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女主任先進事跡

時間:2022-03-01 08:56:00

導語:社區女主任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女主任先進事跡

1999年4月,隨著國企單位解體,剛過中年的××同志下崗了,一種天塌地陷的感覺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我還年輕,這輩子不能就這么完了”。抱著這種信念,她很快從巨大的打擊中掙脫出來,開始思考以后的人生道路。她不怨天尤人,一切從頭做起,先后自己創業,跟別人打工,四年不一樣的工作經歷,豐富了人生,也體會到下崗工人生活的艱難困苦。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與社區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2003年12月,下××街道招聘工作人員,經過報名、初選、面試、筆試、演講、考核,××同志一路過關,以優異的成績被錄用了。2007年4月××同志走上了社區主任的崗位,開始了全新的生命旅程。

“群眾面前,我是社區主任,就應該是社區發展的領路人”

面對居委會繁重瑣碎的工作,××同志表現出良好的工作態度與勤奮精神,熱愛本職工作,主動踏實、認真負責,以社區為家,當居民為家人,扎扎實實地抓好社區各項工作,得到了群眾的信任。

面對下××流動人口多的情況,在計生工作中,作為居委會的責任人,她做到每周定期召開計生碰頭會,檢查工作,分析情況,總結經驗,為全體人員鼓勁打氣;與計生指導員不分職務高低,分片包干,親自帶頭上門做好流動人員的計生服務工作,使該社區計生工作得到較大的改善。率先在社區內形成了居務公開、居民聽政、議政、文明創建協調會等各種制度。在轄區內凡重大事項首先上報黨總支,然后由黨總支牽頭召開“協調會”,廣泛聽取意見,對整體性、突擊性工作進行商議,協調解決。平時通過各種途徑排摸居民對小區管理的意見,并把意見梳理后,分解到相關的職能部門,當各部門在落實管理事項中需要多方配合時,由支部、社區居委會出面協調。針對入室盜竊案的時有發生,通過與公安部門聯系率先在桂門嶺小區安裝電子眼,并成立了“義務巡邏隊”;針對桂門嶺小區垃圾沒地方傾倒,居民意見不統一多次召開協調會,現已完成了垃圾斗的選址;“協調會”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并把收集到的黨員和群眾意見在會議上表達,黨支部、社區居委會把各種意見和建議匯總后落實到各職能部門,解決了小區環境衛生、綠化、治安等諸多問題。此外,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轄區走走,聽聽居民有什么意見,發現了問題,即時協助聯系有關部門妥善解決。

工作中,××同志堅持為民辦事便利原則,“一次能辦成的事決不讓居民跑兩次”,抓好社區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規范辦事程序,做到辦事有章有禮。她任職下××社區以來,無工作人員因態度、作風問題被投訴。她深知社區是居民賴以生存的生命家園,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是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的根本標準。初來乍到的她以治理“臟亂差”為突破口,以創建文明小區為抓手,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出發點,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宣傳欄、黑板報作為長期宣傳陣地,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郴州市民文明公約”、“創建三城的要求和標準”等內容向居民群眾廣為宣傳。近三年來,開展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著重抓好小區的環境衛生、綠化管理,抓好居民的公民道德建設,組織黨員、樓組長、通過各種活動和宣傳,提高居民對環境衛生重要意義和認識。

小區的環境改變了,居民群眾的生活安全問題又擺在了××同志的面前。為了創建平安小區,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給居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生活環境,××同志組織社區黨員干部,發動社區群眾,深入開展創建安全文明和諧社區活動,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網絡,努力化解各類矛盾,維護社區平安穩定。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社區戒毒康復中心”,對吸毒人員幫扶教育,讓他們早日回歸社會,重新做人,并從生活上和精神上給予感化,讓他們從心理上真正戒斷毒癮盡早融入社會,此項工作得到了中央、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市禁毒領導小組多次組織人來社區參觀和指導并借鑒經驗。同時,加強信訪突出問題的排查化解工作,成功調處群眾來訪案件百余起。此外,還加強對流動人口、重點人口、出租房屋和刑釋解教人員的管理工作,多次開展流動人口出租房屋清查整頓專項行動,共登記暫住人口幾千人,辦理暫住證千余份,并對出租房屋簽訂《治安責任書》;解決居民的各種困難和矛盾,碰到小區內無法解決和周邊建設等問題,及時與上級部門溝通解決,通過溝通和協調,盡量使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有效遏制各類矛盾的激發和變性,調解成功率達到99%,確保小區和諧穩定。三年來,無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

“服務社區,一心為民,我要做居民群眾的貼心人”

××同志時刻牢記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居民家中、送到群眾的心頭。對在轄區內居住軍人、傷殘軍人、老黨員、殘疾人、特困戶等,××同志張愛華經常主動上門慰問,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需要;始終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起點,把群眾的呼聲當作工作的信號,把群眾的愿望視為工作的目標,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探索,不斷完善各類保障機制和社區管理體制,較好的履行了社區服務的各項職能。

她主動依托郴州市義工聯合會這個愛心平臺,成立了“下××社區郴州義工小分隊”。近三年來,走訪慰問了轄區高齡老人、獨居老人、殘疾人、身患重病家庭和困難家庭近35戶,走訪金額達1萬元。在2008年“1.25”冰災期間,為受災家庭中的特困戶送米千余斤、棉被60床、以及一些日常生活急需品,發放救災救濟款2萬元;08年汶川大地震,社區積極聯系轄區單位、個體工商戶及廣大干部群眾為災區募捐,其中轄區大誠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廖總個人為災區捐獻愛心款將近2萬元;特別是“下××社區郴州義工小分隊”利用休息日、節假日為轄區居民雷新春、陳映如、趙藍、何鵬高、劉云秀、歐長才、陳友菊、李文軍等特困家庭送去了最實在的關懷。如:聯系了大誠中藥有限公司為雷新春家每個月支付生活補貼100元;為雷新春、歐艷在殘聯爭取每人一張輪椅;通過慈善總會為其他特困家庭送去了每戶500元的醫療,共計15000元;幫助陳友菊家撿瓦,修屋檐,為其他困難家庭募集衣、被100多件。

物質條件改善了,××同志又開始琢磨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豐富居民文化生活上盡量創新活動載體,成立了“下××社區文藝宣傳隊”,唱響了社區文化“四季歌”。組織轄區的中、老年人開展自娛自樂的文藝活動、“民族舞”“交誼舞”“太極拳(劍)”等文體隊伍,還有轄區的雷新春義務教小朋友、大朋友拉小提琴,吉他,通過教學點的各類活動和學習,提高居民的生活情趣。通過“七嘴八舌話郴州”走進下××社區,展示了下××居民豐富多彩的生活,讓人們更加了解了改革開放后的下××,為下××的明天獻計獻策。同時,在社區內還組織開展“倡導文明新風,共建和美家園”、“創建三城在我身邊”等活動,發動轄區黨員干部、團員青年開展“黨員創建一日活動”、“義工文明行動”和“軍民共建活動”等,讓社區建設融入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作為一名社區女干部,××同志在默默地播撒著愛的種子,書寫著對社區事業的忠誠,她也從中獲得了快樂和滿意。她在日記里寫道:國家培養了我這么多年,我就應該迎難而上,為國家、為群眾排憂解難。坦白說,面對生活,面對明天,我無所畏懼,可是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應該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因為我的背后是許許多多群眾期盼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