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所所長作風建設先進事跡

時間:2022-07-25 09:22:00

導語:征地所所長作風建設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征地所所長作風建設先進事跡

,男,1967年12月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200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以來,他先后擔任縣土地資產儲備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地政服務所所長、信息中心主任、征地所長等職,現任縣國土資源局征地所所長。20年來,憑著扎實的業務技能、勇于創新的精神和對國土事業的無限熱愛,他逐漸成長為國土系統的一名業務骨干,成為國土部門創新管理、熱情服務的典范。

多年來,他先后被表彰為“全省地籍工作雙優個人”、“全省國土科技創新獎先進個人”、市國土系統“十佳服務標兵”、“縣新長征突擊手標兵”、“全縣國土資源工作先進個人”,并多次受縣委、政府嘉獎。榮譽的背后,是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是多于他人更多的刻苦鉆研與熱情服務。

在多年的工作中,他始終堅持以“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己任,以“態度最好、方式最活、效率最高、質量最優”為標準。嚴格執行政務公開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接待群眾熱情耐心,服務企業積極主動,真正做到“全過程、零距離、無障礙”服務,受到了所有服務對象的交口稱贊。

“服務第一”并不是隨口說說這么簡單。近幾年來,同志始終把對事業的追求與對社會的服務有機結合起來,為全縣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服務社會發展,他力求一個“準”字。臨港工業區的用地直接關系到洋口港的建設,為低成本提供項目用地,洋口港前線指揮部向縣國土局提出了《海域使用證》換發《國有土地使用證》的建議。為了服務地方發展大局,積極履行自身職能,他不辭辛勞,多方奔走,最終拿到了省人大法工委下發的蘇人法工函〔2005〕84號司法解釋,為“兩證”換發找到了法律依據,降低用地成本2億多元,真正把我縣的土地資源優勢轉化為港口建設的強勢。

服務項目建設,他力求一個“快”字。lng項目是洋口港開發建設的重頭戲,是以大項目促進港口大開發的關鍵。國土資源部用地預審批文是lng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的前置條件之一。lng接收站管線工程全長191公里,涉及到南通市、通州、港閘、如皋,泰州市靖江,無錫市江陰,常州市武進區七個區縣(市)。縣委、縣政府要求國土部門在短時間內拿到國土資源部的批復,這對他和他的同事來說,擺在面前的難題一個接一個,沒有管線工程用地預審報批的經驗,要協調管線工程沿線一個又一個的市、縣政府和國土部門,時間緊、工作量大。面對這些幾乎無法逾越的困難,他什么也沒說,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去。僅僅用了8天時間,他們跑完了沿線所有市、縣,完成了整個管線走向圖、永久性占地區域規劃圖的制作和用地預審審批表報當地政府的審批,2天以后就完成了所有材料的上報工作。

服務社會百姓,他力求一個“好”字。人民群眾的冷暖疾苦是他永遠的牽掛。為了加強我縣征用土地管理,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相關規定,他整合部門力量,重新修定完善了我縣征地工作程序和要求,確保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為了解決長沙鎮港城村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問題,他帶領相關人員,多次深入村組進行協調解決,最終提出了最佳解決方案,很好地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得到了被征地農民、鎮、村及各相關部門的一致認可。

同志嚴于律已,一身正氣。他清清白白,坦坦蕩蕩。把“誠實做人,干凈做事”作為自己人生的座右銘,時刻牢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到了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他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處理權力與利益的關系。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終將“掌權”看作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將“用權”看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他工作勤勉,樂于助人。在同事們眼中,他不僅業務能力強,工作業績突出,而且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好朋友。在局機關內部,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總喜歡與他溝通和交流,而他,總能從工作與大局出發,妥善地處理好組織與個人、同志與同志之間的各種關系,確保了工作的順利推進與同志之間的友好相處,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眾人的尊敬與信任。

作為一名部門負責人,他懂得不僅要自己清正廉潔,遵規守紀,重要的是要把分工的工作干好,履行好職責,影響和帶動身邊人積極工作,創造一個干事創業的環境,形成公正公平、無私的風氣。同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責任,就是要帶好用好身邊人,確保大家都能不犯或少犯錯誤,能夠健康地成長。在要求同志們干好本職工作、創造一流業績的同時,還必須自學遵守黨規黨紀,以及有關廉政建設方面的各項規定,做到不貪不占,不侵害群眾的利益。還采取談心交心的方式,幫助一些同志克服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小毛病,做到早提醒,早打預防針,防止和避免違紀問題的發生。因做到防微壯漸,警鐘常鳴,他所在部門當中沒有一例違法違紀案件發生,并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單位,還被縣政府評為“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