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匯報材料

時間:2022-02-02 03:17:00

導語:校園文化建設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文化建設匯報材料

一、創建獨特的精神文化,發揮引領作用。

校園精神是校園文化的靈魂。良好的校園精神具有催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教育作用,激勵鞭策師生健康成長。基于這樣的認識,濱湖路小學在營造個性化學校文化的道路上,創建了獨特的精神文化,那就是——學校絕不能只有表面的教學設施,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學校文化,在現代設施的背后,擁有文化的支撐、體現文化的內涵,在整個文化體系設計上都力爭體現人文關懷的一面,并融入企業管理的模式。

濱湖路小學把“理想教育——夢開始的地方”確立為學校的辦學特色,使學校的理想教育具有德育與美育融合的顯著特點,既具有美育的浪漫色彩,又讓理想教育變得小、實、新,讓孩子們在“播種夢想——追逐夢想——收獲夢想”的過程中,邁上一個個新臺階,實現一個個新夢想。我們努力打造一所精神文化內涵豐富的學校,以此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用精神文化帶動學校各方面的發展,明確了學校的核心價值觀——“讓我們的今天賽過昨天!”和辦學理念——“讓天性有展現的空間,讓智慧有表達的機會,讓美德在習慣中扎根,讓夢想在勤奮中實現”及學校的愿景——“創辦一所科學民主、個性鮮明、充滿人文關懷的學校,讓老師愉快工作,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在學校精神文化的引領下,確立了學校的CI形象——“夢開始的地方”、學校標識性的顏色——“濱湖藍”,極力打造學校文化特色——“藍色的夢”,并以個性鮮明的學校文化為依托,向教育教學全方位滲透。學校通過全國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藍色的夢——學校文化建設的研究》、自治區“十一五”A類課題《小學生理想教育與美育、學科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旨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文明素養和對未來不懈追求的品質,為校園中的“小紳士”、“小淑女”奠定終生發展的基礎。“讓我們的今天賽過昨天”這一震撼人心的校訓,激勵著全校師生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成功一點點。

二構建個性化的校園環境,涵養師生心靈。

“理想教育——夢開始的地方”是學校文化的主題,也是校園環境建設的核心。使生活在其中的師生,能感受和體驗到濱湖文化的靈氣和內涵。建校四年多,校園環境的建設實現了學校精神文化的外顯和遷移,校園處處彌漫著學校文化的氣息,彰顯著獨特的個性。

1、主題標志——“夢源”。“夢源”是一個大大的“夢”字,它烙印在教學樓的核心地帶,是師生播種夢想的地方,是學校文化的主題標志,它意寓這里是“夢開始的地方”,這里匯集了師生們色彩斑斕的夢想,同時也時時激勵著師生們為追求夢想、實現夢想而不斷努力。

2、主題建筑——藍色大樓。“藍色宮殿”是我們的教學大樓,它那獨特的造型、新穎的設計,像一座宮殿,似一艘帆船,承載著師生們的夢想揚帆起航,為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創設了一個優雅的環境。

3、主題延伸——“中國園”。“中國園”是學校文化主題延伸的一個景點。它緊系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夢源”形成一個整體。“中國園”里有花崗巖鋪成的大型“中國結”,結上的民俗節慶和十二生肖讓每個濱湖人在校園里有了歸屬感;有“中國地理立體微縮圖”;有大型“算盤”雕塑,上面撥出了濱湖建校落成的紀念日;還有長十六米、高3米的56個民族“中國娃”群雕及可容納幾十個孩子一起書寫的“《論語》節選”書法長卷。它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將個人的追求與祖國的發展、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

4、主題烘托——“夢想啟動未來”。是校園環境布置的主題,更是學校文化的主題烘托。那走道上的鋼琴、地球儀、開放式的書架、壁掛式的魚缸、大型的積木、孩子們創編的童謠、創作的書畫……每一個空間都是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有文化。人性化的校園環境布置,為孩子們培植夢想、實踐夢想、收獲夢想營造起良好的氛圍。

三開展豐富的主題文化活動,促進學生個性形成。

為了充分發揮學校文化——“藍色的夢”的育人功能,學校創建了“夢之鶯”俱樂部,通過組織開展“播種夢想”、“理想大課堂”、“快樂勞動”“靜心悅讀”、“唱響新童謠”“愛的教育”等教育教學特色活動,讓孩子們在品嘗成功果實的同時,邁上新臺階,實現新夢想,讓這些“小紳士”、“小淑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并深深烙上濱湖文化的特質印記。

“播種夢想、收獲夢想”:每學期在開學注冊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播種夢想”的“校長心語”和一顆晶瑩剔透的“許愿石”、“小紙船”。在開學典禮上,孩子們打開“夢想大門”,來到“夢源”,親手將寄托著自己夢想和希望的“許愿石”、“小紙船”放進“夢源”。“播種夢想”的活動激勵著孩子們不斷努力,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成功一點點。到學期結束又有相對應的“收獲夢想”的活動,孩子們通過摘取“我是最亮的那顆星”的活動,感受到收獲夢想的甜蜜與快樂,《讓夢想起航》是給孩子們設計的成長記錄袋,記錄著孩子們追求夢想的每一個足跡。“播種夢想、收獲夢想”活動已成為學校德育的一個特色,力圖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孩子具有對未來不懈追求的良好品質。

“理想大課堂”:每逢周一晨會,濱湖路小學的近兩千名孩子們認真地聆聽王瑾校長聲情并茂、深入淺出地講述著一個個蘊涵著深刻哲理的勵志小故事,會后孩子們再伙伴復講故事、互演故事,在收獲卡上談感受、寫收獲。每年近40個勵志故事體悟式學習,引導學生的自主體驗感悟,從中受到啟發,得到啟示,更深地領會故事中語言文字的魅力,孩子們心靈經受洗禮,變得越發純凈、樂觀、向上。

“快樂勞動”:為了培養孩子們養成愛勞動和認真做事的習慣,學校開設了每天十分鐘的勞動課。每天午后校園響起“勞動最光榮”的歌聲,伴著這首輕松活潑的曲子,老師和孩子們,個個卷起衣袖、拿著工具,投入到衛生保潔工作中。一天天,一月月,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校園在“小蜜蜂”地辛勤勞動下,天天都如花園般整潔美麗。

“靜心悅讀”:為了促使每個學生都能養成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的好習慣,學校開展了“靜心悅讀”活動,“悅”即“快樂閱讀,點亮夢想”。為此,學校制定了閱讀考級制,師生共同制定了閱讀計劃。在同學與同學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開展“捐一本書,讀百本書”活動。每天15分鐘的“靜心悅讀”時間。老師和同學們可以來到開放式書架前,也可以在教室里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小小書架,快樂天地,開放式閱讀,讓校園里的每一個人都能分享讀書的快樂。

“唱響新童謠”:我們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在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八榮八恥”、“健康快樂”、“文明禮儀”等主題,富有創意地開展“唱響新童謠”系列活動。學生、家長、教師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創編了一首首兒歌童謠。為了更好的推動新童謠的傳唱,發揮童謠的寓教于樂的育人功效,學校通過跳皮筋、舞蹈、游戲等形式展示新童謠魅力,校園廣場上二千多名師生拉起皮筋,唱起童謠,為構建和諧校園,創建和諧社會播種下文明種子。

“唱響新童謠”活動被教育部、團中央授予“新童謠”創編優秀組織獎、所開展的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系列教育的活動,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小學光榮的入選到全國《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畫冊當中。同時也獲得*市“八榮八恥童謠創編”優秀組織獎,并被*市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典型向全市各個兄弟學校推廣。孩子們的童謠也整理編輯成冊,印制成《金色童謠》,向各兄弟學校贈送四萬多冊,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等媒體的關注。第二本童謠集《藍藍的濱湖藍藍的夢》也向各兄弟學校贈送達萬本,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等媒體的關注。第三本童謠集《夢想啟動未來》圍繞著“嫦娥1號——我們的飛天夢”、“中國年奧運夢”等主題創編童謠,現已印制完畢。

“愛的教育”: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感恩情懷,我們在校園中營造以“愛”為基礎的和諧氛圍,以“愛的教育”促進師生們健康和諧地成長。學校制定了《濱湖教師“愛的教育”行為文化》,通過“嘴巴甜一點、微笑美一點、衣著雅一點、溝通勤一點、鼓勵多一點、關愛細一點”等具體要求,將老師的愛傳遞給學生。通過母親節“感恩周”活動、教師節—我們的“愛生日”、“紅領巾志愿者”等活動,傳遞愛心。

四、家庭、社會共同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我們引導家長,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來,讓家長們都成為校園文化的實踐者、傳播者。如校每年舉辦為期一個月的開放活動,各種親子活動、觀摩“美文誦讀”和“新編課本劇表演”比賽,還有“科技小制作展”“優秀作業展”“優秀班隊主題會”等,活動吸引了很多家長參加。同時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挖掘孩子的潛能,增強育人的責任感,培養孩子全面素質,發展個性特長,樹立正確的人才發展觀。如學校將“快樂勞動”活動向家庭延伸,建議家庭成員共同進行家務勞動。讓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長的事情幫著干,全家的事情主動干。我校在開展“快樂讀書,點亮夢想”讀書活動,創建“書香校園”“書香班級”的同時,也將讀書活動延伸到家庭,開展“營造書香家庭,陪孩子感受美好”的親子閱讀,營造“書香家庭”活動,活動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許多家長紛紛參與到我校開展的“唱響新童謠”活動中,與孩子一起寫下了許多優美的童謠。學校通過“校長心語”等方式,與家長、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從而最大限度地獲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家長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校園文化的傳播者,進一步優化了學校的外部環境,樹立起學校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校還注意不斷提升、增強校園文化教育的輻射功能,積極整合社會力量,有意識、有目的地吸引專家、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校園文化建設,逐步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良性互動機制。如與交警七大隊、消防支隊、南湖派出所聯合開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動;與廣西武警水電一總隊聯合開展軍訓、愛國歌曲比賽、故事比賽等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邀請中科院院士位夢華到校進行保護環境的講座;邀請離休老紅軍郝毅到校進行愛國主義講座等等。

學校文化為了孩子們實現夢想、校長教師們實現教育價值取向提供了厚重的平臺,現在,濱湖路小學的學校文化建設正在扎實地向縱深推進。在建校短短的四年多時間里,學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自治區中小學規范管理十佳校、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自治區綠色學校、*市文明單位、*市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一支業務精湛的骨干教師隊伍已經茁壯成長,學校現有廣西“中小學規范管理十佳校長”1名,B類導師1名,B類培養對象1名,*市學科帶頭人8名,*市“教學標兵”1名、*市骨干教師24名、*市優秀教師7名。在各級各類課堂教學競賽中,年輕教師脫穎而出:語文教師鐘蕙榮獲第七屆全國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評比活動特等獎、全國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優秀課例評比一等獎;英語教師秦嘉憶榮獲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英語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科學教師王巖梅榮獲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科學年會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美術教師雷艷萍、范益清榮獲中南六省美術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及素質展示更是取得累累碩果,其中“夢之鶯機器人挑戰隊”表現尤為突出,先后獲得第七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小學組冠軍、第八屆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一金一銀和最佳技術團隊獎的榮譽,2008年5月還赴美國洛杉磯參加“2008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一舉奪得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團體銀獎和最佳團隊獎榮譽稱號。學校富有壯族特色的“夢之鶯”天琴彈唱組合也多次登上國際舞臺,成了傳承民族文化、挖掘地方特色教育資源的典型事例。學校還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小學,所開展的特色教育活動被光榮入選到全國《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畫冊當中,教育部、團中央、國家精神文明委、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宣傳部等各級領導到校視察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均予以高度贊揚,自治區、*市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均在濱湖路小學召開。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日報》、*電視臺等各級新聞媒體對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多次報道,形成了強烈的社會影響力,學校成了家長、孩子們的向往之地,成了教育主管部門樹立的一面旗幟。由于成績斐然,學校被廣西定為五十大慶接待中央代表團慰問點之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代表團副團長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率領的中央代表團來到我校慰問視察并贊揚道:“廣西這些年教育事業發展很快,為你們感到高興!”

和諧發展,建設理想學校,促進了師生和諧發展,凸顯了個性化學校文化的辦學特色,取得了累累碩果。我們要倍加珍惜現有的團結和諧的局面,始終用和諧的音符推動學校穩定持續的發展,以發展促和諧,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教育教學質量高,辦學效益好,家長信賴,學生向往,社會認可的,彰顯特色的全國名校。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給師生創造一個和諧的校園,我們的夢想一定會在這“夢開始的地方”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