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農村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8-21 10:07:13

導語:服務農村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務農村先進事跡材料

鎮村距縣城約5.2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從村頭放眼望去,青瓦白墻的居民在青山綠水翠竹之間忽隱忽現,美麗異常。在這里,有一個上任15年來一直帶領群眾致富的黨支部書記余洪斌,只要一提到他,全村男女老少無不豎起大拇指,將大忙人余書記的事跡娓娓道來。

余書記和企業

村基本以農業為主,埂上硫鐵礦是全村唯一的企業,廠里的工人基本也都是本村村民,一旦倒閉,給本村帶來的損失無法估計,很多村民都會因此而失業,很多家庭也無經濟來源。余書記清醒的認識到了這點,幾經思考,他認為自己能做的只有從安全生產上著手,防患于未然,到廠里負責炸材的領取和保管,嚴格監控每一件炸藥和每一根雷管的使用情況,同時還不遺余力的處理好各項廠社矛盾的排查與調解,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企業的順利生產。

余書記和養殖專業戶

“土地里刨不出‘金娃娃’,村人均耕地少,農業生產又沒有特色,農民想要致富很困難。”余書記很清楚,要想帶領全村人致富,必須另辟蹊徑,從養殖業開始。

有了自己的初步設想,他立即召集村兩委對全村有意向、有實力、有經濟頭腦的返鄉民工進行排查,確定人員并入戶做宣傳動員,幫助他們解決在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協調土地和向銀行爭取小額貸款等,投產后還幫助他們咨詢養殖方法,在遇到禽流感之際,余書記又幫忙聯系鎮畜牧站防疾人員,前往對養殖場地進行消毒。付出終有回報,余書記千方百計為村民搭建致富的橋梁,村民收入也節節攀升,目前全村年出欄生豬1萬多頭,雞4萬多只,人均收入也從95年上任時的1200元增至去年的3450元。

余書記和村黨支部

每年年底對全村31名黨員的考評,余書記堅持以“黨性、奉獻、技能、法紀、文明”為標準,以加強黨員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提高的長效機制。對村委的工作,堅持“一事一議”和公開制度,每一項工作都需經村委全體同志共同商議決定,將民主最大化。

全年底以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一開始,余書記組織村委和群眾一起參與學習實踐活動,指出村委成員要起到帶頭作用,把科學發展觀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用科學發展觀引領全村經濟社會的發展。

余書記和鄉親們

“與其被動‘買單’,不如主動‘請客’。”余書記經常這樣教導我,意思是作為村干部,要主動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疾苦,幫助解決問題,不要坐等群眾有了問題來找你,造成工作的被動。

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不管天晴下雨,他一般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才回家,家里所有的農戶和一口魚塘全部由他愛人管理,自己整天都騎著摩托車到村民家中“聊家常”,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當了15年村官,我最高興的是等到了全村人民的信任和愛戴,得到了全村31名黨員的認可。我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免得耽誤了村的發展。”沒有豪言壯語,確表達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更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關心他的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