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黨建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23 10:00:00

導語:民營企業黨建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企業黨建事跡材料

每年的*月*日,恰逢生日的*超越企業集團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都會像其他普通員工一樣,收到20*年*月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超越企業集團黨委發來的生日祝福短信,感受企業黨組織帶來的殷切祝福。

作為黨外人士的*在短信里回復道:“感謝黨組織關心,一定不辜負黨組織信任和企業員工重托,搞好企業,奉獻社會。”在*看來,正是他心中濃重的黨建情懷實現了民營企業利益和國家政策方針的和諧統一。

民營企業呼喚黨組織

*超越集團的員工陸鳳英,通過集團的社會招聘成為一名卓越的員工。“1985年,我心潮澎湃地入了黨。長期以來,我都把黨看得很神圣,為了黨的事業我可以任勞任怨,這種感情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我的生命已經離不開黨的生活。”陸鳳英說。當得知集團可以為員工辦理組織關系時,她大喜過望地感慨:“超越集團給了我第二次職業生命,超越集團黨委給了我第二次政治生命!”

黨組織的建立,恰恰滿足了企業員工的思想要求。10多年來,先后有200多名員工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有58名員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青年員工葉建濤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他說:“年輕人應該有所追求、有所信仰,是集團黨組織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平臺。”

*超越集團黨委書記龐世科是一位曾經擔任過國企負責人并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他頗有感觸地說:“企業沒有黨組織就容易使黨的政策與企業之間形成棚架。黨員職工要求建立黨組織的呼聲越來越高,超越集團成立黨組織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是客觀發展的必然。”

1992年,組織部門批準當時的超越文化傳播公司成立黨支部。20*年,隨著集團不斷壯大,集團黨組織升格為黨委,下設5個黨支部,黨員也由*名發展到100多名。“如果沒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就不可能有超越集團的今天。因此我發自內心地感謝黨,感謝黨的好政策。”*表示,“自從集團黨組織成立之后,我們對國家方針政策把握得更準了,我本人也親身體會到黨組織和黨員在企業中的先進作用。”

中共中央黨校陳凱龍教授對此評價說,比較有意識地在企業里建黨的組織,這在當時確實不容易。透過*這個企業家,不難看出他的企業成長和生命力之所在。

黨建促進生產力

*超越集團在實踐中發現:一旦黨員的先進性被開發,企業中就會涌動出強勁的發展推動力。

1999年冬季,*超越集團租賃經營了因透水停產5年的國有王家嶺煤礦,可是要想恢復生產必須先排水。當時集團找了好幾個包工隊施工,均因當地地質條件復雜無人肯干。情急時分,集團的共產黨員楊伏生挺身而出,帶領十幾名黨員員工組成了排水突擊隊,每天深入井下十幾個小時,冷了就上井喝口酒暖暖身子,餓了就啃一口干饅頭,身上的棉衣經常被水浸透結冰。經過幾個晝夜的奮戰,排水成功,企業很快恢復了生產,楊伏生也獲得了“楊鐵人”的稱號。每當企業遇到重大攻關難題的時候,就會有黨員員工沖鋒陷陣,使之迎刃而解。

他們還通過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先鋒崗”、“黨建帶團建”、“周一升旗儀式”等活動,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效地促進了生產經營。在*安陽市區兩級黨委的支持下,集團黨組織還全程參與了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

*超越集團從一個資產幾萬元的單一文化企業,發展成為了目前擁有10多億元資產、2000多名員工、12個成員企業,以工業、房地產、文化、農業等相關產業為依托的綜合性民營企業集團。目前,在集團黨委和上級黨組織的關愛下,*成了重點統戰工作對象,他不斷地超越自我,實現進步。目前,他擔任*省工商聯副會長、安陽市人大常委、安陽市工商聯會長等多項社會職務,并且還被評為*省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

*感慨道:“黨建工作在集團發展中起了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我要號召經營班子向黨委學習,全體員工向黨員學習。‘抓黨建促經濟,抓經濟強黨建’已經堅定地成為我們的經營理念。”在這樣一股生產力的推動下,超越企業集團先后榮獲國家級青年文明號、中國最具生命力民營企業、*省私營百強企業、*省十佳誠信企業等諸多榮譽稱號。20*年*月,*超越集團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稱號,成為民營企業黨建成就的一面旗幟。

“紅色指針”引領和諧發展

*超越集團黨委副書記、行政總裁申正義認為,在十幾年的發展中,無論外界風云如何變幻,他們之所以能夠始終瞄準正確方向,保持超越姿態,實現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完全憑借于黨建這顆“紅色指針”。

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行動中,*超越集團正是因為黨組織的引領,獨樹一幟地打造出順應時代要求的嶄新發展模式。集團黨委根據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要求,結合集團產業格局特點和礦業開采企業的潛在問題,向集團董事局提出“建立礦業農莊,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建議,引起*的高度重視。經過分析討論,集團隨即組織編制了“循環經濟方案”,完成了“礦業農莊”規劃。民營企業不惜巨資投身循環經濟建設,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說:“多年經歷告訴我,一家企業做大做長做強,不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指導是萬萬行不通的。在企業,黨組織為我和經營團隊及時學習、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架起了橋梁。”

通過黨建工作,一種和諧發展的企業文化在超越集團扎根成長。企業內部,他們營造出“人才是企業之本”、“以人為本”的組織氛圍。2005年4月*日,員工馬愛潔的母親突患重疾,失血過多,情急之下,她向企業黨組織求援。隨即,黨委在集團網站上發出獻血倡議,不到5分鐘時間,就有30多名集團員工積極響應,使病人轉危為安。企業外部,他們形成了“奉獻社會”的公共理念。*表示,只有為社會的發展進步作貢獻的企業,才能得到社會的廣泛信任和支持,這是企業得以不斷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也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堅實基礎。近幾年,超越集團積極投入社會公益事業,各種捐資助學、扶貧救災資金達到了近千萬元。今年,他們為*光彩基金會捐贈500萬元成立了“超越專項光彩基金”,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