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鄉鎮干部事跡材料
時間:2022-03-07 04:08:00
導語:民政鄉鎮干部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6月,在鄉鎮干了22年,時任尚店鎮黨委書記的*同志,被舞鋼市委任命為舞鋼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4年來,他嚴以律己,組織帶領全市民政局工作者,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躬身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堅持“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服務宗旨,用信心干好民政工作、用愛心扶助弱勢群體、用貼心關注優撫對象、用誠心做好雙擁工作,用真情譜寫了一曲曲愛民之歌,用一流的業績贏得了人們的贊譽。
用信心干好民政工作
舞鋼不僅是革命老區,又是災害頻發地區,市內弱勢群體和優撫對象多,民政工作涉及面廣。*同志經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民政對象及社會各方的意見,認為舞鋼市的民政工作點多線長,政策性強,深感自己肩上擔子的份量之重。經過深思熟慮,并與班子成員統一思想,提出了“抓隊伍、樹形象;抓服務、正作風;講實效、爭一流”的工作思路和奮斗目標。研究制訂了《黨風廉政建設制度》、《民政工作制度》等規章制度,用制度規范全局干部職工的行為。在全系統開展了政務公開、依法行政、規范服務活動,使民政系統的工作作風有了很大的轉變,并實行了全員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健全了嚴格的考評問效機制,做到了各司其職、權責明確。*同志和局班子成員一道從自身作起,率先垂范,牢記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著創新工作方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全局干部職工。在他的嚴格要求下,機關工作效率提高了,爭先創優的信心增強了,全局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了干事創業的主旋律上。
用愛心扶助弱勢群體
舞鋼市山區面積大,又是暴雨多發地帶,困難群眾人數相對較多。*同志始終把城鄉貧困群眾、五保老人、受災群眾和城鎮困難職工的生活掛在心上。每年入冬,他總是不顧嚴寒、頂風冒雪親自深入到最貧困的村調查,全面了解了全市貧困戶、特困戶的家庭收入、勞力情況、缺糧情況等。并根據調查情況及時籌措和合理安排救濟糧款,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他上任4年來,共籌措和爭取救災救濟資金863.9萬元,發放衣被6.8萬余條(件)、救災面粉1100余噸,較好地解決了災民和特困群眾的生活,達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有一不”的工作目標。
在實際工作中,*認識到,對特困群眾給予一時的生活救濟,只能解決他們的臨時生活困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生活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特困群眾的生活,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就必須建立一種符合舞鋼實際的長效救助機制。為此,*同志和班子成員一道多次深入村組進行調查研究,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在平頂山市率先建立了《舞鋼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舞鋼市城鄉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為主,城鄉醫療大病救助為輔,五保供養、臨時救濟為補充的多方位、多渠道的社會救助體系。目前,舞鋼市享受城市低保人數已由最初的840人,增加到8564人,年發放保障金由最初的十幾萬元,增加到現在的520萬元。農村低保對象達到了2088戶、2304人,年發放保障金100余萬元,有效保障了城鄉特困群眾的生活。
為保障五保老人的合法權益,*同志多次深入鄉鎮進行協調,及時調整工作思路,進行大改革,將全市每年近170萬元的五保供養款由市財政從轉移支付中一次性撥付到民政局賬戶,直接對戶發放,減少了了中間環節,保證了按時足額發放。2005年,全市統一制定了五保供養標準,集中供養標準達到了每人每年1900元,分散供養1200元,并列入市財政預算,使全市1346名五保老人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004年7月,舞鋼市遭受了特大洪澇災害,全市8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全部受災,23個村莊、1.7萬人一度被水圍困,16.5萬人受災。災情發生后,*心急如焚,連夜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抗災、救災工作,迅速啟動救災緊急預案,帶領全體干部職工連夜奔赴災區。當時他因發高燒正在輸液,面對突發的災情,他早已忘記自己是個病人,親自趕到受災最嚴重的八臺鎮王老虎和溝李村指揮抗災、救災,和同志們一道跳入齊腰深的水中,逐村逐戶查看受災情況,緊急轉移安置災民。同時,緊急安排了價值10萬余元的火腿腸、方便面、純凈水等救災物資及時分發到受災群眾手中,使受災群眾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維護了災區社會穩定。
為準確掌握因災倒房的具體情況,他親自深入重災區進行實地查看,研究制定了《舞鋼市因災倒房復建工作方案》,對建房標準、質量要求等做了明確規定。為籌措建房資金,他多次到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爭取支援。經過努力,除爭取上級倒房重建資金175.5萬元外,還積極努力使市財政投入和社會各界捐助資金達180余萬元,將532戶因災倒塌的1238間房屋全部得到了復建,保證了受災群眾安全越冬。
用貼心關心關注優撫對象
舞鋼市是一個安置任務較重的市,每年都有200多名退役軍人需要安置。每年退役士兵安置前,他一方面向市委、市政府及時匯報情況,一方面到用人單位做說服工作,爭取他們多接收一些退伍士兵。在他的協調下,4年來,凡是符合安置條件者,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安置率達到了100%。
為保證各項優撫政策的落實,他親自帶領班子成員下鄉走家串戶了解優撫對象的生產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對各種優撫對象撫恤定補款按月足額發放;義務兵優待實行了全市統籌,按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0%的標準給予了優待。優撫對象的各項優惠減免政策全部落實,在鄉六級以上傷殘軍人醫療費實報實銷,免派義務工、免征農業稅。4年來共減免義務工2.8萬個勞動日,減免農業稅和各項提留5.18萬元,解決醫療費20多萬元,使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用誠心對待雙擁工作
雙擁工作事關軍隊建設和社會發展,*就任民政局長以后,高度重視雙擁工作。為保證雙擁工作力度,他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匯報,將雙擁工作納入了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雙擁工作經費列入市財政的預算。建立和完善了各級黨委議軍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等,使雙擁工作作為全市各級爭先創優的的評比條件,獎優罰劣的主要依據,由“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
為使雙擁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他多次到部隊、機關進行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并結合舞鋼實際和各職能單位的工作特點制定了《舞鋼市雙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窗口單位職責》,并在全市進行了統一安排部署。駐市各大企業在企業改制,減員增效工作中,都明確提出了“保證軍嫂不下崗”的口號,在全市產生了很大影響。各職能單位根據自己的職責,研究制定和完善了擁軍優屬公約。通過一系列積極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雙擁工作氛圍。為更好地支持部隊建設,提高部隊戰斗力,他多次到有關部門進行協調,為消防大隊更新消防車輛;籌集70多萬元,為武警中隊新建了營房,購置了娛樂設備;為駐軍部隊購買了電腦、書籍,建成了戰士活動室、軍營圖書室,美化了軍營。并協調和組織有關單位、駐市企業,同消防大隊、武警中隊開展軍民共建活動,增進軍民團結,有力地支持了部隊現代化建設。
2003年夏天,*同志象往常一樣來到武警中隊了解情況,當時天氣非常炎熱,他看到戰士們冒著酷暑訓練,汗水濕透衣服,有的甚至因中暑吃不下飯的情景后,心情非常沉重。他緊握著戰士的手說:“我這個民政局長沒當好啊,讓你們受苦了,我有責任啊!”回來后,他立即籌措資金購買空調,并送到部隊。
每逢佳節倍思親,戰士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大都是十八、九歲的年齡,每逢過節,他們思念親人,影響了部隊的訓練和學習。為此,他每逢八•一和春節等重大節日,都親自組織人員同戰士一起聯歡,共度佳節,使戰士們感到象在家一樣的溫暖。戰士們高興地稱“民政局就是我們的家,田局長是擁軍局長”。
*同志就職舞鋼市民政局局長以來,幫助過的特困戶、五保戶、優撫對象數不勝數,節假日大多是在敬老院和軍營中度過的。他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一個人民公仆心底無私的寬闊胸懷,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他以嚴以律己的品格影響人,以求真務實的勤政作風帶動人,以一流的業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受到黨和政府的表彰贏得了民政對象的信賴。*同志自20*年6月至今,連年被舞鋼市委評為優秀黨員,被舞鋼市人大評為“依法行政服務經濟建設好領導”;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被平頂山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連續2屆當選平頂山市黨代表,連續4屆當選舞鋼市黨代表、人大代表,2006年5月,當選舞鋼市委委員。他帶領的單位——舞鋼市民政,2003年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村民自治模范市;2003年10月被河南省政府評為全省民政工作先進集體;保持了省級“雙擁模范城”和地級“文明單位”稱號;2004年5月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婚姻登記先進機關;2004年10月被平頂山市國防教育領導小組評為關心支持國防建設“十佳單位”;2006年5月被平頂山市人民政府評為退伍安置工作先進市;殯葬改革連續2年受到平頂山市人民政府的表彰;連續3次被舞鋼市人大常委會評為“依法行政服務經濟建設好單位”。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