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系統十七屆四中全會學習材料

時間:2022-11-17 09:19:00

導語:節能環保系統十七屆四中全會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能環保系統十七屆四中全會學習材料

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這是我們黨把握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趨勢,依據我國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等戰略大局所做出的重大決策。

全國環保系統要把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深入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要把廣大黨員干部和全系統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中央提出的要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上來,精心謀劃,開拓奮進,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努力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推動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發展。

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是推進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

在環境保護部傳達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黨組擴大會議上,周生賢部長指出,"學習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項要求,就是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

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思想,是我們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確立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思想不僅從縱向上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橫向上科學吸收了全世界關于發展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而且準確把握了我國的現實國情,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環保工作規律的認識,為主動有效地解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人與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目標指向和根本保證。

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重在建設,節能環保既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更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是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結構調整、發展綠色經濟的強勁動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但是,與此同時,由于發展方式粗放,我們為經濟快速發展付出了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資源環境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和中華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無論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考慮,還是從應對國際產業競爭著想,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方式再也不能持續下去了,必須大力推進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綠色發展。

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必將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節能環保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推進經濟發展轉型、應對國際產業競爭的根本途徑。我國要在新一輪的產業革命中搶占發展制高點,贏得發展先機,必須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近年來,國家把節能環保作為宏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考慮,以節能環保為重要突破口,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發展質量。一是把節能減排作為剛性指標,通過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結構調整,優化經濟增長;二是出臺了綠色信貸、綠色稅收、差別電價、生態補償等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不斷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隨著節能環保政策措施的深入推進,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而且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經濟增長得到優化。

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必將帶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促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全面發展。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表面上看是由次貸危機引發的,而更深層的原因是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出了問題。要化解國際金融危機,必須從轉變發展方式入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抓住未來發展的機遇,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推出"綠色新政",將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環保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沖擊,中央及時做出了包括加強節能環保等在內的一系列重大決策,不僅在4萬億元拉動內需的投資中將節能環保作為重點領域,更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應對金融危機、發展綠色經濟的新興產業予以大力扶持。

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是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理念、推進科學發展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

節能環保蘊含著政府的執政理念,衡量著政府的施政能力,檢驗著各地落實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實際效果。

各地政府要認真履行職責,著眼于未來發展大局,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節能環保無論是作為一項公益事業,還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不能光靠市場的力量,更要依靠政府的推動。當前,我國正處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時期,各]地政府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建立健全環保體制機制,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利用市場這一"無形的手",堅持從再生產的全過程制定環境經濟政策,建立完善優勝劣汰的公平競爭機制。要出臺優惠政策,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努力形成符合生態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

各級環保部門要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使命,進一步加強節能環保。要繼續大力推進污染減排,改善環境質量;要著力解決重金屬污染等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確保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要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把環境準入關,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要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抓好重點流域污染治理,促進流域區域協調發展。

加強節能環保,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各地要勇于開拓,敢于創新,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的環境政策法規標準制度體系和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將環境保護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責任制和問責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落到實處。要加強環境綜合管理,積極探索新的環境管理體制,團結和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環保工作的合力。要進一步強化地方環保部門的基礎能力建設,形成政令暢通、高效有力的決策執行系統。

當前,我們正處于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時期,要以學習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動力,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完成"十一五"各項任務。同時,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及早謀劃"十二五"規劃,為繪就祖國天藍水碧、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新畫卷而努力奮斗。