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廠發展技術改造匯報材料
時間:2022-02-16 09:21:00
導語:洗煤廠發展技術改造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技術改造情況
1、提高生產效率與分選效果改造:包括3個小項:一是跳汰機均勻給料改造,投資22.0萬元(20*年未列入維簡計劃)安裝投用了4臺變頻調速給煤機和變頻調速控制系統,實現了跳汰機的穩定連續給料,確保了跳汰機處理能力和分選精度,提高了精煤產率,年創效153.8萬元。二是提高矸石運輸能力改造,投資9.*萬元提高了兩部矸石斗子和一部矸石皮帶速度,一部矸石溜子加大了功率,適應了含矸較差原煤的高效生產,年可節支53萬元。三是洗矸落地返回改造,投資35.10萬元增加了洗矸臨時落地與返回系統,適應了索道外排能力與生產能力不符時的生產,提高外排洗矸上山前的緩沖能力,年可節約倒運費14.5萬元。整體改造總投資66.13萬元,總創效221.3萬元。
2、儲裝運系統改造:包適3個小項。一是1*原煤回煤系統改造,擴建了10#原煤場*m2,增加貯存能力1萬噸,增加了2*原煤落地與1*返回系統,形成了高硫煤分離儲存、外調煤回倉的備用兩功能系統,提高了原煤貯存和回倉能力,提高綜合效益186萬元。二是原煤倉下自動配煤入洗改造,原煤倉下投用安裝了性能較好的12臺變頻調速給煤機和PLC自動配煤系統,使入洗原煤實現了精確配洗和分洗。確保了高硫煤的低比例配洗,提高了產率,提高了入洗原煤的調質能力,年創效179.85萬元。三是精煤倉下貫通配煤系統改造,改造了精煤倉下運輸系統,串通六倉運輸線,實現了多倉配合裝車,彌補了品種、數量的不足,提高了有效倉容的利用率及精煤的貯存能力和裝車能力,等于擴大了倉容多建了倉。另外,把精煤的裝車由兩道裝車變為一道裝車,縮短了裝車時間,提高了裝車速度,同時還解決了精煤與中煤同一道裝車相互污染和相互影響問題,節支150萬元,確保了出口煤分洗配裝方案的實現,提高效益294萬元。總改造投資497.51萬元(*年125.40萬元;20*年372.11萬元),總計增加效益659.85萬元。
3、環節設備完善改造。一是5*精煤配倉皮帶驅動裝置改造,投資5萬元,改造了5*皮帶傳動機構,由電動滾筒式改為雙電機外減速驅動方式,消除了電動滾筒多發事故隱患,確保了精煤系統的安全運行。二是中煤配煤系統改造。在中煤倉外投資8.0萬元改造了一部40型配煤溜子,用倉外高低熱值中煤來調配倉內產品,裝車銷售,提高了付產品中煤的配煤銷售能力,確保實現銷售中煤的質級相符,同時也提高了中煤的外庫回倉裝車能力,實現了倉內倉外優勢互補,總投資13萬元,創效1*萬元。
4、產品脫水系統改造。投資53.70萬元(離心機23萬元、中煤脫水篩30.7萬元),改造安裝了一臺備用離心機和一臺中煤脫水篩,完善了跳汰精煤脫水系統和中煤脫水系統,確保了精煤的離心脫水始終連續和中煤入倉水分的降低,減少水分銷售損失78.41萬元。
二、更新補充設備及其它工程
更新補充設備及其它工程利用綜合折舊費168.*萬元,其中:更新設備15臺144.43萬元;補充設備2臺4.3萬元;工程3項19.30萬元。
三、大修情況
利用大修費用95.748*萬元,其中:大修設備25臺81.5663萬元;設施5項10.70235萬元,工
程5項6.7*4萬元。
第二部分20*年技術改造及設備更新計劃
根據集團公司20*年洗煤生產工作的安排,圍繞洗精煤計劃80萬噸,力爭100萬噸的奮斗目標,減員6%的基礎上,以及全面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前提下,經分析研究需對下列7個項目進行技術改造;對28臺設備進行更新補充,三項質量標準化工作進行完善。
一、技術改造項目
技術改造需綜合折舊費240.60萬元,其中:設備6臺177.10萬元,工程6項63.50萬元。
1、精煤倉下自動化配煤系統改造目前洗煤廠的六個精煤倉,在20*---20*年儲裝運一期技術改造中,串通了六倉運輸線,安裝了24臺可調頻新型給煤機和推拉桿,實現了六個精煤倉同線裝車及多倉配煤裝車。但是從一年的運行來看,該系統仍不完善,一是無法按既定比例精確計量配煤裝車。一期改造沒有完成自動調頻、皮帶秤檢測計量及精煤倉料位儀監測,靠人工調節配煤,人為因素影響大,配煤比例誤差大、波動大,不能適應精確比例特別是10#高硫煤低比例配裝的要求,無法發揮一期改造后的新型給煤設備的最佳效能和精煤六倉同線裝車的優勢及整個系統改造的最佳配裝效果。二是無法適應精煤外運量增加及質量指標多元化要求的精煤配裝需求。近幾年,**洗煤廠精煤銷售量逐年增長,20*年精煤銷售量達67.1750萬噸,20*年達74.5827萬噸,到20*年計劃80萬噸,月計劃銷售量近6.8萬噸。銷售的精煤煤種有肥煤和1/3焦煤,產品分8、9、10、11四個級別,產品質量指標要求除傳統的灰分、水分、揮發分指標外,硫分的要求則日趨多變,從小于0.6%---1.8%都有,而粘接指數(G值)和膠質層厚度指數(Y值)則要求更加嚴格。配裝時不僅僅是配灰、配硫,還要在質量指標互配的基礎上配煤種。由于現有配煤系統不能按精確的比例配裝,對于硫分、G值、Y值只能是總體上把握,配煤時質量指標波動大,無法實現硫分指標極限化、G值最大化,配裝時不能發揮10#高硫煤低內灰、高G值、高粘接性、高產率的優勢,影響產品的質量和最大效益的取得。因此,需盡快對精煤倉下自動化配煤系統進行二期技術改造,參照原煤倉下,安裝全自動化配煤系統,以完善精煤配煤系統。
改造資金150萬元,其中:設備130萬元,安裝20萬元。
改造后,可實現全自動化精確計量配煤裝車,一可以提高精煤合格率和質級相符率。二可以提高有效倉容的利用率,適應精煤外運量的增長及多質量指標要求的精煤銷售,彌補庫容小、品種數量的不足,相當于多建一個倉。三可以充分發揮10#高硫煤低內灰、高G值、高粘接性、高產率的優勢,實現各項質量指標極限化,減少銷售損失,提高精煤與綜合產率0.5%,年可創效262萬元。
2、提高原混煤裝車速度改造目前洗煤廠專用線總長3060米,8股道,6個裝車點,其中:3道、4道只供精煤裝車,各配有專用皮帶運輸裝車系統和調度絞車;2道僅供調車,不能裝車;1道自南向北有南平臺、中煤裝車站、中煤落地平臺與小貨位四個裝車點,其中:南平臺、中煤裝車站、中煤落地平臺位于1道南半部,配有一部調度絞車;小貨位裝車點位于1道北半部,無調度絞車,裝車時靠機車帶裝。而本站機車既要負責站內接送車和調車,又要負責圣佛站內和圣佛洗煤廠調車,經常發生裝車與調車相互沖突,嚴重影響原混煤的裝車速度,不能適應突擊外運,并增加機車的使用費用。因此,擬在專用線1道北半部小貨位南120米處,專用線2道與3道之間,新增建一座調度絞車房并安裝2JDM-20E型調度絞車一部,其牽引繩從鐵路下穿過專用線2道和1道向北延伸到小貨位北120米處。以替換機車帶車,提高1道原煤裝車速度,減化裝車程序。改造資金30萬元,其中:設備18萬元;安裝工程12萬元。
3、化驗室改造洗煤廠化驗室占地281m2,共有9個工作間,可開展灰分、水分、揮發分、硫分、發熱量、真比重、膠質層、自膨以及水質等九個項目的測試。共有設備19臺(其中:熱量儀1臺、測硫儀2臺,馬沸爐2臺、電子天平2臺、電子秤2臺、膠質層測定儀1臺、自膨儀1臺、烤箱2臺、制樣設備6臺)。隨著市場質量指標檢測的多樣化需求和化驗室標準化要求,化驗室存在著許多
不足:一是制樣室小,制樣室只有27m2,生產、銷售技術檢查共用,相互影響;二是制樣室距天平等儀器距離近,作業時振動大對儀器影響大;三是熱量儀與測硫儀共處一室,對熱量測定的影響大,不符合熱量測定室恒溫的要求;四是工業分析室無通風設施;五是熱量室無恒溫設施。因此,為確保化驗室各項作業的互不影響及良好的工作環境,需對其進行改造。一是向南擴建54m2廠房,做制樣室,原制樣室做測硫室;二是工業分析室、膠質層室、自膨室加通風廚;三是熱量室配備空調、冰箱各一臺。改造需資金10萬元,其中:設備1.1萬元,工程8.9萬元。
4、完善計量設備改造洗煤廠在鐵路專用線1道、3道、4道有3臺機械式軌道衡,1道、4道為GGT-150型,3道為G-150型。3臺軌道衡因作業環境差、服務年限長,腐蝕老化嚴重,量值傳遞極不準確,特別是3道軌道衡已無大修價值,計量檢測部門也停止檢定。給外運裝車計量工作造成很大困難,超裝違反鐵路有關規定,欠裝導致運費損失,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此,需要改造更新軌道衡,計劃今年將3道軌道衡更新為GCS-150型全電子靜態軌道衡,需資金34萬元,其中:設備18萬元,安裝工程16萬元。
5、完善中煤脫水系統改造20*年通過對中煤脫水系統的改造,將中煤脫水由單一斗提機脫水改為斗提機一次脫水、ZKX2460脫水篩二次脫水,篩下水經雜物撈坑分級,7-8%的煤泥由T3*0斗提機提升參入中煤入倉銷售。中煤水分較以往有了明顯的改善,由13%降至10-11%左右。但由于摻入的煤泥水分仍在30-40%左右,還直接影響中煤水分的降低。為此,需要對中煤脫水系統補套完善。在374皮帶機尾安裝一部GPS1025型(2.5m2)高頻篩,對煤泥進行二次脫水。中煤水分可降到10%,提高效益38.5萬元。改造需資金13.50萬元,其中:設備10萬元,安裝3.5萬元。
6、2#、3#濃縮機貫通改造洗煤廠煤泥水平衡系統為:跳汰機洗煤用水1200m3/h,撈坑分級后,煤泥水由1#、2#濃縮機沉降處理,溢流水返回跳汰機循環使用,底流由2臺6/4E-AH型渣漿泵(流量160--360m3/h.臺)打入浮選機分選,尾礦(900m3/h)入3#濃縮機凈化處理,澄清水由1臺8SH-9和1臺8/6E-HH渣漿泵返回做浮選機稀釋水或脫泥篩噴水(小時返回量),富余的澄清水經一條φ255mm平衡水管靠落差返回1#、2#循環水池補充跳汰機用水(返水量160m3/h)。隨著系統環節的不斷完善,各環節都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原有的澄清水返回系統能力已不能滿足要求,特別是水洗停車時大量的澄清水需要排入4#濃縮機臨時貯存,正常生產時再返回系統,影響洗水平衡,增加運行費用。為此,需要進行改造。用φ377mm焊管將2#、3#濃縮機溢流口貫通,由閥門控制平衡水量,可提高小時返回水量,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節約澄清水返回設備1臺,年可節約費用3.5萬元,改造需資金2萬元。
二、更新、補充設備及其它
為了確保洗煤廠的可持續發展,保持強勁的生產后勁,更新補充設備及其它工程需綜合折舊費389.20萬元,其中:更新設備28臺314.40萬元;工程2項52.80萬元;增補20*年技改投資22萬元(選前自動給料系統:工程10萬元,設備8臺12萬元)。
另外,根據焦煤集團總公司與集團公司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我們逐項對照標準進行了統一安排,需對3項工作進行改進完善,共需資金20.3萬元。
1、完善10部較長皮帶(3*、5*、5*、568、536、537、542、543、581、228)的綜合保護設施,需資金10.8萬元。
2、4臺濃縮機周圍地面硬化1m2,需資金4.5萬元。
3、完善通訊設施:更新1臺程控總機(200門);增加1臺對講母機和10臺對講機,需資金5萬元。
三、大修計劃
需大修費用91萬元。其中:大修設備及設施22臺70.5萬元;工程3項20.5萬元。
- 上一篇:小學加強安全管理匯報材料
- 下一篇:郵政企業和諧建設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