖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必須實行標準化。加強種植、養殖基地的專業化、合作化建設,規范基地生產標準,突出抓好養殖基地畜禽良種、飼料供給、動物防疫、養殖技術和環保設施等方面的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村外建養殖基地,逐步改變過去人畜混居,畜禽混養,畜禽散養的局面。
3、以完善基層動物防疫體系為重點,不斷增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建立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適應當前動物防疫工作需要的動物防疫隊伍,著力解決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存在的職能不明、協作不力、經費不足、裝備落后的問題。強化基礎免疫工作,嚴格免疫操作規程,做到應免盡免,確保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口蹄疫、禽流感、雞新城疫和羊痘等六種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達到100%。進一步加強重大動物疫情監測網絡建設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完善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機制,規范動物疫情報告制度,有效維護人畜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
4、在發展中指導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堅持以市場需要為導向。一是要選擇適銷對路的品種進行種植、養殖。二是要大力開發市場,與商家洽談,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系,既規避了市場風險,又解決了產品銷售的后顧之憂。
5、以完善配套相關政策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力度。
一是由合作社負責審核,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合適的發展時期,不搞貪大求洋,盲目發展,保持各方面的平衡與協調,由合作社出面協調金融組織,積極申請政策扶持貸款,解決養殖戶起步難的問題,力求發展一戶,成功一戶,富裕一戶。
二是政府要逐年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財政貼息等形式,重點支持畜禽良種繁育、技術推廣、養殖基地、標準化養殖的建設。
三是統一協調,加強部門配合,整合政策資源。貫徹落實好規模養殖用地就是農業用地的政策,在解決用地和辦理相關手續時一切從優,并免征有關稅費;把沼氣工程建設與標準化種植、養殖有機結合起來,沼氣項目優先考慮專業養殖基地和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與控制等環保等項目也要向規模養殖傾斜,引導畜禽養殖污染物通過科學處理達標排放;金融部門在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延長貸款期限上予以傾斜;財政部門對規模養殖場的貸款給予適當貼息。
- 上一篇:供銷社黨建工作匯報材料
- 下一篇:經協辦科學發展觀匯報材料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