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鄉長抗旱救災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1-27 11:20:30
導語:女鄉長抗旱救災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百年不遇的西南特大旱災肆虐縣鄉大地,江河斷流,田地開裂,草木枯萎,莊稼絕收,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抗大旱,保民生”的緊要關頭,2009年10月任職,中共黨員的女鄉長未顧及家中未滿一歲的嬰兒,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奔赴在救災一線,帶領全鄉群眾盡心盡責,努力工作,發揮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度過了難關,戰勝了旱魔,奪取抗旱救災的勝利,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贊歌。
一、掌握旱情,制定方案,做好抗旱救災工作
2009年大旱,全鄉飲水困難戶達4415戶,14855人,其中特別困難戶1500戶,4651人;牲畜飲水困難17652頭,農作物受災面積9183畝,10個烤煙育苗點受災嚴重,全鄉共有57420盤煙苗缺水,3座水庫,17口山塘,284口蓄水池干涸,水利工程蓄水量38萬立方米,僅占應蓄水量的37.5%,全鄉27876人中3924人青壯年外出務工,全鄉境內隨處可見步覆蹣跚的挑水人。女鄉長掌握全鄉旱情,在水源告急、農作物生長告急、群眾飲水告急的緊急情況下,與鄉黨委、政府一班人自2月22日以來先后三次組織召開旱情調度會,周密部署,制定抗旱救災方案,于3月3日緊急動員,采取“點面結合,分級負責,關注弱勢,不留死角”的原則,采取三條措施全面開展抗旱救災攻堅戰,一是成立全鄉抗旱救災領導小組,組建以鄉黨政領導為隊長的送水隊、抗旱物資協調隊、困難群眾生活保障隊;二是分析旱情的發展趨勢,安排部署加強旱情監控,隨時掌握飲水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三是及時預算抗旱救災經費8萬元,確保抗旱救災工作有序、高效運轉。
二、落實措施,加強領導,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為切實做好抗旱減災工作,增強抗旱風險意識,提高抗旱應變能力和抗旱主動性,做到有計劃、有準備的防御旱災,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保障全鄉農業及飲水供水安全。女鄉長與鄉黨委政府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各有關部門在抗旱工作中的職能,科學合理地調配水資源,減少因干旱帶來的各項損失,確保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體抓好四項工作:一是全面發動,人人參與。要求全鄉人民攜起手來,共同抵御旱災,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教師上節約用水課的形式,發動群眾、中小學生珍惜水資源,樹立人人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意識。發動廣大干部職工、黨員、共青團員成立義務送水隊,深入群眾家中,及時調處水利糾紛,為困難群眾義務送水。二是關注弱勢,不留死角。針對全鄉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較多的情況,一方面對挑水困難群眾給予經濟補助,按每人50元的標準及時發放補助;另一方面安排干部職工及時走訪,掌握情況及時解決,確保弱勢群體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做到不漏戶不漏人。三是堅決保證受災群眾有水喝。對沒有水源,邊遠困難的受災群眾,想方設法找水、運水,堅決保證群眾有水喝。四是堅決保證受災群眾有安全水喝。隨著旱情的發展,高度重視飲用水的安全問題,在保證群眾有水喝的情況下,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防止產生飲水安全的事故,確保群眾飲水安全的事故。
三、情系群眾,身先士卒,親自送水到村寨
鄉205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積上居住著28053人,是湄潭縣地域面積最廣的鄉鎮,地域廣,人口居住分散。為保證每個群眾有水飲,鄉里組織一支義務送水車隊,一天一個村沿公路沿線送水,把水送到困難群眾家中。女鄉長情系群眾,身先士卒,親自隨車隊送水。到了村寨,一方面了解旱情,幫助村里抗旱;一方面走進困難群眾家里,了解飲水困難情況,鼓勵群眾樹立信心戰勝旱災。在掌握旱情與飲水困難情況的基礎上,及時調整送水方案和線路,將有限的飲水送到最需要的困難群眾家中。在全鄉整個大旱期間,沒有發生一戶人家無水飲的情況,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進千千萬萬群眾家。
- 上一篇:經營開發部部長競聘演講稿
- 下一篇:創和諧稅收發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