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力措施幫扶職工發展自營經濟
時間:2022-09-19 08:58:00
導語:采取有力措施幫扶職工發展自營經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黨委把發展自營經濟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拴心留人,強本固基”的一項重要決策予以實踐,*職工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進一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脫貧致富的進程明顯加快。2004年*職工自營經濟總產值達16177.04元,純收入6258.56萬元,從業戶均純收入3266.98元,從業人均純收入1042.97元。自營經濟純收入達萬元以上的有3408戶。
一、領導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黨委把發展庭院經濟和職工自營經濟作為致富職工群眾的重要途徑。*、*兩級建立健全了領導機構,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兩級工會,負責各項具體業務工作。建立了*領導、*機關各部門與基層*隊、職工掛鉤機制,目前全*成立了11個幫扶小組掛鉤11個**,1000名干部掛鉤100個*隊1000戶職工。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了千名干部幫扶畜牧業空白戶活動,有1144名干部與2288名職工簽訂了幫扶責任書,形成了黨政工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的自營經濟工作格局。
一是按照先富職工后富*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偏遠、邊境*的特點和地域條件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積極引導職工選準主攻方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營經濟格局。
二是從各*土地、水源等實際情況出發,落實好兩用地劃分。全*劃分兩用地17838.3畝,劃分率100%,戶均2.91畝,一些*多達3—5畝。
三是鼓勵職工自費開發經營。將職工房前屋后和承包地的地邊、地角、坑塘、水面劃給職工自費開發經營;職工自費開發“四荒”(荒山、荒地、荒灘、荒坡)種草、種樹的,免繳土地出讓金,投資者并可擁有所植草木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土地使用權50—70年不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繼承;職工利用閑置水面發展特色養殖的,*3—5年免收管理費,由職工自主開發經營。
四是積極扶持大戶,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實施了“2001”示范工程,**籌資2500萬元用于扶持100個養殖大戶、100個種植大戶和10個農機大戶,以點帶面。該工程實施后,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全*涌現出了個種植大戶,300只標準畜以上的養殖大戶達到了240戶。個農機大戶。
五是充分發揮“兩用地”的作用和效益,積極引導職工發展舍室農業。*專門拿出100萬元用于構建溫室大棚。去年8月以來,全*興建1088座溫室大棚,666座拱棚,全*建成近3000畝的園藝大棚基地,通過一年來實踐,使溫室大棚逐步從單一蔬菜種植向林果、苗林、花卉及特色養殖等多種經營形式拓展。
六是大力扶持職工發展家庭養畜。1、以千家萬戶為基礎增加總量。*拿出300萬元作為畜牧業發展周轉資金,并積極爭取畜牧業貸款籌集資金,平均為每個養殖戶支持1000元,確保至少能買到5個標準畜,3年免息還本,滾動發展;2、以專業大戶為重點擴大規模。對養殖戶免收草場費,每養一個標準畜劃給0.2畝飼草飼料地,按照每畝小麥上繳費用50%的比例繳納管理費;3、以養殖小區為依托建立基地。把養殖小區建設與小康*隊建設、職工自用地劃分結合起來,按照水、電、路配套,基礎設施完善的要求搞好養殖小區的規劃建設。目前*、*、*、*、等*一批養殖小區初具規模,逐步將養殖戶從居民區遷移到養殖小區。4、以科學技術為手段提高效益。搞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購進各類優質牛1463頭,引進優質細毛種公羊56只,用于畜種改良;扶持50戶飼養規模在300只標準畜以上的畜牧業科技示范戶,認真抓好畜牧業“十大”主體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科技指導和服務,提高職工養殖效益;5、大力發展特色養殖。充分利用水資源,積極推行公司加農戶的養殖模式,發展獺兔、狐、雞、鴨、鵝,以及蟹、蝦、冷水魚的特色養殖業。
七是*、*機關有關部門為職工發展庭院經濟提供技術指導、信息傳送、品種改良等優質服務,商貿流通部門幫助職工群眾搞好產品銷售等工作,積極引導庭院經濟向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
八是把發展自營經濟與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有機結合起來。1、以*小城鎮建設為契機促進再就業和自營經濟的發展。優先在農貿市場給困難職工或下崗職工提供攤位,減免有關費用,鼓勵職工從事個體經營。2、*、*機關副*以上干部與二、三產業1496名下崗困難職工簽訂了到*從事以庭院為主的自營經濟和再就業工作責任合同書,開展“一幫二”幫扶活動,拓寬就業渠道,實現發展自營經濟和再就業工作并舉。對這部分下崗再就業人員,可享受與*職工在發展自營經濟方面的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