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先進事跡

時間:2022-02-20 02:44:00

導語:退休干部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退休干部先進事跡

今年75歲的*,是*鎮莊家莊村人,1952年參加教育工作,1988年退休,退休前曾任*中學總務主任、工會主席。

他的家庭是一個23口人的大家庭,孩子們都很有出息。共有6個大學生,1個高級工程師,4個黨員,1個軍隊轉業干部。

言傳身教的好家長

劉老非常關心子女教育,從小抓起,從思想上教育他們。他信奉一句話:“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在孩子們的習慣養成培養上要求非常嚴格。孩子們都從學前就養成了定時起床、自己穿衣、吃飯不挑不揀,定期洗澡更衣的良好習慣。上學以后更是養成了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孩子們學習都非常認真,每天放學后,不用大人囑咐,都是先完成作業后再出去玩,在家里也是爭先恐后的幫著父母干農活、做家務。孩子們在家的良好表現塑造了自信的性格,為以后踏上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劉老還沿襲下一套嚴格的家法,諸如早起健身、打掃庭院、到家先向老人請安,與鄰里和睦相處等等,如果誰違反了,必須嚴格處罰。別人都以為家法太嚴,對孩子束縛太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但*覺得要想成大事,必須先做好人。事實上孩子們現在回憶起來,都認為嚴厲的家法為他們塑造了良好的形象,使得他們在社會交際中獲得了良好的聲譽。*說:“我的孫輩們仍在沿襲著這些做法,并沒有讓他們在現代社會中落伍。我的大孫女劉晴正在讀研究生,二孫女劉倩茹在濰坊廣文中學讀書,每年都是班里的三好學生,她們都是我的驕傲。”

劉老不光從思想上教育他們,還在行動上給他們做出表率。退休后,*認真學習、組織活動,把老干部工作搞的紅紅火火,有聲有色。讓子孫們時時覺得老人始終是他們學習的好榜樣。

老干部工作的帶頭人

劉老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老年門球隊,20年如一日,除特大風雨之外,天天活動。經常與城里隊和臨近縣、鎮隊交流和比賽。在青州市組織的比賽中經常進入前四名或得到冠亞軍。門球隊也得到了鎮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投資2萬多元,建設了漂亮的門球場。門球隊不但是老干部開展活動、鍛煉身體的好形式,也成為一個和睦團結的大家庭。*還為兩個喪偶的隊員介紹了對象呢。

此外,劉老成立了16人的香山書畫社,不定期開展活動。這些隊員中有的有很高的藝術和名氣,有的還是省級或國家級書畫協會的會員。劉老的書法曾在山東省舉辦的書法大賽中獲一等獎,是山東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到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參展并收藏,入編中國硬筆書法史等多種典籍,載入中國專家人才庫,被十六家書協組織、集體授予高級硬筆書法家榮譽稱號。書畫社的成員與全國各地的書畫愛好者經常聯系和溝通,參加各種交流和活動。

劉老的棋社和古玩花協組織也小在名氣。棋社以鎮離退休老干部為主、吸收社會人員參加,平時組織活動,年度組織比賽,在青州市組織的各類象棋比賽中進入三強。花協組織退休干部肖名義的花在前年舉辦的山東省花博會上榮獲二等獎2盆,三等獎1盆。李學順、陳天寶的古玩收藏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青州電視臺進行了專題采訪報道。

劉老的勃勃朝氣感染了大學生。莊家莊村是濟南大學的實習基地。每年,大學生們來到莊家莊,都會到他家參觀學習交流。2006年秋,*的花石、硬筆書法作品被濟南大學制作成碟片進行展覽和觀摩。

黨和群眾的熱心人

劉老說:“個人要老有所為,又要為黨的工作發揮余熱。”

劉老喜歡攝影。一是拍風光片,二是拍生活照。黃樓的花博會、壽光的菜博會、濰坊的風箏會、淄博的地下博物館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為別人拍照也是他的賞心樂事。

劉老養蜂為瓜農開辟了一條授粉捷徑。1991年開始養蜂,逐步擴大到40多箱,每年收入近萬元。后來靈機一動,義務為瓜農、果農授粉,受到了瓜農、果農的好評。目前,用蜜蜂為瓜、果授粉、節省勞力的做法已在全鎮得到推廣。

由于劉老德高望重,成了村里的義務宣傳員和調解員。鎮和村里號召的各項工作,他都積極響應,并教育子女們帶頭去做,有些親戚朋友對黨的政策不理解或有抵觸情緒時,劉老就自覺去做工作,化解干群矛盾。鄰里之間、夫妻之間有了矛盾,劉老就和他們拉家常、講道理。劉老說:“這樣的事做多了,鄰里鄉親都很感謝、理解。再有這樣的事,我只要說句話,大家就聽。”

在劉老的影響下,孩子們也積極參與村里的公益事業。大兒子劉建華是村干部、黨員、鎮人大代表,協助村支部書記努力工作;四兒子劉建中,在濰坊市土管局工作,聽說鎮上建敬老院,一次捐款5000元;小女劉建玲,與女婿一塊下海搞企業,建起了一家高科技材料廠,一年為國家上繳利稅近百萬元,還解決了上百人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