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試驗區建設重大決策目標情況匯報
時間:2022-02-27 08:58:00
導語:糧食局試驗區建設重大決策目標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依照市委、市縣政府加速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變革實驗區建立的工作部署,我局嚴密結合糧食工作特點,抓住災后重建、擴展內需、實驗區建立的時機,圍繞保證糧食安全這一主題,依托糧食流通基本設備和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兩個載體,建立現代糧食物流、糧食儲藏和糧食市場監管三個別系,努力完成糧食工作對農民增收、對現代農業發展、對調和建立的促進和基本效果。現將工作開展狀況申報如下:
一、積極推進糧食產業發展,促農增收
(一)大力發展“糧食銀行”,服務“三個集中”
糧食銀行是我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為順應社會主義新鄉村建立的需求,履行的一項惠農利農工程。近年來隨著我市統籌城鄉一體協調發展,農民向集中寓居區集中的推進,我市建立了很多小城鎮和鄉村新型社區,農民的生產、生活、寓居前提獲得了很大改善,很多農民傳統的貯存口糧自用的習氣也在改動,農民更情愿經過市場買一些質量較好的糧食來消費了,還因為集中寓居糧食晾曬場地削減,在糧食收成時期直接賣出濕糧的農民增多了,晾曬糧食貯存自用的農民削減了,這就給我們的糧食收買企業提出了收買濕糧,發展糧食銀行的新要求。
2012年,我局在試點的基本上,采取多種方式宣傳“糧食銀行”的目標、意義及操作方法,獲得了廣大農戶的了解和支持。開展“糧食銀行”工作的首要營業是兩代一換,即代農儲糧、代農加工、商品兌換。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了操作流程和相關準則,增強監管,保證不呈現損農坑耕耘件。充分應用糧庫和鄉村安心店網點,開設多個署理服務點,做到“全天候”存取糧食,便利群眾。截止12月,我局已在12個產糧區(市)縣開設“糧食銀行”,完成開戶數24768戶,代農儲糧2116噸。經過免費代農儲糧,協助農民儲糧損掉降低為零。
2012年國家糧食局副局長、省糧食局局長、會副市長先后觀察了糧食銀行工作,以為糧食銀行很好地發揚了助農增收、服務三農的功用,贊揚會糧食部分為農民做了一件功德,對糧食銀行工作賜與了高度評價。
(二)大力發展新型訂單糧食,添加種糧農民收入
依照市委、市縣政府大力推進“三個集中”,促進規劃化種糧的工作要求,2012年我們提出了全市糧油產業化工作首要目的,要求全年完成糧油訂單面積160萬畝。當前曾經完成。本年,我局加大了依托新型訂單推進規劃化種糧工作,重點指導了3家企業發展各具特征的新型訂單。一是航都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本年在16個村子實優質稻訂單面積5000畝。訂單收買價錢達1.10元/斤以上,大幅高于同期市場稻谷0.92元/斤左右的收買價,協助農民每畝增收200元左右。二是嘉禾實業集團2012年在發展小麥訂單5萬畝,個中5個村完成了整村推進約1萬畝。訂單收買價錢0.87—0.92元/斤,高于市場價錢0.05—0.1元/斤,協助農民每畝增收160—200元。三是糧油儲藏有限責任公司與農戶簽署“包種子、包技能、包產量、包價錢、包收買”的五包收買合同,本年發展5000畝優質稻谷生產基地,以高于市場價錢0.025元/斤訂單收買,協助農民每畝增收25元。
(三)大力推進糧油收儲一體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我局從年開端,引進了就倉枯燥等新型稻谷枯燥技能,并在進行實驗運轉。年5.12大地動后,針對重災區規劃化栽種的優質稻谷和受災農戶集中寓居后面對的稻谷枯燥堅苦,經市委、市縣政府同意,我們實時在、、彭州、大邑開展了“就倉枯燥”技能推行,免費為受災群眾枯燥濕糧2000余噸。2012年,全市就倉枯燥設備為農戶枯燥濕糧1200余噸,有用處理了災區群眾和規劃化種糧農民曬糧難問題,獲得了農民群眾的稱譽。
經過各地就倉枯燥技能的運轉后果標明,就倉枯燥技能和現有其他枯燥技能比較較具有明顯優勝性。一是處置才能大。通俗枯燥才能100噸的機械枯燥設備,高水分糧食(均勻水分23%)實踐枯燥才能約50噸/天,而就倉枯燥設備一次性處置才能可達1000噸至數千噸,十分合適規劃化種糧的需求。二是枯燥質量好。、、等地稻谷就倉枯燥前后樣品的檢測后果均符合國家相關質量規范。三是枯燥本錢低。就倉枯燥本錢低于慣例機械烘干本錢。通俗機械烘干機每噸糧食降低1%水分,枯燥本錢大約20元左右(含投資、運轉、折舊費)。而處置才能1000噸的就倉枯燥設備每噸糧食降低1%水分,枯燥本錢為13元左右(含投資、運轉、折舊費)。
二、抓好糧油市場供給,保證不變
(一)進一步完善糧食預警和應急機制
2012年,我局認真做好農戶糧情查詢點628戶、糧油市場價錢監測點38個相關信息的采集工作,并執行嚴厲的按期申報準則,按期綜合分析全市糧食流通趨向,實時向市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分宣布預警申報。確立了糧油應急定點加工企業13個、貯藏企業11個、城區應急供給網點90家,進一步健全了責任機制,使應急糧食貯藏、加工、運輸、銷售構成疏通機制。
(二)進一步完善糧食儲藏系統
2012年,我局在全市14個區(市)縣級當地儲藏完成全掩蓋的基本上,指導區(市)縣進一步完善當地糧油儲藏系統,做到合理結構、科學儲藏。依照市縣政府足額儲藏、動態治理、降低費用的要求,完善了小包裝糧油儲藏機制,完成市級小包裝大米儲藏19000噸,小包裝菜籽油儲藏1900噸的儲藏任務。
(三)進一步增強糧食市場監管
2012年,我局進一步增強了對全市糧食購銷企業和個別工商戶的指導和監督力度,協助他們堅持起計算準則、質量檢測準則、需要庫存準則等。嚴厲執行糧食收買準入準則,堅持市場主體多元化,嚴厲天資規范,把好市場準入關,結合大、小春糧食收買和嚴重節假期,開展各類糧食行政法律監督監察4次,檢查對象達1382個,出動法律人員1270人次。
(四)切實增強產銷對接
2012年,經過鼓舞我市企業參加主產區糧食收買、托付主產區代購代儲我市當地糧食儲藏等多種方法,逐漸堅持起了我市與糧食主產區之間的好處聯接機制,完成全年購進方案任務,保證了有足夠的糧源供給。
三、加速糧食流通基本設備建立措施
2012年,我局堅持城鄉一體、適度集中、結構科學、倉容總量不變的準則,以具體服務“三農”、市民和產業發展為目標,以優化裝備城鄉資源為手段,以災后恢復重建和資產置換項目為載體,逐漸提高糧食流通基本設備才能,初步構成了城鄉一體的現代糧食物流系統。
(一)加速青白江現代糧食物流對外節點項目建立措施
該項目占地總面積540畝,總投資4億元,已于本年3月28日正式開工,2012年方案投資5000萬元,已完成投資5106萬元,超額完成106萬元,占方案投資的2.12%。
(二)加速推進重災(市)縣糧食流通基本設備災后恢復重建措施
依據國家同意的規劃,修訂完善了我市3個極重和重災(市)縣糧食流通基本設備項目災后恢復重建方案。落實彭州災后重建5萬噸儲藏倉庫及配套設備建立資金5200萬元。落實大邑災后重建3萬噸儲藏倉庫及配套設備建立資金3630萬元。落實應急網點、軍糧供給及質檢站重建資金2375萬元。彭州、大邑、落實災后重建資金算計11205萬元。
(三)加速糧食倉儲資源整合
依照倉儲設備“拆一還一”要求,施行糧食倉儲資源整合,投資1.2億元的市糧油儲藏加工及配套項目、投資2.35億元的龍泉驛區省糧食儲藏庫遷擴建項目正在具體進行前期工作,可望在下一年開工。
(四)抓住國家加大投資力度拉動內需的時機,掌握國家投資取向,包裝項目28個,金額28.8億元,悉數進入發改委數據庫,爭奪國家支持。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糧食經濟發展
(一)2012年,我局應用會場和區位優勢,抓住兩大糧油巨子集團和中糧集團在西部的戰略投資結構,積極開展了招商引資工作。當前,益海嘉里集團投資4億元、建立日處置2400噸小麥、1200噸稻谷的面粉和大米加工場項目已正式落戶青白江區。中糧集團初步決定投資10億元在建立物流園區,建立米、面、油加工企業,并逐漸延長產業鏈。
(二)為施行散糧運輸,促進我市以“四散”(散裝、散卸、散儲、散運)為中心的現代糧食物流發展,2012年我局積極爭奪與鐵道部所屬中鐵鐵龍集裝箱公司協作,一起推進集裝箱散糧運輸,包括開通五定貨運專列,處理鐵路散糧運輸的瓶頸問題。
(三)會糧油儲藏(物流)中間項目進入國家國債支持項目,爭奪到了首期800萬元資金支持。
- 上一篇:物價局三創一辦情況匯報
- 下一篇:物價機關黨組學習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