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記者企業創新工作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9-10 11:58:00

導語:報社記者企業創新工作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報社記者企業創新工作先進事跡材料

××,××焦煤××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新聞中心《××焦化》報社的一名記者。作為一名扎根于企業的廠報記者,她不知疲倦地穿梭于廠里的車間、廠房、管道間、塔罐旁,就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在筆尖跳舞耕耘,付出了幾多辛勞,更收獲了幾多甘甜。

幾年來,××在《××焦化》報上刊發稿件1500多篇,在全國各級各類報紙上發表稿件300多篇,累計字數達到了百萬字以上。她用手中的筆記錄了××焦化發展壯大的歷程,用激情和智慧描畫出了自己多彩的人生。

辛勤耕耘,在采擷中收獲快樂

《××焦化》報作為企業宣傳工作的主陣地,××深知自己所在的報紙在企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她自從2000年正式調到《××焦化》報社,成了一名廠報“記者”以來,就把自己的人生坐標定位在與企業共同成長的道路上來。

學生時代的記者夢,讓××深深地愛上了記者這個既富挑戰性又具新鮮感的職業。對于這難得的機遇,她格外珍惜,幾乎將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基層采訪,因而博得了“小蜜蜂”的稱號。

如今,六年多的光陰已經在××蜜蜂般的采擷和收獲中不知不覺流走了。無論是在車間、班組采訪,還是到社區、外圍采風,無論是伏案疾筆,還是在電腦前寫作,無論是采訪不順利的時候,還是看到自己的得意之作發表的時候,她都始終保持著一顆不甘寂寞的心。

××所在的《××焦化》報為周一刊,每周三出版,作為該報記者,每期的任務量是寫三條消息。作為一名記者,她幾乎每期都超額完成報社規定的報道任務,基本上每月發稿量都為規定任務的兩倍甚至以上。每年完成10多萬字的發稿量,讓她在報社的年度考核中連年保持第一。

不僅在數量上追求多,更在質量上追求精,是××的一貫追求。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除完成公司正常的、重要的會議、活動外,她還及時捕捉公司發生的那些新鮮的、生動的、鮮活的新聞。為此,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深入基層采訪上面,多年來,××多次深入基層等單位,深入采訪發生在這些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技改、環保等方面的新鮮事例,以消息、通訊等形式反映出來,為反映基層動態、鼓舞職工士氣、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她還學會了采寫、編輯、照排、校對一條龍作業,成為報社工作的多面手。

融入企業,在交流中收獲感動

自從到了企業報社以后,××漸漸融入了報社這個火熱的集體,更融入了企業這個大熔爐。

多年來××與企業一線職工廣交朋友,并把這看作是獲取新聞線索的重要途徑。作為企業的內部報紙,搞批評報道有時候是需要一定勇氣的。在公司黨委宣傳部及新聞中心領導的支持下,她對職工群眾來信來電反映的情況和問題,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進行深入調查分析。例如,《職工反映飲用水有雜質》、《自行車亂放何時休》等調查類文章發表后對公司有關部門協調解決此類問題起到了促進作用,也使報紙在職工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威信。與此同時,她還針對職工關心的熱點、焦點和敏感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在企業改革的轉型期,她深入調查寫出了《考試、讓我歡喜讓我憂》、《答疑改革》等報道。

正是因為傾聽民情民意,反映職工心聲,對職工來信來電反映的情況、問題能夠深入調查,充分發揮了輿論的監督作用。因而,××在每每外出采訪或者辦事時,總有人出乎意料地喊出她的名字,每每這時,她總是不由得心頭一熱,用她的話說:“那種欣喜之情頓時讓所有的煩惱在傾刻間都煙消云散。”正是這樣的經歷,激勵著她在企業宣傳報道的道路上,腳步越來越踏實,讓她在耕耘中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感動。

外向發展,在開拓中收獲成功

為了真實地反映企業在改革發展及服務地方經濟中的突出成績,××在完成對內報道工作的同時,在對外報道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她立足企業實際,著眼媒體宣傳,找準切入點,選材下功夫,深入挖掘報道,提高命中率,充分發揮新聞作品的沖擊力和宣傳效果,幾年來先后在在《工人日報》、《中國化工報》、《××日報》、《××工人報》、《經理日報》、《臨汾日報》等報刊雜志上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報刊、雜志上及相關的網站上發表稿件300多篇,為提高公司知名度,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做出了貢獻。她也先后獲得《中國化工報》優秀特約記者、××焦煤集團優秀新聞記者、臨汾市宣傳報道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著名記者、前《人民日報》社總編輯范敬宜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喜歡記者這個職業,至死不悔,樂此不疲;如有來生,我還會選擇這個職業。”站在新的起點上,××道出了自己同樣的心聲:如果人生能再給我一次選擇,我依然選擇當一名記者——在夢想與現實間自由地穿行,在思想和寫作中不斷地升華。只要心中還有夢,我筆耕的腳步就永遠不會停止;只要對生活充滿激情,我寫作的夢想就永遠不會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